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飞泽从心-络-肾论治迟脉证经验

2020-01-08李飞泽康法宝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络脉石菖蒲阳虚

陈 琳 李飞泽 李 洁 康法宝

李飞泽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带头人。从事中医内科与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特别是对心系疾病有独到的诊疗特色,擅于撷古融今、衷中参西、博采众长,创立了很多效方验方。

往来迟缓者是为迟脉,《脉理求真》谓:“凡代涩结伏,皆属迟类。”迟脉证归属现代医学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李老师从络-心-肾论治迟脉证,以心肾及心络为一体两面立方并进行了阐述,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着眼络脉 重在心肾

《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皆因络脉形细小、数量多、走势迂曲,受邪病久,易血行迟缓或血运受阻而成瘀。因此《灵枢·经脉》中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论断。由此亦可看出络脉致病因以通为用,而心主血脉,心络受邪,必有血脉瘀滞之故。

《难经·九难》中有“迟者,藏也”及“迟则为寒”的记载,《伤寒论》亦有“迟为在藏”的描述,至《脉诀汇辨》对迟脉有更详尽的说明:“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以阳气伏潜,不能健行,故至数迟耳。”均提示迟脉证病位在脏,盖因阳气虚弱之故。脉由心所主,而心乃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起鼓舞血脉之职;肾中元阳,是为先天之火,是五脏阳气之根本,能助力推动、温煦心阳。若迟脉证成,必由心肾阳虚而成阴证、虚寒之证。

李老师认为络脉是心肾相济的桥梁。络脉通,则心肾之阳气互通互济;络脉滞,则通道受阻,虚邪则生。因此,李老师以心-络-肾相关性的视角为出发点,认为迟脉证的病机应从“迟由二因,心虚失养,心被邪干”[1]立论:其中“心虚”应包含心阳之虚和肾中元阳之虚,“邪干”则以瘀血阻滞心络为主。本病的发生与络脉、心、肾密切相关,其病位在心,以心络瘀滞为标,心肾阳虚为本。本病多以心悸、胸闷、舌质淡或紫暗、脉缓而沉细为主症,伴或不伴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为特征。治疗上当以温通心络、温补肾阳、温窦振心为原则,在温补心肾之阳的同时,辅以活血通络祛瘀,以奏提振心率的功效。

2 通络温窦 迟脉证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据临床实践把迟脉证主要分为阳气亏虚、气阴两虚和心气不足三型[2]:病始多为轻证,常见气虚型,治疗多以益气养心为主,常用李老师自拟之益气通络汤治疗。病程进展,多伤及气阴而呈现气阴两伤之证,此期李老师多用炙甘草汤用以益气养阴复脉。病程日深,久可伤阳,则可出现阳气虚衰之证,心肾之阳皆弱,此时当以温补心肾之阳为要。同时,本病又易兼夹痰浊和/或瘀血证候,治疗当兼顾化痰、祛瘀之法。而临床上更多见的是虚实夹杂之证,即阳虚血瘀型的迟脉证。有学者就迟脉证的病因做过专门的研究,不外气虚、阳虚、血瘀和痰浊[3]。

通络温窦汤是李老师所创,主要用于治疗阳虚血瘀型迟脉证,全方由桂枝、鹿角胶、仙灵脾、地鳖虫、全蝎、地龙共六味药物组成。方中重用辛甘性温之桂枝,能温通助阳化阴寒,为君药;鹿角胶壮元阳、除虚寒,又因其胶质润下而有行瘀积、和经脉的功效,并助桂枝以通阳;仙灵脾归肾经以助命门火而益阳气,共为臣药;君臣相伍,为“三温”之药,上助心阳以温窦,下补肾阳以复元,心、肾并补,以壮元阳而温心阳。地鳖虫咸寒入血,善通经络而化瘀血;地龙专入经络而通其中血瘀;全蝎味辛而善走窜以通络;为“三通”之药,是为佐使之药。诸药合用,共奏通心络、温心窦、振奋心肾之阳的功效。综观全方,以“三温”药与“三通”药相伍,以温治虚,以通治实,温通并举,虚实共治,且“三通”之药均为辛以通络、擅走经络的虫类药,通络活血的功效更强。

“三温”药均为补火助阳之品,且用量远甚于“三通”药,盖因通络温窦汤是以温补为主。然《内经》有云:“阳胜则热。”大剂量的辛甘热药亦有因温热太过而致阳亢无度之弊,故辅以“三通”性寒之品,以制约补阳过亢之虞,且暗合阴阳生化之理。

若阳虚更甚者,可酌加制附子、吴茱萸、肉桂、薤白、干姜之品以增温补心肾之力;瘀血征明显者,可加丹参、红景天、三七、桃仁等加强活血通络之功;兼痰浊湿邪,可加苍术、瓜蒌皮、石菖蒲、蔻仁、制半夏等健脾除湿化痰之品;若病久伤及气阴,或阳损及阴,可于方中加黄芪、党参、白术、珠子参等补气之药,兼见阴虚之象者,作为本病的兼或证,因非本质所在,故多选择药性薄润平和之品,诸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之类[4]。若心电图提示存在早搏,可在通络温窦汤的基础上,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择甘松、茶树根、苦参等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5-6]。

3 验案举隅

患者,男,76 岁,2016 年1 月12 日初诊,主诉:胸闷乏力半个月余。现病史:患者半个月余前因劳累出现时有胸闷、心悸不适,伴气短乏力,走楼梯时更明显。动态心电图提示平均心率54 次/分,>2.0s 的停搏1313 个,最长停博时间3.6s,室性早搏216 个,有21 阵室性二联律,房颤1429min,有交界性逸博,伴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现症:精神软,平素怕冷喜暖,时腰酸,纳寐一般,二便尚调;血压116/60mmHg(1mmHg=0.133kPa),呼吸稍促,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心界不大,心率57 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腹软,腹水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暗,舌体胖大,边见细齿痕,苔白厚腻,舌下脉络色黯曲张,脉结弱。有冠心病、房颤史20 多年,有2 型糖尿病史10 余年。中医诊断:迟脉证,证属阳气虚衰、痰瘀阻络。治以温通心阳、化湿,处以通络温窦汤加味:桂枝15g,鹿角胶9g,仙灵脾、地龙各10g,全蝎3g,地鳖虫、薤白各10g,石菖蒲15g,红景天、苍术、甘松各10g。14 剂,水煎,1 天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2016 年1 月19 日二诊:胸闷、心悸较前有所好转,感乏力气短,精神稍软,血压120/62mmHg,心率56 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余无殊。舌暗,舌体偏胖,苔薄白,舌中根部稍厚腻,舌下脉络色黯曲张,脉结细。证属阳虚络瘀、兼夹痰湿之迟脉证,继续予前方7 剂,煎服同法。2016 年1 月26 日三诊:胸闷心悸气短明显改善,稍感乏力不适,精神一般,心率60 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肺腹无殊,双下肢不肿;舌稍暗,苔薄白,舌边散在瘀点,舌下脉络色黯,脉迟细。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平均心率58 次/分,>2.0s 的停搏132个,最长停搏2.7s,室性早搏6 个,房颤1290min。中医诊断:迟脉证/心肾阳虚夹瘀,治以温补心肾、活血通络,前方去石菖蒲、苍术、甘松,7 剂,继续治疗。2016 年2 月2 日四诊:自觉无明显胸闷,偶心悸,一般活动下无明显乏力不适,腰酸缓解;血压130/66mmHg,心率66 次/分,律不齐;舌淡胖色稍暗,舌边散在瘀点,舌下脉络色黯,脉迟细。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平均心率65 次/分,>2.0s 的停搏0 次,共有房颤985min。辨证同前,继续予前方7 剂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高龄患者,阳气渐弱,本有宿疾,多夹痰瘀,又劳而耗气,心失濡养而发为迟脉证。怕冷喜暖为阳虚之证;舌暗,舌体胖大,边见细齿痕,苔白厚腻,舌下脉络色黯曲张,脉结弱,皆为心肾阳虚、心络瘀滞夹痰湿之象。故李老师处以通络温窦汤治疗,并加薤白、红景天以增强温通之功,石菖蒲、苍术以除湿化痰,甘松抗心律失常。二诊患者症状较前改善,原方案治疗有效,辨证患者阳虚为本的基础上,兼夹痰湿之征,故继续上方治疗。至三诊时,患者自觉症状有明显好转,且复查动态心电图亦明显好转,室早基本消失,舌象提示无痰浊征表现,化燥除湿之品多易耗伤气阴,谨遵“毒药攻邪,中病即止”之古训,去石菖蒲、苍术;且患者室早消失,故方中同时去甘松。四诊复查动态心电图长停搏消失,治疗有效,继续予前方以巩固疗效。

4 小 结

李老师擅长运用现代诊疗手段来验证中医治疗的有效性。在临床应用通络温窦汤治疗迟脉证疗效显著的基础上,李老师通过对动物造模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验证了该方的有效性,以及迟脉证从心-肾-络论治的可行性[7]。并且在进一步的临证中,李老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发现通络温窦汤对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亦有确切的疗效,进一步拓展了该方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范畴[8]。同时李老师特别指出,迟脉证临床上虽多从温补诊治,但亦有报道从清热化痰的角度论治的案例,先贤张景岳亦有“见迟不可以概言寒”的灼见[9]。因此中医临证的关键还在于辨明病机、把握本质,方能遣方用药效如神。

猜你喜欢

络脉石菖蒲阳虚
石菖蒲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基于“毒生病络”探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