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研究
2020-01-08王莉莉潘丽华
王莉莉 潘丽华
([1]郴州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郴州 423000;[2]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
1 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必备一些品格、能力等等,以此为其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终身发展等等,这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有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如何在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培养未来能够面向社会的优秀人才。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评价术语,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面对职业岗位要求、社会发展要求、信息化复杂社会需求、未来不确定情境要求时,综合运用知识、理论、实际操作、合理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品格、德行和价值观念。
2 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现状
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已经发展很长时间,德国职业教育以项目化模式为载体,通过行为导向进行人才核心素养的教育,美国职业教育以工作场所以及职业需求,将核心素养分解成基本技能、思维技能、个人特质等三个方面,同时将资源、人脉、信息、系统、技术等纳入职业能力培养内容。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需要与时俱进,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经验,发展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之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需要满足未来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高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基础教育的要求,也应逐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完善,以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趋势。职业院校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因此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需要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型的,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更需求综合素质能力更加全面、品格德行优秀的人才。我国职业教育是技能型教育、职业能力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未来人才的要求更加倾向于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教学。
3 职业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深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受到企业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学习、练习等等,在计算机技术、专业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很难快速达到教育目标。职业道德修养简单来说,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能够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职业原则要求进行工作,同时实现自我的教育、改造和完善的内驱动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自律行为习惯,道德意识欠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局观念不足,而个性化较强。这也使得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效果不足,学生就业难,就业后也难以有长远的发展。
3.2 专业实操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是非常看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教学模式是较为独立的,技能的实训也是具有针对性、片段式的。虽然独立针对性的实训内容,能够更好的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但是综合操作训练的缺乏,会使学生操作实践的连贯性不足,某个环节操作能力的欠缺会影响整个实际操作质量,导致知识、技能难以实现融会贯通。
3.3 人际关系能力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技能、专业、知识方面都较为出色,但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步入社会、企业、岗位、职场以后,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人际关系能力的欠缺,对于人才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而人际关系能力需要语言、表达、交流、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能力。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多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沟通合作能力不足的情况。
3.4 自我提升的能力
“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物联网概念、5G 时代、云计算等等技术的提升和应用,都使得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自我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时代所需求的技术能力水平会存在一定的滞后,在短期内很难在教育体系中得到改善。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具备自我提升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对于主动学习没有动力,也难以形成自律的习惯,长远来看很难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4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4.1 优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育也占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较大比例,在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教学优化,不能仅仅重视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方面教育内容,还需要渗透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方面下功夫,不仅要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知识理论,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想学、主动学的意识形态。
4.2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在计算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本方针,寻求多方面实现目标的教育途径。
首先,可以通过现有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例如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
其次,在实训方面,多以项目模拟开展实训内容,以完整的实训项目锻炼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水平,通过岗位、分工等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模拟项目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需要积极利用教育资源库、网络优秀资源、现代教学装备,拓展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案例、项目、内容、形式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4.3 实操能力的提升
(1)从计算机硬件方面培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配置的了解,了解硬件设施的性能等方面。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所学所想配置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计算机,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对计算机的维修知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是对于计算机网络配置的了解,熟练掌握网络信息,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熟练的维护网络运行。最后,还需要对计算机相关产品进行了解,比如:打印机、传真机等,不仅需要了解这些产品的功能,还需要学会维护,以便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2)从计算机软件方面培养。对于软件方面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软件操作,另外拓展软件操作范围,例如影视、多媒体、音频等软件的操作与开发应用。最后是教师在授课时应教会学生简单的绘图及图像处理等,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4.4 深化校企结合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学创新发展的方向,计算机专业的改革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达到最终的目的。
根据社会企业的具体人才需求,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育教学活动、课程设计、实施、考核评价等等,使教育教学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要求。同时探索“以工代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借助企业生产任务实现对计算机人才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并了解企业工作流程,企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内容。
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顶岗实习的方式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教师也可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最后,学生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前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提前适应企业环境,为将来进入社会工作以及为职业规划发展做好准备。
4.5 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研究表明,IT 行业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个体成长、工作自主性及业务成就和金钱。而学生的激励因素中主要看成绩。因此学校的对于学生的激励制度也要相应改变,可组织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等。与此同时,还可将学生所做的项目推广到社会中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激励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养能力培养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教与学中慢慢渗透。因此,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对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应用技术,了解行业规范,按照企业需求设计各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