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实现路径
2020-01-08王震宇刘兆芳
王震宇 刘兆芳 杜 明*
([1]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2]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大连 116034)
跨学科培养其思想源于20 世纪中后期,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很多科学问题与技术应用越来越依托于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高度综合,因此迅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1]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门类,学科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学科界限逐渐模糊,甚至扩展到如工业设计一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乃至人文科学之间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的新兴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科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研究生阶段年录取人数从2000 年的10.3 万迅速增长至2019 年的65 万,数量爆炸性增长的同时,亟需针对跨学科融合这一趋势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个性化、跨学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食品科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在融合了生物、化工、物理等基础学科理论科研的基础上,更与材料学、机电与机械自动化、营养学与医学等众多学科存在交叉应用及学科扩展。因此,具有创新意识的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对于食品科学的发展极为重要。食品学科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通过创新性教育模式,首先使学生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同时兼具两门或两门以上成体系的学科理论知识,实现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移植与创新,推动认知结构的重组与创新,最终成为基础理论与多学科专长兼备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1 食品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现状
1.1 跨学科培养的相关政策逐渐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科划分与人才培养方式基本承袭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注重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底色,学生在个人发展方向多元化、多学科交叉以及创新性方面还有较大欠缺。[3]继续针对学生特质完善跨学科培养的相关政策,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很多双一流高校都对化学、生命、食品、农学等领域跨学科交叉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中国农业大学依托“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国外顶尖高校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的方式,构建多学科交叉综合创新的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江南大学通过跨学科合作培养模式,打破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划分,探索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强调学科与专业、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然而具备跨学科培养能力的高校目前仍占少数,普遍缺乏支撑跨学科培养专业人才的支持政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及配套的师资团队,跨学科培养容易阵风式发展,难以持续发力。
1.2 学科整合能力有待加强
跨学科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支撑是高校对自有优势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需要对多学科领域中交叉内容精准把握,相较于单一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言,这种精准把握亟需具有跨学科培养能力的优秀师资团队。如若某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接收的化学专业或材料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而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仍旧按照传统的食品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按部就班,缺少了针对其特殊学科背景的学科整合能力训练,往往造成导师和学生双方的痛苦,使所谓跨学科培养的过程事倍功半。因此在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自有优势学科的交叉整合,乃至导师团队的学科背景与因材施教能力在现阶段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亟待加强。
1.3 支持跨学科培养的组织机构逐步建立
跨学科人才培养除了高校相关政策以及导师团队的学科整合能力之外,还需要支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如果研究生仍旧以原有专业的学院为归属进行研究生培养,难免造成跨学科导师团队整合受限、跨学科研究团队稳定性差、原有专业培养方案与跨学科培养体系难以兼容等问题。[4]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设立促进跨学科培养的长效组织机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的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以哈工大优势学科为基础,致力于发展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基础交叉学科,为跨学科研究与新兴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此外笔者所在学校大连工业大学依托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合本校食品、生物、轻化、材料以及机械等传统优势学科,为食品学科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提供了稳定的组织基础。
2 食品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路径
2.1 针对性、灵活性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目前承袭自苏联模式的中国高等教育仍普遍通行高度专业化培养方案,尤其体现在食品科学专业所在的工科学科体系,极易造成学生专业知识领域狭窄、看问题片面,无法适应未来进入社会后所面临的综合性、复杂性技术问题。[5]因此,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必须针对性、灵活性地设置培养方案,实现因材施教。在课程体系上,保证学生食品学科专业必修课完成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色及科研问题导向性,可以针对性的选修、辅修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同时通过开设方法论性质的通选课、相关学科融合前沿研究的概论课,使学生迅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在课程教学方面,大力推广小班授课,压缩教师大水漫灌式的授课学时,针对学生的知识领域特点和学科研究特点有抓有放,实现重点教师精讲与拓展学生自学相结合,真正实现根据学生特点的跨学科目标。最后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开放不同学院、专业间课程选修的学分互认,促进学生形成跨学科事业与开放性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
2.2 建立健全跨学科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平台
与高度专业化培养相对应的是国内普遍采取的根据学科划分设置的院系教学系统,研究资源、导师团队以及研究生普遍被固定在所属学院,不利于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也不利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6]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学科特点及其实际交叉融合现状,实现校内大型专业设备、研究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建立健全跨学科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平台。笔者所在的大连工业大学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依托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初步构建了跨学科研究平台,中心研究导师与研究生分别来自于食品、生物、机械、轻化、材料等多学院,根据自身研究背景及领域交叉情况组建多个跨学科研究小组,打破学科限制,为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提供了优质、宽广的研究平台。此外,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紧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综合性、复杂性实际问题,整合校内、校外(企业及其他院校)的科研资源与研究力量,组建新型跨学科研究机构与平台,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具体研究项目的开展推动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该类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更多的源于导师间根据自身需求和个人关系间的联系,高校层面牵头比较少见,可以在该方向加以实践,促进实际需求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良性互动。最后,可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强不同科研主体间的联合培养机制。该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业内领先的产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方面通过研究生外派实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跨学科联合研究,促进研究生在跨学科领域、跨文化背景以及实际生产一线拓展知识体系框架;另一方面通过聘请高水平、跨学科背景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进校担任合作导师的规范性联合培养,可以使研究生获得跨部门、跨学科的学科交流机会,实现其跨学科培养的目的。
2.3 促进跨学科报考的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
研究生的培养始于招生,要实现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促进学科交叉,招收优质跨学科研究生生源是重要机制。目前食品学科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普遍存在考研专业课的限制现象,例如机械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考取食品学科研究生时,往往要花费较大精力复习诸如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微生物等专业课程,而高校在录取过程中也往往对这类跨专业考研学生心存疑虑。因此,应该通过研究生招生过程的改革与创新,保障并促进跨学科考生在招考过程中充分展现跨学科优势,形成鼓励跨学科报考的制度保障,促使高校和学生双方放下疑虑。此外还应该在招考过程中探索按照学科大类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的方式,重点突出招考试题的综合性与交叉性,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综合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储备,降低纯专业性考题比重。鼓励考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避免死记硬背式考研试题,对于异于标准答案但是能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创新性解答的考生,应建立阅卷团队一致同意基础上的分数鼓励政策。最后,在复试与面试环节重点突出考查考生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使具有跨学科思维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并且可以研究探讨在录取环节,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具有相同水平与条件时优先录取跨学科研究生。
2.4 建立规范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导师队伍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单一导师制为主导,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研究课题往往局限于导师现有研究项目及研究方向。这样的培养体制下,如果导师对跨学科研究缺乏内生动力,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方向就会严重局限于导师传统研究领域;而如果导师对跨学科领域研究非常热心,但是其自身并不具备该领域的相关科研指导能力,则会造成研究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因此,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实现需要改变现有的单一导师制度,建立规范的复合导师制,探索不同学术背景的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通过将导师组中不同学科背景导师的学术专长与复杂科研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相结合,促进研究生在跨学科研究领域全方位成长。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研究团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导师毕业于化学、生物、材料、机械等非食品科学专业,中心的每一个研究方向都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在积极探索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本校食品学科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能力的提升。
2.5 加大力度开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跨学科论坛
绝大多数高校及科研院所都会通过学术报告、科技讲座对本专业领域研究生灌输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也往往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们参与一定数量的学术论坛活动。[7]但是实际操作中,某一场学术报告往往内容围绕专业内某一问题深入阐述,较少进行跨学科展开,而听众则均来自于同一课题组的老师与学生,丧失了跨学科学术交流的更多可能。此外还有很多高校举办研究生学科论坛,旨在促进研究生之间知识的碰撞,实现学科交叉推动科研进展。然而纵观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交流往往局限在本学院内不同研究方向之间,而真正跨学院、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少之又少;同时交流更多在学生层面,导师参与的极少,往往学生交流产生的思维火花随即就被导师浇灭。因此应该突破专业性学术问题的局限,有规划的组织各层级、各类型的跨学科学术论坛。通过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的学术论坛,不仅要实现学生之间,更要实现导师之间的交流与争鸣,促进形成跨学科学习与科研交流的浓郁氛围,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现今的科学研究已经进入到大科学时代,一个人在实验室研究出惊人科学进展已经愈发不可能,需要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进行交叉协作,实现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同时,现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往往呈现多样化和复杂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整合与协同合作。因此高校应该通过科学调整培养方案、组建跨学科培养平台、加大跨学科招生力度、建设跨学科培养导师队伍以及开展跨学科论坛等措施,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增添科技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