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技术
2020-01-08张宇飞
张宇飞
(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作用重大,是输电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而我国电力网中,中低压配电网通常是经消弧线圈接地与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部分采取经高电阻接地,均为小电流接地系统。而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线路繁多,故障较为复杂,难以准确发现故障特征,易被工作人员忽略,进而造成更加严重后果。因此,应当正确应用故障定位技术。
1 电网环境与接地故障
根据现有电网运行资料整理分析后,配电网事故在电网总事故中占据90%,所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意义重大。而在接地故障中,常见单项接地故障,其属于临时性故障,发生此故障时,由于电流较小,三相之间线电压仍旧对称,不会影响负荷供电的设备。因此允许系统设备短时间运行。通常情况下,可运行1~2h,不会产生跳闸情况,有效将供电可靠性提高。但是一相接地后,其他两相将会升高对地电压,是相电压数倍,会威胁设备绝缘,若无法及时处理,则会发展成弧光放电、两相短路、绝缘破坏等情况,造成去系统过压。所以,需要应用故障定位技术,以准确定位故障,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
2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技术
2.1 信号注入法
信号注入定位的方法又可称其为“S”注入法,此种方法在产生接地故障后,凭借信号注入装置,可利用母线PT专递特定频率电流信号至系统内部。注入信号后,信号在故障线蔓延向大地注入[1]。可使用外部信号探测器,若是检测到故障信号,则可知此线路故障,沿着故障线路利用线路探测器查看后,信号密集分布,则可确定故障点,完成故障定位。基波频率在操作过程中,在工频n次谐波和n+1次谐波之间,通常使用220Hz频率,将测量中故障信号干扰减少,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与速度。此种方法应用十分广泛,效率高,但是若接地电阻较大,则会信号分流,定位产生误差,且信号注入法使用设备将故障定位成本与工作量增加,无法对间歇性与瞬时性故障进行精准定位。
2.2 零序电流突变法
零序电流突变主要是将消弧线圈参数改变,出现零序电流突变量,以进行故障定位。此种方法具体操作中,接地故障后消弧线圈电阻值会产生变化,补偿电流也随之产生变化,因此会导致电抗值主动改变。此时,补偿电流突变后,沿着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经过故障点向大地流入,利用外部检测设备检测突变电流,进行数据分析,可根据集中分布位置推断故障点部位。此种方法信号强度较大,适合应用在设备运行较为复杂的环境之中。但是检测间歇性与弧光接地缺少效果,且需要依靠自动调谐弧线圈相互配合。工作人员若是将消弧线圈参数改变,则会对故障线路的电弧平衡造成影响,进而危害系统安全,导致二次伤害。因此,在运行中需对此进行精准控制,以避免产生不利情况。
2.3 中电阻法
中电阻定位主要是人为在地和系统中性点之间设置中值电阻,发生接地故障后,通过电路分流可产生附加工频故障电流,流经接地弧故障点向大地流入。借助故障检测设备可有效检测出电流,但故障点下游却无法准确定位故障,有助于故障点检测定位。此种方法由于设计中值电阻不便,提高成本,增加的接地电流也导致人为造成信号干扰,无法对间歇性与瞬时性电流故障检测出来,但由于其灵敏度较高,应用也十分广泛。
2.4 幅值分布相似性故障定位法
此定位方法主要是利用零序电流信号幅值信息,在发生故障后1个工频周期中,即20ms内暂态零序电流划分为4个时间段,并计算此时间段中有效值,作为电流幅值,生成检测点幅值序列,与相对熵原理相结合,幅值分布序列之间差异越小,则差异系数越小,相反,则差异系数增大[2]。幅值分布序列相同,则差异系数是零。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暂态零序电流分布特点,上下游故障点幅值检测差异分布系数小,两侧幅值差异系数较大。以此为依据,选择幅值差异系数较小支路为故障支路,对支路上幅值分布差异系数进行计算,选出最大幅值系数差异是故障段。此种方法不会受到故障位置、接地过度电阻、故障初相角等影响,具有较高成功率,算法也十分简单,只需要电流信号即可定位故障,降低了成本。
3 结语
总之,我国在多雨天气、潮湿环境下,易出现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而此故障一旦出现,则会造成系统过电压、绝缘击穿等问题。因此,应当根据故障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故障定位技术,以便及时处理故障,保障电网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