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020-01-08胡升凤
胡升凤
(铜陵市铜官区新城办事处,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机工作在农村新形势下呈现出形式多样化、需求差异化,农村农机业发展已经开始从单一的粮食(耕、播、收)等基本农业生产加工向着关联性、科学式的趋向转变,向电气化、数字化的趋向发展。传统农机生产与探索方式已逐步成为历史,且由于其发展不符合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在未来推广过程中,就存在的工作问题提出了调节性建议。
1 当前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核心地位有降低趋势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有了更大的转变,原有的种植、耕地作为核心的开发方式,逐步受到工业、商业的发展干扰而产生了多重负面影响。该类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第一,缺少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国内城市化建设速率加快,直接导致农村建设中农业开发的强度被削弱,而原有的农业开发实验区域,也逐步被工业、商业开发等市场需求用地所覆盖。第二,农机推广的资金匮乏。近年来,多数乡镇一级财政吃紧,只能维持基本的工作运转,而且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又千头万绪,导致用于农机推广的经费难以充分保障,通常严重依赖上级的资金拨付。第三,农业农机应用和推广的强度不够。我国前期农机生产开发推广时,多通过现场实验、农机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农机推广,而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交流合作方式减少甚至只是单纯的进行农机产品介绍,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影响了农机开发群体的积极性。
1.2 推广体制有所不适
过去,由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为主体,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全面实施的程序,对发展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全程机械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种推广机制由农机部门单独操作,其他部门的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速度和需要。推广手段没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推广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原来的体制框架没有打破。农机部门对一些新的产业、新型机械也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改变现有推广机制势在必行。
1.3 社会农机推广强度下降趋向明显
在当代“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做好农机资源的推广工作,是创建新时期农村建设新体系的重要纽带,尤其是近年来“三农”理念的深入性推进,更是成为各地区农村建设机械资源得以深入开发的保障性条件。但当前各地区对于如何进行农机资源的推广,如何实行农机服务的工作明确度相对较低。比如,农机推广队伍力量严重不足,乡镇农机推广人员被大量调整在其他岗位,在岗人员仅有原来的1/3,且多为非专业性从业人员,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实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基层中心工作繁杂多样,大多数农机推广人员不是专职专用,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无法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步伐。
1.4 专业能力较低
当前,随着国家机构职能调整,农机行政职能进一步弱化,农机工作政府重视程度较低;同时农机从业人员培训、晋级通道狭小,造成基层农机专业人才留不住、招不进,导致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无法深入性实施,不利于农机行业稳定性发展。
1.5 观念理念陈旧
近几年来,大部分农机推广工作注重产前、产中的机械化,或产后粗加工的机械化。忽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注重小农业的机械化,忽略了农机化的大农业观念,如农业工程机械化、农业环保机械化等。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比较肤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1.6 信息渠道有所脱节
农机化信息获取的渠道较少,基层对广大农民需求信息由于收集不及时或者不足,以及基层农机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是造成地区农业推广工作出现信息问题的阻碍性因素;同时,该种单纯依靠农机推广部门而实行的农业推广方式,也无法起到很好的信息沟通作用。比如,农机进行新技术、新设备开发过程中,由于信息窗口闭塞,进而导致农机推广实践效果不佳,实际生产增收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2 加强当代农机开发探索的实践方法
2.1 基层政府应加强对农机工作的投入、支持
农机推广工作需要有足额的资金为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机推广的资金扶持力度,开设专项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新技术研发等等。同时,在深入进行基层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当地农民的基本需求,进行实用化的农机推广,并围绕当地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更进一步开展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此外,在进行农机推广工作具体落实过程中,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参与具体的农机推广、研究工作,发挥带头和指引性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地区性推进中的问题,充分体现政府的重视程度。
2.2 挖掘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素质
将国内新农村农机推进工作作为在职人员的能力考察内容之一,充分调动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其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能力。基层政府还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任务,确保其工作顺利实施。有序组织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进行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确保农机推广人员熟悉新型农机设备、懂得农机操作,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比如,组织农机推广人员定期进行集中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和前沿技术动态,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制定严格的选聘条件,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方式,吸引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人才充实到农机推广队伍。
2.3 完善农机推广传播渠道
农机作为当代农业开发中的重要技术形式,为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期间得以全面化推进,应更新农民对农机认识观念,创建认知高度与信息传播体系相互协调的农机推广传播窗口。首先,以乡镇为单位,在当地设定农机推广应用示范点,并在示范点中进行各类农机形式推广,解决各类农机应用问题。其次,在农业集中生产区域内,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机大户,打造龙头企业、专业性技术应用实验基地,形成相互关联的农机推广信息网络模式。再次,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实行实时跟进的农机企业信息传播,为农民提供最新、最全的农机技术了解和应用指导。最后,在农机研究部门形成多维化的信息沟通窗口,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厂家联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逐步将农机推广、生产种植以及技术研究等领域紧密联系起来,以保障地区农机推广外部服务机制的完善。
2.4 助推形式多元化探索
创建科研、农机开发群体以及应用农户三维一体的产品研发结构,是助推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方式。首先,三者联合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三方优势都突出的农机推广新服务体系。比如,在传统的农业示范基地之上,实行分割式、小规模的农业开发方法进行农机开发应用实验探索;其次,重点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组织带头学习者进行大规模的外出参观,加强农机产业的推广和学习步伐。再次,在当地农业种植的具体环境之中,对农机推广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节,进而实现农机新时期推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