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佐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01-08李风周鹏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亚群外周血抗生素

李风 周鹏

随着小儿感染性疾病患病率的不断提高,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也引发了一些不良的后续反应[1]。除了可能造成患儿对抗生素耐药外,也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ADD是由于抗生素不当应用抑制了正常肠道菌群,导致肠道内菌群紊乱,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状态被打破,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从而造成患儿发生腹泻[2-3]。ADD是常见的药物性腹泻,其发生原因与抗生素长期使用,联合应用以及不合理配伍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联系[4]。ADD患儿的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的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减少,而有害细菌又不断增生,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5]。临床多采用微生态制剂以及补液止泻等常规治疗,但效果一般。中医手法推拿是常用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尤其小儿推拿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6]。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接收的96例小儿ADD患儿,对部分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推拿治疗,以探讨中医推拿佐治小儿ADD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接收的96例AD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4.7±1.6)年,腹泻程度:轻度38例,中度31例,重度27例;抗生素应用时间5~21 d,平均应用时间(12.6±2.8)d。根据患儿入院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儿。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4.5±1.5)年,腹泻程度: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13例;抗生素应用时间5~20 d,平均应用时间(12.5±2.7)d。实验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4.8±1.8)年,腹泻程度:轻度18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抗生素应用时间6~21 d,平均应用时间(12.8±2.9)d。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病例入选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患儿家属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原发性肠道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腹泻;排除合并有免疫功能缺陷以及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炎、止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措施。

实验组患儿则在其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推拿进行佐治,包括运板门100次、推大肠100次、补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逆时针摩腹3 min、揉中脘100次、揉龟尾100次以及推上七节骨100次。2次/d分别在早晚进行推拿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儿均以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并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对比患儿CD3+、CD4+、CD8+等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中疗效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其中患儿经治疗1周后,腹泻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为显效;患儿经治疗2周后,腹泻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为好转;未达上述标准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CD4+/CD8+各项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有一定的提升,且实验组患儿的各项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对照组 48 治疗前 47.83±3.29 33.78±2.32 27.50±3.34 1.12±0.23治疗后 60.24±3.91 37.21±2.84 26.13±3.95 1.31±0.29 t值 7.412 5.650 1.145 5.142 P值 <0.05 <0.05 >0.05 <0.05实验组 48 治疗前 47.80±3.26 33.70±3.35 27.56±3.38 1.14±0.24治疗后 68.35±4.31# 41.58±3.20# 25.95±3.74 1.55±0.35#t值 12.541 13.035 14.530 15.611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幼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是呼吸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高发群体,而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疗幼儿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方法和重要方法,临床应用广泛[7-8]。而抗生素在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不仅会杀伤病原菌,也会对肠道内的有益菌群造成一定的杀伤作用,使得有益菌减少,菌群失衡,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药物性腹泻[9]。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应用的不断增多,ADD在临床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10]。数据统计显示[11],ADD的发病率在10%~25%。目前对于ADD在止泻补液的同时,多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微生物复方制剂进行治疗,补充有益菌,改善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形成新的微生态平衡系统[12]。但是常规西医治疗对于重症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手术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历史由来已久。手法推拿主要就是通过医者的双手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推、按、揉、捏等操作,能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效果。ADD在祖国医学理论中症属“泄泻”的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小儿脾胃功能虚弱,长期应用抗生素等苦寒泻火的药品,容易加重寒温不调,脾胃受损,湿气阻滞,运纳升降失调,导致合污下降,出现泄泻[13]。故而其治疗应健脾养气止泻。补脾经、摩腹能健和脾胃,理气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则有助于补气养血,温阳止泻,推大肠、推三关有助于助气活血,导滞除湿。通过以上推拿手法能健脾和胃,有效调节脾胃功能,养血补气,导滞散寒,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14]。另外有研究[15]发现手法推拿还有培元气,调阴阳,和脏腑,扶正祛邪的功效,能激活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和免疫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本次研究将其应用于ADD患儿的辅助治疗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0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不仅显著升高,且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董李红等[16]的研究一致,采用中医推拿进行佐治小儿ADD,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不过中医推拿在提升ADD患儿的免疫功能方面的机制尚未明确,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推拿进行佐治小儿ADD,能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亚群外周血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