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20-01-08宋志刚施柯沁

科教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型理论院校

宋志刚 施柯沁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1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保险教育起于上世纪80 年代初,后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由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共同组成的梯次教学体系,在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觑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广泛存在于多家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几大问题。

第一,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缺乏独立性。从当前的教学情形来看,我国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的实践类课程都没能完全地从其理论类课程中独立出来,保险专业实践课的设置目的主要在于:为其理论课教学服务。在这一目的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保险实践课极度欠缺科学性与规范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保险专业实践课程课时数的设定欠缺科学依据,仅仅是从其理论课中挤占几个课时;二是保险专业实践课程在具体操作上也欠缺独立的管理体制,教师授课也只不过是以简单上机的形式;三是保险专业实践课程尚且缺乏独立于理论课之外考核体系,学生的实践表现大多体现在平时成绩里,甚至有些院校根本就没有针对学生保险实践表现的考核。

第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缺少专门的教学用教材。从当前的应用型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状况看来,专业教师讲课全凭个人意愿,教学内容随意性过强,所谓的学生实验不过是让学生进行上机查询、填写保险公司的保险凭证等粗浅性实践操作,而没有关于实际业务的具体性操作。由此不难看出,这类教学乱象之所以会存在,一大主要原因便在于保险专业欠缺独立且具有权威性的实践课程教材以供学生参考。这样一来,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肯定难以实现,而这也就意味着该专业课程存在意义的丧失。

第三,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缺少教学能力强劲的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便在于为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专业型人才,而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精于理论教学,且还需要学校不断地强化实践教学。但从现实层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型教学教师力量不足始终是制约其保险专业教学质量取得突破的一大瓶颈。众所周知,我国的保险教育起步较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保险专业中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兼优的教师缺乏的问题——虽然许多保险专业教师十分擅长理论教学,但其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却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简单地操作软件等,面对与现实市场有关的问题更是难以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第四,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较差,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从专业自身角度讲,保险专业本就有着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应顺应保险专业的这一特点展开自身的教学工作。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当前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性并不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用于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投入尚且不足,从而导致了实验室硬件配置不足,实践教学基本需要难以获得满足;二是多数本科院校并未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合作,这就致使学校无法充分利用存在于保险业界的保险资源,无法有效开展自身的保险实践教学工作。

第五,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专业而高效的保险教学软件。从当前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来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保险的实践操作部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填写层面,缺少实际的业务流程训练等。具备专业性与高效性的教学软件可以有效解决前述问题,切实改善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然而,从市场状况来看,现存保险专业教学软件的种类极少(低于5 种),且在种类有限之余,这些软件还存在如下内容性问题:一是业务流程设计过简,不能很好地对接保险公司业务;二是险种设置不足,难以满足保险市场对保险产品的实际需求;三是保险单设计过简,无法满足保险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

2 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举措

第一,提升保险专业中实践教学的地位,将其从理论教学中彻底分离出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育人方向应合乎市场的实际用人需求,因此,学校应当转变传统的保险实践教学观念,赋予后者以独立的地位,使其与保险专业的理论教学工作之间达成互补,以促进保险教学实效。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整保险实践教学的授课计划,对授课时间及时数进行科学设置;二是强化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比如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用以对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有益指导;三是确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保险实践教学考试机制,这里有需注意的一点是,实践课程的考试形式不可简单地效仿于理论课程,也即要有所突破,建立更为有效的课程考核形式,如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等。

第二,编写专用于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教材。就实践教学专业教材的构成与内容而言,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保险实践教学用教材既要独立于理论教材,自成一体,又要注意与理论基础相结合,从而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形成呼应之势,最大程度地提升保险专业教学实效;二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保险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也即要侧重于“实践”,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可以与保险行业内人士进行合作,一方面联系保险市场实际设置教材内的相关案例,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以致用”这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目的,要在教材内设置完整的保险业务流程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这样一来,相信学生一定可以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保险实践教学的课程中去,从而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打造更富实践经验的保险专业教师队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建设更合我国保险市场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队伍方面,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以德国为例,该国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将实践经验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师招聘指标,明确要求教师需要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及职业证书等,如柏林科技大学的全部教授都来自于工业企业并具有工程资格。因此,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待新教师要严把招聘关,一改从前的重理论轻实践弊习,而是转为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两手抓,要求应聘者既具备夯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厚的保险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对待已有专任教师要做到持续培养其实践能力,为其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鼓励其深入保险企业一线,进而不断丰富保险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四,建设更有利的保险实践教学环境。前文提到,当前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之所以如此糟糕,主要原因无非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校企合作关系表面化。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对症下药——以前述两点原因作为改革抓手。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大保险专业实验室用专项资金投入,直接引入或者(联系软件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先进的保险实践教学模拟软件,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推进与企业间的合作,深化校企间合作关系,这里可以采用的具体举措有二:一是“走出去”,学校可以联手相关金融机构,与其共同建设保险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并建立规范的合作流程与标准,例如企业要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对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范围等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引进来”,学校不仅可以邀请知名保险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等进入校园,举办以分享保险相关知识与经验为目的的主题讲座,且还可以进一步地聘任这类人士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以此来加强与保险企业间的联系,进而为学生的保险实践学习提供足够的便利。

第五,完善教学内容,随时保持与保险实践课程教学原则的一致性。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以及考核方式等在内的保险课程实践教学文件的基础性原则便是:要能够体现保险的现实针对性和可应用性。那么在这一总体原则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应做到如下两点:一是选用或者自行编写与每门保险类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材;二是建立实践教学工作动态机制,确保所选用或者编写的教材能够因势而变,随时贴合于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

猜你喜欢

应用型理论院校
坚持理论创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神秘的混沌理论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