“日常生活”离“现实”有多远?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幻象
2020-01-08李昕
李 昕
短视频的发展与传播在当下正如火如荼。根据时长,短视频通常以时长约15秒的“抖音”和时长在4~12分钟的vlog为代表;vlog,又称video blog,是指以影像的形式进行故事叙述,以记录、反映“日常生活”为内容制作重点,同时形成自己的主题与风格的一种类型的短视频。当前,颇受大众关注的李子柒短视频便属于vlog。它以“田园古风”为特点,在vlog中独树一帜,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者。由此,李子柒也成了“网红”,并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她的作品在大众视野和官方话语体系中均得到了认可,而这对于作为大众文化工业之产品的短视频而言似乎是意外而矛盾的。
李子柒短视频的主题是古风田园生活,它展现了乡村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时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节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支持李子柒的人认为,她的古风短视频再现了古典田园生活的美好,也为乡村生活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和审美想象空间;而质疑者则认为,李子柒的短视频不过是满足了城市中产阶级对于农村生活的想象,与此同时,也是对于真实农村生活的掩盖乃至抹杀。
这些争论无形中暴露出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对于李子柒短视频中“日常生活”之真实性的不同认识,而这些分歧背后所潜在的问题,实则就是大众对于城乡关系等现实状况的认知错位。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李子柒短视频所展现的“日常生活”切入,分析其所契合的大众情感意识,并分析隐藏在社会情感背后的以城乡关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之分异,从而揭示这种城乡情感结构的裂隙,也就是李子柒短视频所记录的“日常生活”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一、田园生活之“现场感”:制造“日常生活”的幻觉
李子柒短视频所展现的田园生活,具有鲜明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以时间和空间两种坐标为支撑,由日常劳动填充,以此构建起短视频中古风田园生活的“现实”叙事。
首先,在短视频中,就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而言,通过对于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细节的再现,李子柒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了一种田园生活所特有的秩序。在时间上,李子柒的生活节奏依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经常于晨光熹微时分在鸟鸣中醒来,用山泉水洗漱后,便开始一天的劳动;于暮色四合之际结束辛劳,与奶奶(也就是视频中的婆婆)一起吃过亲手烹饪的美食后,生活在夜色中归于平静。在空间上,李子柒和奶奶一同生活在四川绵阳的乡下,空气清新、环境自然,与土地为伴,是一处远离现代都市的“世外桃源”。
李子柒短视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食、工艺与节日、民俗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手作活动来完成属于“农业社会”的节日仪式感。例如,她在七夕节制作乞巧果,在中秋节手工制作月饼,在端午节佩戴亲手编织的五彩绳,又于重阳节探究节日的历史起源,并做应景的重阳糕吃;而在美食制作上,也顺应了自然时节的变化,初春适逢桃花盛开,李子柒便以桃花制酒,用桃胶做甜品,初夏又是樱桃成熟时,李子柒便用樱桃制成果酱和蜜饯。与此同时,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她也掌握了制作方法,比如将刀削面、牛肉拉面乃至马奶酒的制作过程都一一呈现;而她在美食制作中所使用的种种器物,例如锅碗瓢盆等都是乡村生活中所特有的,其中的大部分早已被现代都市淘汰或淡忘。心灵手巧的她不仅擅长女工,掌握了蜀绣工艺,还学会了如何制作文房四宝;而通过搭秋千架、用竹子制作竹床、建面包窑以及进行木刻与活字印刷等手工工艺活动,李子柒不断展示出她出色的动手能力和匠心独运的创作能力。
由此可见,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所依托的是一种属于乡村或属于“乡土社会”的资源。正如王晓明教授所言: “今天来讲乡村的优长,势必有一部分,是并非指向现实,而取自过去的状况。”(1)王晓明:《“城乡结合度”:一个新的社会进步指标》,《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当下,城市化发展对农村传统生活的侵蚀,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打工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荒废、留守儿童等现实问题,都说明中国农村面临一些危机。而与此同时,农村的“前现代”状况也得以保留,继承了“过去”的两个基本形态——“其一,大量的村落依然卧于山河田野之间,保持着深嵌于自然世界的归属感,至少不会如玻璃墙面的都市高楼那样,令人以为可以完全存活于人造世界。其二,若干在长期自耕农式的生活中养成的精神遗传:从容而模糊的时间感、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对熟人群体的亲近习惯,以及对许多‘界限’的缺乏敏感……也以日趋破碎的形态,继续存活于乡人的言行举止中。”(2)王晓明:《“城乡结合度”:一个新的社会进步指标》,《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而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所依赖的乡村资源,也正是取之于这两种基本形态。
无论是对于节日和节气的重视,还是对于民俗文化的展示,这些与田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联系起来,所呈现的都是一种远离都市的、属于农业社会的仪式感;而短视频中“奶奶”的在场,则通过参与李子柒日常生活来增强这种“生活正在发生”的“现场感”,并为这种生活赋予内在的情感联系,由此给予观众和粉丝一种“真实感”。与此同时,这种“真实感”属于“隐逸式”的“田园”,而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如果说后者给人的印象标签是“艰辛”,那么,前者所强调的则是一种“美感”。
在短视频中,李子柒进行劳作和烹饪等农活的时候,一般都是以略施粉黛、穿着古朴而不失仙气的形象出现,因此,许多观众也在评论中称她为“仙女姐姐”,这种自然的“仙女气质”与观众日常经验中对于劳动和做饭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很不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炒个菜就油烟四起,即使偶尔去郊区进行采摘活动,也会担心被泥土弄脏衣服;而李子柒的过人之处恰恰在于,她在劳作中,完全没有新世纪豌豆公主式矫情的小心翼翼,在短视频的呈现中,她看起来十分享受这种自然、质朴、事必躬亲的生活。无论是下田野还是进厨房,李子柒俨然把“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过出了“琴棋书画”的盎然诗意,这也正是她的短视频对于许多观众的吸引力所在。
除了因循自然的生活作息节奏之外,李子柒在短视频中所展现出的劳动能力也令观众惊羡。在短视频中,李子柒的日常生活,似乎都是靠劳动建立起来的,她手起刀落、飒爽干练的日常生活技能,无疑营造出一种“现实感”,进而编织出一个乡村田园日常生活之“现实”。比如,在烹制美食时,从原料采摘到制成成品,都是亲自动手;搭建烤炉、驾驭水牛、编织手链等,无论是粗重农活还是手工细活,她都一一拿下,干练利索,毫不拖泥带水,并且不失优雅。这种“劳动”,看似是回归到最本质意义上的劳动:与都市生活中早已被商品化、符号化的“劳动”相比,李子柒的“躬耕”式劳动建立起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正在发生”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田园“现场感”。
这种呈现“劳动”的方式,是将之与自然、土地、田园等元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带着一种天然的“灵晕”,并唤起观众对于古早“劳动”的记忆,而这种“劳动”如今在城市生活中早已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劳动”总是与“辛苦”、“尘土”、“汗水”等标签联系在一起,但是,李子柒短视频中的劳动,虽然也不乏体力上的辛苦,传递给观众的却更多是一种美感。这种美感充斥于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日常生活,通过“乡村美景”、“古典美人”、“精致美食”等元素体现出来。无论是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美景,抑或粗服乱头却也不掩国色、朴实优雅地周转于农活和手工中的李子柒,还是撷英采华、用花果制成的应季美食,这些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行为活动,组成了李子柒的日常生活,传递出的信息都是,即使是繁冗琐碎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举重若轻的,可以在具有实践效果的同时,也蕴含着审美意义。
与此同时,摄影技术无疑也为这种诗意效果提供了支持。因为时间有限(短视频大多在4~12分钟),为了视觉效果,视频在画面呈现上也必须有所取舍。在拍摄技术上,短视频采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几个镜头拼接起来,用以呈现在现实中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方能完成的劳动。例如在拍摄搭建烤炉时,只是最开始展示几个搭建炉子的动作,转而过渡至已经搭建完成的实物。在此,真正的日常生活被压缩为几个画面,开始与结果之间只需要短短几秒,其余的留给观众去自行想象,或者说连想象的必要也没有,由此构建出一种看似闲庭信步的节奏与悠闲自得的享受,实则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好的场景展示:日常生活中真切的辛苦不会被展现,而只有诗意化的劳作才有意义。
李子柒短视频中所呈现的“劳动”,已成为一种塑造个人魅力的方式,一种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产品,一种提供田园日常生活之“真实感”的消费能指,一种用“现场感”来建构“现实”的手段。正如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所说, “它与其说是根据它满足、愉悦生产者和创造者的道义上的、普罗米修斯似的职责的能力,还不如说是根据它满足消费者、感觉的追求者和体验的集成者的美的需要和渴望的能力来测度和评价的。”(3)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36页。在此,劳动不再服务于某种共同体的当下与未来,而是成为仅属于个体的朴素狂欢。
这种具有美感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与当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而李子柒短视频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具有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观众而言,确实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常年过着“朝九晚五”甚至“996”生活的上班族而言,生活节奏大多是以地铁时间、堵车时长、交通高峰节点划分,晚上下班后大多是吃完外卖躺平刷手机。因此,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美好而诗意的古风生活,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上班族、白领以及都市中产的一剂“治标不治本”的安慰剂,看似随心所欲的田园生活戳中这一代脱离了土地但又有直接或间接的乡村生活经验的人的集体记忆之软肋,给经常处于“996”工作状态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丝怀旧与想象的空间。都市生活中的疲惫、焦虑甚至绝望,投射于乡村生活中,便是一种逃离的企图与怀旧的想象。
李子柒短视频中呈现的古风田园生活之魅力也正在于此。它以“日常生活”的形式来进行一种具有“现场感”的叙事,因其具有“现场感”而进一步获得“现实”之名。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认为,日常生活的本质特征是“重复”与“习惯”。在此基础上,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与下述各类循环交替无法分割:重复、日与夜、播种与收割、工作与节庆、苏醒与睡眠、生理需要与满足。”(4)乔纳森·克拉里:《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许多、沈清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53页。而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生活节奏,呼应了城市人对于真正的、尚未被异化的日常生活的渴望;而观众对于李子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颇具前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其说是对农村或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毋宁说是对于资本逻辑之于私人生活的入侵与规训的无奈和厌倦。
二、作为“幻象空间”的古风田园:社会欲望的“现实”投射
对于“世外桃源”和“山水田园”的向往,古已有之,多是文人士子因为厌恶红尘俗事和官场污浊而选择归隐田园。也就是说,田园与乡村,在古人的眼里代表着简单、自然、淳朴、自由,况且农业社会本就以农耕为主,因此,在古代,回归乡村意味着一种返璞归真。随着现代城市的兴起,乡村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发生了变化,而在中国社会中,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历经了种种变迁,即从二元对立到彼此共存。城乡之间的界限并非是一直清晰而分明的,种种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出现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因此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问题,都无法脱离彼此来说明或解决。正如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曾就此提出,要用“城乡结合度”(5)王晓明:《“城乡结合度”:一个新的社会进步指标》,《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来表示城乡共存的现状。随着城乡关系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而基于身份、背景、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城乡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于城乡以及城乡关系的认知也各异。与之相应,当下人们对于“乡村”的情感投射,不仅与古代农业社会时期相比,早已发生了变化,而不同阶层之间,亦有分裂。
具体到李子柒短视频所呈现出来的乡村田园生活而言,观众诉诸其中的争论,也表现出了人们对于乡村认识的错位与对城乡关系认知的分歧。例如,网络上围绕李子柒短视频所产生的争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集中于讨论“李子柒短视频所展现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农村生活”,而这一争论则折射出了当下中国不同阶层与不同身份者对于农村生活认识的差异,并反映出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所潜在的情感裂隙。
当下中国面临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型。但是,乡土社会仍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底色,即使在城市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乡土记忆依旧是一种集体记忆。在许多人的个人记忆里,乡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如学者潘家恩先生指出,“虽然当下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但乡土依然是中国社会的底色,流动于城乡之间的不仅有数亿民工及其家人,还包括大量‘乡生城长’的‘农二代’及虽然在城市出生并长大,但父辈或祖辈有着乡村背景与亲属网络的‘农N代’”(6)潘家恩:《城乡中国的情感结构——返乡书写的兴起、衍变与张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7期。,在这种情况下,依托乡土资源进行内容生产的李子柒短视频,被许多观众评价为“接地气”的作品,而所谓“接地气”,实则是唤起了观众的某种个人记忆,即使是对大部分生活、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而言,这些记忆或弥漫童年,或笼罩半生。虽然每个个体对于乡村的记忆是不同的,但是,属于每个人的记忆却都深受集体文化的影响。正如扬·阿斯曼(Jan Assmann)在对个体记忆与集体文化之关系的阐述中所提到的:“虽然集体不能‘拥有’记忆,但是它决定了其成员的记忆,即便是最私人的回忆也只能产生于社会团体内部的交流与互动。”(7)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8页。而在观看李子柒短视频时,这些受集体文化所影响的个人记忆被唤醒,视频中的乡村景象、田园生活,看起来是如此熟悉,并在追溯记忆的过程中沾染上一层灵晕,因而显得愈发真实,使得被城市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包围的人们,得到一种短暂的想象性满足。
而当有网友质疑李子柒短视频中的乡村生活“并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时,有人认为,现实中的农村生活远非如此,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农村生活,不如亲自去农村住上一段时间。这一观点遭到李子柒短视频拥趸的反驳:“为什么有人就是见不得美好的农村生活呢?为什么农村生活就不能是美好的呢?”一方面,这些观点认为,李子柒短视频中的农村生活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农村生活的确可以像短视频中所呈现的这样美好;另一方面,这些观点尚未言明的潜台词即为:即使我知道农村生活或许并非如此,但我依然愿意接受并欣赏这样的农村生活,因为它是美的。更有甚者认为,为什么对李子柒的短视频在报以如此密切关注的同时,不能稍微“宽容”一些,即使是就“网红”层面的意义而言,李子柒和其他的以“生活方式”为分享主题的博主又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呢,只不过她所分享的是乡村田园生活,所以就受到诸多非议吗?问题的症结之一正在于此。李子柒短视频的“乡村田园生活”主题,恰恰击中了当下中国城乡问题中的晦暗不明且多面的部分,其所引起的争议,也直指当下中国城乡情感结构的裂隙。“情感结构是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其中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8)赵国新:《情感结构》,《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 因此,人们对于李子柒短视频所呈现的田园生活的争议,正是怀旧、焦虑等欲望和心理的投射,这种情感结构反映了一种社会经验。虽然这些争议往往被认为是个体性的私人经验,但实则不然,这些经验其实是社会性的,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性问题,即在城乡关系转型之际,我们该如何定义乡村的“现实”,而所谓的“现实”叙事,对于不同身份和阶层的人而言,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如前所述,李子柒的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尤其是拥有直接或间接的乡村生活经验的人,许多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人,以及农二代甚至农N代,都由李子柒短视频而再次生发对于童年的怀念,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童年所经历的农村生活正是如此,将这种古风田园生活视为“现实”的一部分。经由短视频中的视觉生产与再现,使得短视频观众对于“现实”或“真实”的认识产生了错位。由此可见,短视频中的视觉呈现,已然参与到了当下人们的记忆重构中,进而以“反映现实”之名重新书写、建构现实。在此,大众所经历的“真实”的农村生活无从考证,而唯有在当下回溯过去而产生的幻觉以及对“真实”的误认,构成了或许并不存在,却在记忆和当下大众文化产品所产生的缝隙中熠熠闪光的“现实”。
从图像叙事中所谓的“有图有真相”到以反映“现实”中的“日常生活”为名的短视频,其背后所隐含的大众文化与视觉形象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大众文化表征实践在引导消费者选择文化产品并获得意义/快感的过程中,对视觉形象日益强化的依赖感。而这种依赖感,又是以视觉形象被剥夺自觉的反思意识为前提的。”(9)周宪:《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81页。短视频所展现出来的“现场感”,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消费主义引导下的对田园生活的想象。
由此可见,李子柒短视频所建构起的古风田园生活,与其说是一种“现实”,毋宁说是一种“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是一种齐泽克(Slavoj Žižek)所言的“幻象空间”(fantasy space)。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展示,视频营造出的田园生活满足了观众对于古风闲适生活的想象,观众从中看到了自己对于日常生活的希冀、对于自然乡村的追求以及对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一种逃离,在此,观众的欲望在这一“幻象空间”中被展示出来。一直以来,质疑者对于李子柒短视频的诟病在于,这种乡村生活的展示只是一种美化后的乡村面貌,而大部分农村生活,远远不是这样的清新美好。农村生活中的简单粗糙在此蒙上了一层精致的滤镜,而农村生活的辛酸艰苦在这种展示中被虚化,这固然是李子柒视频的一部分问题。但是,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以“乡村生活”、“乡土社会”为依托,而当下,关于“乡村生活”的叙事,仅仅只围绕“乡村”本身是无法解决的。“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边界早已不再明晰,而“乡土社会”当下也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城乡结合”的社会现状,而关于“乡村生活”的认知、情感等,也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审美的区隔等产生错位。
所以,李子柒短视频所呈现的“田园生活”,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映(reflection),而是对现实所做的一种“反应”(reaction)。这种“反应”暴露出了观众的欲望。正如李子柒的经纪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所言:“中国人都有山水田园梦,这也是她的梦,李子柒的成功是因为她把这样一个梦呈现给大家。”(10)详见《中国新闻周刊》官网:http://www.inewsweek.cn/people/2019-06-03/5958.shtml。视频中的乡村,并不是真实的乡村,而是一个古风田园的幻象空间,满足观众的山水田园梦,而在这个“梦”中,可以窥见这种投射于理想中的乡村的社会情感与欲望。
三、“日常生活”与“现实”的距离
李子柒所打造出的田园生活,至多只能作为个人生活的田园诗,而难以作为属于整个社会之理想前景的美好图景;这种所呈现的田园生活,看似是一种存在于日常中的“现实”,但实际上,这种生活方式是难以被普遍社会化的。在短视频中,除了李子柒,主要人物还有一位老人,也就是李子柒的婆婆(奶奶),以及偶尔映入画面的名叫“民国”的朴实助手。奶奶在视频中的存在,担任着一位“他者”的角色:李子柒将在乡间采摘来的花朵戴在奶奶的头发上,新出炉的美食则往往让奶奶品尝,视频中田园生活的每一天几乎都在与奶奶共同享用美食中结束……这位乡村老人的出现,不仅给整个短视频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气氛,营造出了一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与古早的人情味;更重要的是,奶奶以一种远离都市生活、日常生活在乡村、讲方言的老者形象,强化了短视频中的“现实感”,以此佐证李子柒短视频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是一种“现实”。
鲍曼在谈及随着现代性的到来而产生的“个体化”模式及其问题时曾指出何为“个体化”,即“人们身份(identity)从‘承受者’(given)到‘责任者’(task)的转型和使行动者承担完成任务的责任,并对他们行为的后果(也就是副作用)负责”(11)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0页,第74页,第74页。。换言之,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确拥有选择某种生活方式的权利。与此同时,如果个体没有过上一种名副其实的美好生活,那么,这一原因也将归咎于个体;而所谓的美好生活,却早已被根据阶层衍生而来的社会类型和行为模式所限制。
但是,“个体化”所存在的问题是:“在个体选择的空间里,逃避个体化和参与个体化游戏的选择,明显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1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0页,第74页,第74页。。也就是说,作为个体有权利去追求某种集体和大众之外的生活方式,而如果个体在追寻这种生活方式时没有达到某种预期的或特定的效果,那么背后的原因,也一定出现在个体身上。正如鲍曼的举例:“如果他们病了,便推断说,这是因为他们在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下,不是足够坚强和勤劳;如果他们处于失业状态,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面试技巧,或是因为他们在寻找工作时不够努力,或者不折不扣是因为他们羞于工作。”(13)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0页,第74页,第74页。围绕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生活而产生的争议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症结正在于此。的确,李子柒有追求田园生活的权利,也可以选择自己意图在短视频中所展示的形象和所呈现的生活方式。但是,一旦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被关注者和舆论视为一种理想的、可以实现的乡村生活,就会遮蔽乡村生活中贫困、凋敝和衰败的一面,同时也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这种农村生活的确是“真实”存在的、是一种“现实”。如果你认为农村生活不会是李子柒短视频中所展示出来的样子,那是你自己的偏见,而不是农村本身的问题。要么是因为你持有一种农村生活就应该是愚昧落后的刻板印象,要么是你站在城市中心主义的角度鼓吹城乡二元对立而见不得农村生活有美好的可能性。这些错觉恰恰表明了鲍曼所言的“社会生活仍然在制造风险和矛盾;正是应付处理这些风险和矛盾的义务的必要性,正在被个体化”(14)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4页。。
值得注意的是,与李子柒短视频同时涌现的短视频中,也有大量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但是与李子柒短视频被视为“田园古风”甚至农村新形象不同,这些短视频大多数被贴上了“土味”的标签:短视频平台“快手”上有大量农民自己拍摄的短视频,通过生吃蛇、狂喝白酒和跳冰河等猎奇甚至是自虐的方式来博取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农村社会经济和伦理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农村生活的反映,李子柒短视频和这类“土味”视频中的“农村”可谓是天壤之别,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只是因为反映了农村生活的不同面向而产生的。更重要的是,当受众为李子柒短视频所吸引、沉迷于观赏视频中亦真亦幻的“田园生活”时,即使大部分具有农村生活经验的观众明知现实生活中的农村远非如此,农民形象更是与之大相径庭,但是观众还是愿意去接受、喜爱并支持这一风格的农村生活短视频。在此,观众所关注的不是属于情境层面上的事实,而是构成“现实”的“幻觉”。大部分人都知道农村生活的艰辛,但是当他们把这一美好的古风田园视为农村生活之现实反映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好像是自己不知道农村生活的这一面。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不是不知道短视频中的“现实”是刻意理想化的,而是我们明知如此,却仍愿意接受、欣赏甚至与之一同陷入欢愉,而与此同时,还认为自己不会因为一个短视频就忘记农村生活的真实。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古风田园所打造的“幻象空间”,满足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山水田园梦”,正是因为现实中,真实的乡村生活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山水田园的期待,所以,观众才可以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做做梦,通过将“梦境”误认为“现实”,以此来逃避那些无法被反映为“现实”的真实情况。
随着李子柒短视频的关注者越来越多,李子柒也进入官方舆论的视野之中。2019年8月,经成都文化旅游局的授权和认证,李子柒成为首位四川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并且因为她的古风田园短视频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也吸引了众多粉丝,因而引发了关于李子柒短视频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讨论。随后,李子柒获得官方文化话语的认可,《中国新闻周刊》授予李子柒“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认为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15)详见:https://ent.sina.com.cn/s/m/2019-12-28/doc-iihnzhfz8940708.shtml。李子柒短视频在海外的有效传播,实则是个体叙事借助短视频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趁着全球化的东风,又依托于现代性所造成的种种际遇与困境下所产生的社会意识,产生的一种跨文化传播效果。而整个事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耐人寻味。
李子柒短视频在并未加上英文翻译的情况下,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网友。视频中所展现的田园美景、古典美人和中华传统美食等,都契合了海外对于中华文化的想象。有外国网友将李子柒称为“田园精灵”,这与中国网友在短视频弹幕中称李子柒为“神仙姐姐”是异曲同工的,这种评论所针对的是通过李子柒强大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所呈现的民俗、美食、手工等。更重要的是,借助影像叙事所体现出来的“日常生活”,不仅具有美感,更有一种“现实感”。
如果说将李子柒短视频中所体现的田园生活视为一种日常生活之美,也就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考量这种“日常生活”,那么,对于这种“日常生活”与“现实”的关系该如何判定?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日常生活,也就是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这一语境下,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生活,成了一种景观。当人们在观看视频中李子柒的日常生活时,便产生一种美化“现实”的想象,或者说一种“幻觉”,这种幻觉来自视频中所构建的“正在发生”的“现实感”。正如齐泽克所言, “这样的幻觉正在结构我们与现实之间的真实、有效的联系”(16)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第33页。。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古风田园,并非对“现实”的全面“反映”。李子柒及其团队在接受新闻采访时,对于自己视频中的乡村的认识是,视频中的乡村,“并不是作为其本真,而是作为山水田园的拟态而出现”(17)详见《中国新闻周刊》官网:http://www.inewsweek.cn/people/2019-06-03/5958.shtml。所谓“拟态”,其实就是一种复制品,就李子柒短视频而言,其中的古风田园生活,则是对山水田园和乡村生活的一种摹仿,而其所体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核心,也正在于此。而这种摹仿并非“现实”的反映,只是一种“类像”或曰“拟像”(Simulacrum),是“现实”的“反应”,有意无意间掩盖了现实生活的“真实”。由此可见,当从审美的角度来考量“日常生活”时,似乎也认定了这种“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然而,却极易忽视这种“日常生活”与“现实”的距离。
四、结 语
李子柒的田园古风短视频,在国内和海外都颇受关注,进而又被官方话语征用,成为一种“文化输出”的范例。它以田园日常生活为内容生产之依托,通过日常生活中古色古香的美食、手工、劳作等展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的传承。短视频所展示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给观众一种“现场感”,似乎这是一种“现实”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借助影像建立起来的日常生活叙事,给观众一种美感,使人沉浸于这种“亦真亦幻”的田园日常生活。李子柒短视频以“日常生活”为基底来打造古风田园,但是这种借以“日常生活”打造出“现实感”的田园生活,并非现实的“反映”,而是现实的一种“反应”。这种古风田园,是一种“幻象空间”,以满足中产趣味的审美和想象,将之作为一种“美”的呈现来欣赏,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大众文化工业之产物,作为一种消费主义与怀旧心态之合流的弄潮作品,我们在欣赏和赞美的同时,更应意识到被这种“美”所遮蔽的真实,意识到追逐这种古风田园山水背后的社会意识反映出的社会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投射背后,又隐含着何种社会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书写现实,但是,以“日常生活”为名的文化产品与现实之距离又何其遥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