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品牌引领三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1-08詹兴堆刘钊吴光侣骆茵

中国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明市三明茶文化

詹兴堆,刘钊,吴光侣,骆茵

三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365000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已有上千年产茶历史,三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是福建省茶叶重要产区,茶产业历来是该市主导产业。截至2019年末,三明市茶园面积21 075 hm2,产量45 454 t,茶叶产值29.9亿元,年带动茶农增收3.29亿元。

一、发展优势

三明市立足生态和多茶类资源优势,持续从供给侧精准发力,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增强发展后劲,有效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福建新兴的多茶类产区,具体有以下4 方面发展优势。

1.产茶历史悠久

三明市有上千年产茶历史,据志书记载,县县有名茶。早在唐景福二年(893),王审知便在中仙乡明山寺引种茶树。至晚唐,尤溪县有四大名茶,分别为明山圣王茶、华口水仙茶、湆头山仙茶、汤川普济茶。明朝正德年间,宁化孔坑茶被列为贡茶。清同治初,沙县乌龙茶、红边茶的生产和贸易兴起。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茶叶大兴,明溪华山茶、紫云茶,泰宁峨眉峰云雾茶、建宁探春茶等名扬一方。

2.生态环境适宜

三明市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境内受武夷、戴云两大山系环抱,沙溪、金溪、尤溪横贯。森林覆盖率达78.14%,年均温度16.9~19.5℃,相对湿度76%~83%,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温条件好、无霜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pH值5~6,全境均属茶树生长的适宜区和最适宜区。

3.产业基础较好

(1)茶园建设较好

2008年以来,三明市实施央财支助的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6 666.7 hm2,建设茶园道路300 km,种植绿化树100万株,茶树良种覆盖率达99%。

(2)加工区域形成

以大田屏山、吴山为中心的美人茶及闽南乌龙茶加工区,带动周边茶园种植面积达6 666.7 hm2;以尤溪台溪乡为中心的闽中红绿茶加工区,带动周边茶园种植面积6 666.7 hm2;以泰宁梅口乡为中心的闽北乌龙茶加工区;以宁化莲塘食品加工区为依托的多茶类加工区,带动西北部多茶类生产5 333.3 hm2。

三明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3 126家,其中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 家;QS(SC)认证企业80 余家;福建省著名商标23个,福建名牌产品18个。有6个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大田县和尤溪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大田县获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和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尤溪县获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

4.政策推动给力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2014年2月三明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尚书品”茶业公共品牌建设的意见》,2014—2016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 万元资金支持尚书品品牌创建;2017年12月三明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通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推进茶业转型升级。2020年3月,三明市出台《三明生态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三明茶产业发展进行了政策顶层设计,突出三明“林深水美茶香”优势,以品牌引领三明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4月三明市出台2020年茶事活动方案,鼓励种好茶、制好茶,宣传普及茶文化。三明各茶叶主产县也先后出台了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助推茶产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存在问题

三明市茶产业发展虽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产品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龙头企业少

三明市没有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只有10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占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的7.35%,与三明茶叶面积和产量不太相符。大部分茶企仍以销售毛茶、低端茶为主,大部分毛茶作为外地知名品牌的原料,自主品牌没有完整的市场销售渠道与网络,企业经济收益不高。

2.品牌效应低

三明茶业品牌呈现“多、杂、小”现象,缺乏整体性、持续性策划推动,以致品牌效应不明显,提升后劲乏力,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例如,三明“尚书品”、大田高山茶、尤溪红茶和尤溪绿茶等4 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历年来没有参加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2019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没有三明茶企产品品牌列入。

3.产业链条短

三明市茶叶产品还停留在加工干毛茶和精品茶上,茶业上下游产业链短,在茶叶食品、饮料、保健品、茶具研发、茶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没有深度开发与利用,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4.茶文结合弱

尽管三明市拥有一定的茶文化历史积淀,近年来,茶文化与茶产业也在逐渐融合、互相推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茶产品商品化历史短,茶文化研究不深,缺乏系统化研究茶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茶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

三、对策与建议

三明生态茶产业应坚持“立足生态、着力特色、保障品质、做响品牌”的发展总体思路,突出三明“林深水美茶香”优势,以做响茶品牌作为振兴茶产业的重要抓手,引领三明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强化品牌支撑

(1)提升茶叶品质

明确生产布局,以大田县为重点发展美人茶,创建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带动全市美人茶高质量发展,至2022年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列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以泰宁县为重点发展闽北乌龙茶。以尤溪县为重点带动全市名优绿茶和红茶新产品开发。发展沙县红边茶和宁化孔坑茶等历史名茶。建设生态茶园,综合采取种树、留草、套种、疏水、筑路等措施,改善茶园生态。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地力。全力推进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茶叶品质。开展省级优质标准化茶叶基地创建,引领全市优质茶生产。

(2)提高制茶水平

强化标准制茶,对标“美人茶”团体标准,制订或完善三明生态茶标准体系,力争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环节都实现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稳定茶叶品质。提升制茶技艺,开展制茶技术培训和“十大制茶大师”“十佳评茶员”等评选活动,培养一批制茶工程师、评茶员、茶艺师,提升茶叶加工技能。挖掘民间制茶大师,建立传承人制度,推动茶叶制作加工技术传承与创新,培育独具三明特色的高端品牌茶。

(3)坚持龙头带动

打造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落实《三明市支持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扶持产销、品牌一体的龙头茶企,努力打造有发展活力、有闯市场潜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茶企。引进龙头茶企或战略投资者,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现有龙头茶企实力。

延伸产业链条,引导龙头企业把握未来茶产业“个性化”“年轻化”“大众化”的消费趋势,加快开发速溶茶、特色茶、茶饮料等系列茶产品,支持茶食品、茶药品、茶用品等产品开发,加快生产茶多酚、咖啡碱、茶黄素等高精产品,扶持推动由“喝茶向吃茶和用茶”方向跨越,开发“风展红旗如画”系列茶具、茶包装,大幅度增加茶产业附加值,培育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突出品牌营销

(1)注重茶文融合

培育茶文化,深入挖掘三明生态茶历史文化,突出三明茶叶“好生态”特质,培育大田美人茶、尤溪绿茶、尤溪红茶、泰宁岩茶、沙县红边茶、宁化孔坑茶等一批三明生态茶品牌。融合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理学文化,丰富三明生态茶品牌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主流媒体宣传,有效发挥e三明、微信、抖音、央视移动客户端、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宣传三明生态茶,讲好三明茶故事。同时,通过三明市茶文化知识竞赛和培训活动,培养一批精通茶事的“茶博士”,宣传三明生态茶。

(2)办好茶事活动

持续开展“林深水美茶香”茶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春季、秋季“茶王赛”;举行个人赛和团体赛等茶艺比赛,评选“十佳茶艺师”,以赛事推动制茶水平提升和茶艺队伍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茶叶品鉴、茶艺展演活动,培养茶行业爱好者。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宣传普及茶文化。通过办好茶事活动,在三明市内形成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让三明市民知三明茶、喝三明茶。

(3)加强展示推介

强化展示展销,按照“政府搭台、协会组织、企业唱戏”思路,在省内外重点销售市场举办三明生态茶专场推介活动,组织茶企业参加市外举办的斗茶赛、“清新福建·多彩闽茶”香港专场活动、“闽茶海丝行”活动和济南、杭州、深圳茶博会及厦门“9.8”投洽会、武夷山茶博会等茶叶评比和展会活动,宣传推介三明生态茶。

创新营销方式,用好“沙县小吃”名片,依托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全国营销网络,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济南、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重点城市的沙县小吃门店,通过设置三明生态茶展示专柜或张贴宣传画、赠送宣传册、免费品赏和赠送三明茶叶等营销方式,宣传推介三明生态茶。

3.建立推进机制

(1)政府抓引导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鼓励种好茶、制好茶,扶持品牌创建,推进三明生态茶产业转型升级。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三明市生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茶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推进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培育茶业人才,在三明农业学校、大田职业中专学校设置茶学专业,定向培养本土茶学专业人才。

充实茶业技术人才队伍,重点县要将茶学专业列入紧缺急需专业目录,并在县本级和重点产茶乡镇配备茶学专业干部。

(2)协会强服务

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和茶叶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和茶企茶农,开展茶产业绿色发展培训、茶叶品牌营销、茶文化普及和茶行业标准制定等服务工作,促进三明生态茶产业品牌化发展。与茶叶品牌专业策划机构合作,对三明现有的尚书品、大田高山茶、尤溪红茶、尤溪绿茶等区域公用品牌,进行评估、重塑,发挥品牌影响力。发挥市场、信息方面的优势,积极组织茶企参加各类展会,提高三明生态茶知名度。

(3)企业为主体

引导茶企用好三明市扶持茶产业发展政策,通过申报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认证、SC认证、标准化示范区示范项目和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打造企业自主品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提高企业品牌信誉度。鼓励茶企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在包装和细化分类上下功夫,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

猜你喜欢

三明市三明茶文化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三明:姐妹发展有愿望,增收有门路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悦读·家@万家”活动三明首秀惊艳亮相
杨三明:上善若水,求变者通
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