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2020-01-08屈的鹏

科教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思政

屈的鹏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多元文化杂糅交织,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移动新媒体、自媒体的解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加紧迫。面对着价值虚无、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重视历史,尤其是党史国史的学习,形成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更加重视发掘红色文化的价值。

1 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

1.1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的源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要培养坚定党的领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为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而奉献精神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特征。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优质的历史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的源泉。高校思政教育要利用好红色文化。

1.2 红色文化具备鲜明的政治性、导向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要坚定党的领导,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白的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红色文化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文化,内涵党、国家、人民三位一体的政治遗产,是党的革命精神、奋斗与牺牲精神的重要印证。加强红色文化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要求不谋而合,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列主义、坚定党的领导,具备重要的现实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对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红色文化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观照。在当前高校存在着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理想信念虚无等问题,利用好红色文化,引导高校师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价值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坚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把个人行为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2.1 对红色文化重要性,理念认知不够

思政课教师主要是按照思政课本课堂教学,对思政教育教学课程中运用红色文化认知偏差,理解的不够深不够透。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无法很好的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与优势,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更无法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思政课老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其他专业教师、学校其他行政部门参与思政教育积极性不够,红色文化更是利用不足。校园红色文化教育仍然固守以往模式,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红色教育,党团、学工部门参与较多,其他部门参与较少。部门齐抓共管缺失是导致红色文化教育整合功能不足,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红色文化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面。高校与红色文化管理部门互动力度不够。老红军、“红色”研究成果、红色专家等宝贵红色资源,较少应用到高校大学生红色资源教育中来。

2.2 红色文化重要作用,并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熟悉、不理解、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多方面。其一,高校思政课堂、主题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有效的手段,但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的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少。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利用红色文化效果一般。其三,对红色文化的利用方式单一。红色文化是固化的资源,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时代的教学手段没有很好结合。学生对红色文化遗存更多是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其四,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大学生群体文化程度高,有自己独立的认知,对流行文化感兴趣。高校课堂思政教学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听。校外红色文化参观,让学生集体观摩、写观后感并未能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3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方式

3.1 构建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意识的融入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进课堂是思政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高校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高校教职工本身要提高对红色文化的意义认知,要让红色文化全面融入课堂主阵地。高校思政“两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可以有意识的重点讲授学生身边的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感知。专业课要重视课程思政,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合进专业教育。

其次整合红色文化。一是高校要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系统性水平。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党政、教学科研、宣传、组织团学、图书馆等各个部门要围绕红色文化教育,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立完善的红色文化传播机制,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高校师生传播,形成育人无声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教育师生。二是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整合与开发。尤其是要有意识的整合身边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既有固化的物质遗存,也有精神内容。高校要重视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既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课题研究,也可以与红色文化管理机构、部门合作研究。利用新媒体等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新体形势下红色文化传播与展示新平台、新成果。扎实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础,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三是学习红色文化最重要的是学习红色文化精神。高校要打造一批、宣传一批红色文化学习者、传承者,形成红色文化品牌。奖励、鼓励红色文化的优秀传承者,以身边的榜样示范,形成师生学习红色文化的良性氛围。

3.2 搭建红色文化学习平台

红色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高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工既需要树立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也需要通力配合,发挥引导作用,更需要激发学生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的学习与体验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价值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发挥应有意义。一方面要把红色文化“请进来”,尤其是身边的红色。高校可建立红色讲堂,邀请诸如老红军、红色专家等红色历史经历者、研究者,来校宣讲,言传身教。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去感知身边的红色历史;另一方面,要主动走近红色文化。与红色老区、革命纪念馆等联系建立红色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到红色研习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既了解了红色历史,又能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主动将专业的社会实践环节融入红色文化,将课堂教学搬到红色文化中去。艺术专业可以与红色基地共建,组织学生去红色基地写生。艺术专业还可以通过和老区人民的互动,编排文艺汇演。此外,设计符合青年兴趣、有特色的红色活动,例如组织重走长征路、再访下党乡,让大学生在行走中寻找红色文化遗迹,感受红色历史。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打造中国最大的校外思政课堂,引导青年走进革命老区,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当前的互联网+大赛中,专门设置了“红色之旅”赛道。高校要积极推动组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鼓励广大大学生青年走进革命老区,用脚步去丈量乡村,用实际行动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用创新创业成果帮助红色老区精准脱贫。

学校部门在特定的时间节点诸如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党日活动,着力设计形式新颖的教育实践活动,用必要的仪式,浓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感染和教育。

3.3 打造红色校园文化

构建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意识的融入红色资源因素。一方面有利于厚实校园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以红色资源促进校园人文精神建设,以校院人文精神建设涵养高校思政教育。为大学生创造多种与红色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大学生徜徉在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中。

一是积极构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打造红色网站、红色微信、红色微博等一系列富有号召力、影响力的红色校园媒体平台。高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硬件设施平台加强红色文化宣传。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让大学生经常感受红色文化熏陶。校园传媒应开辟红色文化内容专栏。校园媒体开播身边的红色文化传承好人好事,报道学生身边的红色精神学习榜样,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共鸣。二是建设一支红色文化的管理者队伍,培养一批既懂红色文化又懂传播的教育者,带动更多优秀师生加入到红色文化的传播中来。例如建立红色文化党员示范岗、校园红色社团等。三是高校团学部门,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部门,要设计好学习红色文化的内容体系。“红色”元素融入校园第二课堂。举办好红色历史竞赛、红歌大合唱、红色话剧、演讲等形式多样、新颖,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校园活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四是校园红色文化标识建设。构建红色长廊、红色广场、红色展览等。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