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门冬酶致重度脂肪肝一例
2020-01-08王大芬陈志炉
王大芬 陈志炉
培门冬酶是门冬酰胺酶经聚乙二醇化学偶联修饰后形成的一种新型、长效门冬酰胺酶制剂;它不但保留了门冬酰胺酶的生物活性,还显著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从而降低药物的过敏反应[1-2],而且显著延长其在人体的半衰期(长达1 周),药物活性可维持约为2 周,使其临床用药更安全、更简便[3-4]。目前以培门冬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已成为NK/T 细胞淋巴瘤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凝血功能异常和肝功能不全等方面,大都症状轻微,引起重度脂肪肝的情况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1 例培门冬酶致重度脂肪肝患者诊治情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 岁。因“确诊韦氏环NK/T 细胞淋巴瘤5 年余”于2016 年6 月6 日就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患者5 年前(2011 年2 月)因“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吞咽困难”行声门活检,确诊为NK/T 细胞淋巴瘤(Ⅰ期,B 组);先后接受多次放化疗后,病情稳定。2016 年5 月患者再次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吞咽不适,行声门活检,病理诊断∶符合(声门下)NK/T 细胞淋巴瘤。分子病理∶EBRE(ISH)(+),免疫组化∶CD3(+)、CD5(-)、CD4(-)、CD56(+)、Ki-67(约40%+)、CD8(-)、TIA-1(+)、CD20(-)。考虑淋巴瘤进展,于2016 年6 月6 日入院。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 示∶肝脏边缘光整,肝裂不宽,肝脏实质密度正常;肝/脾CT 值比值为1.18(见插页图1)。排除化疗禁忌后,于2016 年6月8 日起行CHOP+PEG-ASP 方案(环磷酰胺1000mg d1、长春地辛4mg d1、脂质体阿霉素40mg d1、地塞米松15mg d1-4、培门冬酶3000IU d1)化疗。2016 年6 月25 日(化疗结束2 周后)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满不适,查CT 示∶肝脏实质密度较前普遍减低,提示肝脏脂肪变性;肝/脾CT 值比值为0.52(见插页图2),诊断为中度脂肪肝。给与患者低脂饮食,且予以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阿思欣泰)护肝治疗。2016 年7 月2 日(化疗结束3 周后)患者感乏力明显加重,腹胀腹痛伴呕吐,皮肤巩膜黄染,予复查腹部CT 示肝体积增大,轮廓规整,肝实质密度较前减低;肝/脾CT 值为0.27(见插页图3),诊断为重度脂肪肝。患者黄疸呈进行性加重、肝酶升高、凝血功能异常,但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无酗酒史。乙肝抗原及肝炎抗体均为阴性。首先考虑由培门冬酶引起的药物性脂肪肝;给予患者低脂饮食,并予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阿思欣泰)、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护肝退黄降酶等治疗,后多次复查血生化、凝血功能,呈缓慢下降趋势(见插页图5-7)。2016 年7 月23 日(护肝治疗4 周后)复查CT 示,肝密度较前增高,肝/脾CT 值比值为0.76(见插页图4),脂肪肝由重度转为轻度,肝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并于2016 年10 月12 日至2017 年6 月13 日多次行CHOP+L-ASP 方案(环磷酰胺1000mg d1、长春地辛4mg d1、脂质体阿霉素40mg d1、地塞米松15mg d1-5、左旋门冬酶10000U d4-9)化疗均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2 讨论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药物时,由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5]。目前,DILI 的诊断仍属排他性诊断,其诊断主要依据[6-8]为∶(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总胆红素升高≥参考值上限2 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同时升高,且至少有1 项≥参考值上限2 倍;(2)可疑药物的给药到发病多数在1 周到3 个月;(3)药物治疗停止后肝脏异常可在数周内完全恢复;(4)再次给与损伤药物激发肝功能异常;(5)肝穿刺活检;(6)各种病毒指标阴性或既往无肝病史。DILI 病理分型可表现为肝炎、脂肪肝、药物性黄疸、肝硬化以及爆发性肝衰竭等[9]。其中药物性脂肪肝是PILI 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10]。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及右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可伴有肝脾肿大、黄疸,严重时可有腹水、肝性脑病等。最常见的诊断方法为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的金标准仍为肝穿刺活检。药物性脂肪肝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分为两种∶微泡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细胞内充满微细的脂质空泡,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呈现“泡沫样”外观)和大泡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含有单个大的脂滴,大的脂滴常将肝细胞核挤至细胞周边)[11]。穿刺活检具有创伤性,我们采用肝/脾CT 比值法评估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邹强等[12]研究认为,CT 定量诊断可明确肝脏脂肪含量,判断脂肪肝程度。张德发等[13]对32 例临床明确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CT 平扫检查后得出肝/脾CT 比值是诊断、评价肝脂肪变程度的新型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地诊断中度及重度肝脂肪变。江永尧等[14]对100 例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行CT 检测,得出肝脾CT 比值诊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目前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依据肝/脾CT 比值法制定脂肪肝的CT 诊断标准∶CT 比值在1~0.7 为轻度,0.7~0.5 为中度,<0.5 为重度[13,15]。本例患者化疗3 周后乏力明显加重,腹胀腹痛伴呕吐,皮肤巩膜黄染,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36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6U/L;总胆红素128.8μmol/L;患者无肝炎病史,无酗酒史。查乙肝抗原、肝炎抗体、抗核抗体均为阴性;符合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另复查CT,肝/脾CT 比值为0.27,诊断为重度脂肪肝。该患者治疗中使用了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培门冬酶,前4 类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中应用已久,尚无引起重度脂肪肝的文献报道。而该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以肝脂肪化为主,经护肝治疗后,转氨酶水平降低,肝密度逐渐回到正常CT 值。考虑到门冬酰胺酶制剂影响脂质代谢,所以培门冬酶引起上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大[16];且患者肝功能好转后,其余药物+左旋门冬酰胺酶继续化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再次验证是培门冬酶引起脂肪肝的可能性[17]。
近年来,NK/T 细胞淋巴瘤发病人数明显增加,治疗方案中的左旋门冬酰胺作用机制独特,疗效确切[18];但由于门冬酰胺酶存在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出凝血或纤溶障碍、血栓形成、急性胰腺炎、电解质紊乱及糖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缺乏安全性,限制其临床应用[19]。自2010 年起,NCCN 指南推荐以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为治疗NK/T 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方案,2013 年开始推荐以培门冬酶替代门冬酰胺酶[20-22]。大量的药物临床试验证实,培门冬酶的耐受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在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不全等,但程度较为轻微,对症治疗后多能恢复正常[21-23]。培门冬酶致重度脂肪肝少见,诱发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质合成有关,脂蛋白和脂肪代谢酶等的合成受到影响,继发高脂血症,从而促成肝脏的脂肪变性。提示在培门冬酶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脂及肝功能水平,甚至影像学检查,以及早发现肝脏脂肪变性[17]。一旦发现肝脏脂肪变性,应及时停用药物,改变治疗方案,使用护肝药物对症治疗,以免出现严重后果[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