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行为转变

2020-01-07冯春光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共赢信息技术环境教师

冯春光

摘要: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全面推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冲击、挑战与变革,时下的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位一体且相互作用的活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只有不断转变观念,调整课堂行为方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彰显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促进师生良好发展。让信息技术更好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于教学,进而实现正真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教师;课堂行为;学生;共赢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可以说,信息技术正在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极大的舞台。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自觉转换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多媒体、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教师要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施者、促进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角色的顺利转换,才能真正利于学生的发展,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习小组中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浏览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兴趣地学习、交流,教学课件中的资料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感悟了重点,为下面的自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积极合作”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便捷的方式还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好的、优质的媒体课件不仅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很好地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诱使着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观察、自主思考。

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圆的均匀切割后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表象的建立让一些学生有点困难,有经验的教师会将其做成课件,课堂中,让学生观察PPT演示,使学生一眼就能看到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圆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样自然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和愿望。

在一节训练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课上,教师将场景声制成录音,放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去表达。放录音,“宝贝晚安”了,邻居家的音乐声骤起,接着是“上楼”的脚步声,夫妻的吵架声等,听后让学生去表达,有的学生说:“夜晚时,我们尽量将家里的音乐声调到最小,不要影响邻居。”“我们上下楼要将脚步放轻,尤其是晚间。”“心脏有问题的人最怕噪音,我们要讲社会公德。”孩子们说得热烈而动情。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效融合,很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也改善了我们学生主动探究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时,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上网搜集、整理已有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源泉。由于信息化资料具有超文本结构,可以启发学生去大胆联想,去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例如:我校开发了成功教育校本课程,有个主题探究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孩子们通过上网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坚持梦想、勇于拼搏的事例和资料,找到了他们成功的原因,明白了:水滴石穿可贵的不是力量,而是坚持。校本课程水土保持教育的探究主题:“家乡的水污染”。孩子们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查阅海量的资料,找到了我市水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方案,并将自己制定的治理水污染方案,通过学校提交到相关的部门。

信息技术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合作提供了平台。学生的学习虽然不再需要家长和老师包办代替,但仍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日常的参与显然十分有限,但网络却让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合作成为现实。如班级的微信群、钉钉群等,有效实现了学生、家长、老师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超越时空限制。

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要注意:

1.万不可喧宾得主,例如课件的制作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画面的华丽,而缺乏思想寓意,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切记不能滥用课件教学,盲目使用,脱离学生实际,宁缺毋滥。任何的信息环境都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获取知识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2.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画面如若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会极大影响教学效果的。有的选用的动画和声音与教学内容太过牵强,非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了,得不偿失。

3.要引导学生正确“学”与“用”。因为信息环境并非一块净土,网上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教师要本着“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时,主动避开不良画面,不能上网成瘾,唯有如此,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应有的优势和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没有这种“文化背景”,将来就无法理解社会,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现代教育服务,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發现、创造,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共赢信息技术环境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共赢发展研究
秋天在哪里
浅析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美育教师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