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0-01-08张学伟
张学伟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1 问题表现
(1)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关注、课下不关注,校内关注、校外不关注,考试关注、日常不关注”。关注是认同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部分高校思政课程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高,主要依赖考勤压力和分数刺激;学生主动讨论思政话题的热情不高,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逐级递减;自主搜集摄取思政知识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重专业而轻修养;个别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存在应付思政考试、最后混个文凭的功利倾向。
(2)少数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意识淡化、集体主义精神衰减。在我国经济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下,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造成一定冲击,有的学生把国家助学金当成“天上掉下的馅饼”,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一些生活奢侈的学生在评选助学金的“特殊时期”突然变得“低调起来”,“竞选平困生”成为可以不劳而获的“增收方式”;一些事业有成的毕业生拖欠助学贷款,因此进入了“征信黑名单”。
(3)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掌握远未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尚未形成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还需从“记住”向“会用”升华;觉得在思政理论上下功夫不如多花些精力钻研专业课“有用”的想法并不鲜见;认为思政学习就靠死记硬背,学做分离、知行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
2 原因分析
(1)“填鸭教学”方式不再契合“00 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00 后”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从小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全媒体环境中,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信息获取终端多到不胜枚举,已经习惯了借助网络渠道根据自身兴趣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如果老师课上的教学内容不足以给学生带来新的触动和启发,或者可以轻易为“百度”“知乎”“爱问”等平台的快餐化知识所取代,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和兴趣度就会显著降低。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课程引力需要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已经反复学习过相关的基础性内容,不会产生对专业课程那种初次接触的新鲜感,也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工作、就业。大学阶段的思政课程如果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层次、深度、广度上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和突破,就容易变成“炒冷饭”“没新意”,被误解为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反复灌输和机械堆砌,容易使学生滋生“索然无味”“无关紧要”“例行公事”的厌学情绪。
(3)学校内外对思政学习氛围的营造不到位。一些高校中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氛围并不浓厚,许多在校生不愿意在课堂或团学活动之外的业余时间里交流思政话题或涉猎思政知识,认为这样会显得“特立独行”或感到“不好意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仍处于从进校园、进课堂向进头脑深化的初级阶段。高校之外,由于传统思政更多地强调学习的严肃性、严谨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政学习必须“正襟危坐”的思维定式,目前思政教育亲民、轻松、生动的有效载体偏少,暂未形成和国学、诗词类似的公众学习热潮,缺少能够吸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的形式和载体。
(4)思政教育中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析和回应不充分。传统的思政教育较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学生所学的政治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比对印证的机会有限。少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滞后,片面放大成就,刻意回避问题,违反了思维逻辑和认知规律,容易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认可度和信任度下降。特别是学生在遇到一些学校内外的负面现象和负能量时,在没有得到及时的解释和引导的情况下,可能干扰自身认知,把思想政治简单看作意识形态灌输和知识要点堆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本色和方法论价值。
3 应对策略
(1)思政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理论的彻底性,立场鲜明地把大是大非问题讲清楚。摆脱单纯的理论说教,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解答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坚持以政治的坚定性为前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透,把学生的疑惑问题研究透,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在政治正确、理论严谨的前提下,创新契合当下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新时代思政教育方式。通过合理的体系和要素设计,注重对大学生群体好奇心、成就感、自主性的有效满足,增强青年群体的参与兴趣、保持学习热情、避免倦怠情绪、培养行为习惯,增加思政育人的引力和粘性,促进学习方式从“被动填鸭”向“主动摄取”转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持续深化。
(3)不断拉近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融入青年学生的人生经历,让他们体会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能实实在在地解释和解决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进而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的自觉性,真正形成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4)探索全方位、立体化的“浸润式”育人模式。结合高校教学现状创新思政育人方法,让学生通过在学习、生活、课余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切身感受到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大、制度的优越,破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理想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和侵蚀,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由衷认同和自觉践行,引导大学生群体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
(5)促进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授课水平和艺术,在授课风格、授课语言、授课形式上大胆探索创新,解决思政课教学刻板单一、亲和力不够的问题,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学生形成正向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逐步拆除学生的“心墙”,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产生思考的兴趣,使教学更接地气,更有实效,为强化政治认同奠定更好的知识基础、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
4 实施路径
(1)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起步。改变传统思政课程以讲授说教为主的教师单向输出模式,加强学生参与度更高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增加课内外实践教学比例,加强思想理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和观照;适当控制班级容量,结合班级的专业属性和学情特点加强个性备课、注重因材施教;更新教学硬件,优化教学教法,通过新媒体手段优化学生听讲体验;保持必要考评压力,夯实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的形成奠定可靠理论基础;坚持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相结合,揭掉以往思政课程刻板、老套、枯燥、无趣的标签,增强课堂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提升课堂教学的原创率和吸引力。
(2)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在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在内的所有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认同、集体观念、国家意识、四个自信等思想要素和不同课程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加入整个课程体系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让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贯穿学生所有课程的全过程;推动思政和专业教师“会诊”式备课,发挥好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考评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不断迭代优化。
(3)不断提升“三全”育人水平。协同制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构建包括资助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劳动育人、实践育人在内的校园综合育人系统,让学生在校内的学习生活的接受全方位的德育洗礼;发挥好奖学金评定、各类先进评选、党员发展等推优评比活动的导向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尊崇和体现;打造由思政课堂教学、专业课程教学、校内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环节和云端思政网络共同构成的“三进”体系,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4)逐步推动思政育人从校园思迈向社会。大学毕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社会才是最大的课堂。打开象牙塔的大门,把国家各级决策的理论依据、战略考量、思路方法更为清晰完整的向大学生群体传递,让他们认识到、体会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持理论体系不但能解释问题,更能够解决问题,让“四个自信”成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砥砺奋进的强大支柱;加强思政教育的不同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通过知识竞赛、科研协作、交叉访学等方式写让学生体验不同环境中的思政育人氛围,连点成面,让强化政治认同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师生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打造面向社会公众的亲民化思想政治平台,引导全面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更加关心国家命运,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万众一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