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装备寿命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0-01-07王晶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消防装备现状

王晶

摘  要:装备建设与管理,关系着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战斗的成败,目前消防装备在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如管理环节分离,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重采购、轻管理等方面问题。本文针对消防工作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管理应实行从采购→验收→配备→使用↔保养→报废寿命管理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消防装备;现状;寿命管理

前言:

消防装备对于灭火战斗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火灾防控及抢险救援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重视,消防装备配备投入的经费也逐年增多,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人性化已成为整个消防装备发展的趋势。而在消防装备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将寿命管理这一理念应用到消防装备管理中,可以使消防装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消防装备管理走上一条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寿命管理的基本概念

寿命管理指的是对装备从论证到退役处理整个过程进行总体运筹、科学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节约费用,提高装备的综合效费比。

二、消防救援队伍装备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消防救援队伍的执勤器材装备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部分消防车严重“超龄”,性能差;一些个人防护装备,如隔热服、避火服、防化服等,缺口较大,加上备用不足,平时保养不善,损坏严重。此外,在器材装备使用管理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1.重采购轻管理,装备器材效能发挥不明显。

因消防装备采购各个环节岗位职责不同,装备采购与管理存在脱节现象,采购部门只负责采购,采购之后交付基层使用后再不闻不问,部分基层单位也没有发挥好装备技师的作用,装备后期管理跟不上,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平时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大量经费采购的装备器材没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效能,出现了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

2.重使用轻维护,导致装备耗损过快,不能发挥其是佳效能。

许多单位和个人对装备的训练、实战应用研究较多,而往往忽视对其维护保养方面的考虑与学习。管装人员对装备器材的原理和技术参数不学习,对装备维护保养要领不掌握,对装备是否如期更换配件、及时补充润滑油、及时擦拭维护等不清楚,应上级要求做了维护保养之后也未进行登记留底,导致装备的使用效能和寿命大大降低,有些装备出现故障后自己没有丝毫解决故障的能力,很小的问题都须请维修工进行处理,白花冤枉钱。

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关学习研究不够。

基层消防装备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又得不到专业系统培训,加之学习不够,对装备管理凭经验,粗放且停留在表面很容易造成管理中的混乱和不到位,甚至是“无意”的人为损坏。

4.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系统化,效益低下。

基层队站器材管理往往靠人记,虽建立了器材装备管理系统,但该系统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多数队站装备管理系统录入的基础数据与固定资产账、实物等都不相匹配,装备划拨、调动等程序不规范,管理效益低下。

三、消防装备实行寿命管理的几点对策

1.建立相关法制。

为确保消防装备寿命管理的顺利进行,应该建立起完善、层次分明和相互配套的规章制度,使寿命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完善督导检查机制,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确保消防装备寿命管理依法实施。

2.完善寿命管理体制。

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指挥管理体系,包括高级决策层、中间决策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其次,应完善决策机制。消防装备寿命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因此必须保证决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应对所在地区的装备建设情况作出全局性的分析,依据当地灾害事故类型和道路交通等情况配备合适的车辆器材装备,避免出现“不够用”或“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3.完善寿命管理运作机制及流程。

一是器材装备应突出“地方特色”,真正能在本地发挥威力的装备一定要配全、配足。在化工企业较多地区,人员较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可能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以及恐怖破坏事件的城市内重点区域,应重点配备举高消防车、大吨位率泡沫输转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及提供各种物质补给的后援消防车和特种器材装备,在人员防护、侦检、通讯、警戒、救生、堵漏、输转、洗消等特勤器材装备上,确保功能完备,处置手段有效,其中对个人防护的空气呼吸器、防化服必须高质量配备,隔热服、避火服要配齐,承担化学侦检和特殊危险作业的防护装备必须齐全,功能可靠,作战中易损、易耗的器材和部件,在灭火救援现场应有备份,仓库要有库存,使灭火救援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在管理中,应加强器材装备从采购到报废期间的各环节管理,明确各环节负责机构(人)。从采购工作开始,由采購单位负责依据装备采购计划采购,组织人员对所采购的装备进行验收,验收后配发各基层单位。

4.建立寿命管理科学流程。

实行系统工程管理,在消防装备规划、计划和采购论证过程中明确规定统筹全系统、寿命的各个问题。如整体采购计划、完成周期、分配部署到全部退役的时间、需要采购的种类数量、预计的寿命费及在各阶段的分布。

5.发挥各战斗因素相结合的最大效能,实现人与装备和谐发展。

装备管理的核心在于人,装备从采购到报废的整个过程,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使用与保养的环节中,这就要求各级消防战斗单元进一步优化战斗编程,消防员进一步发挥现有手中武器的最大效能,从而实现人与装备的和谐发展。

6.加强各级执勤人员的训练和学习,发挥装备最大效能。

为充分发挥装备效能,除加强装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外,还可通过对配备的装备器材进行综合训练,加强对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器材装备技术性能的掌握,实现人员和装备有机结合,真正发挥装备的整体效能,体现“练为战”的训练指导思想,提高实际综合技术应用能力,适用火场的需要。为此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加强对装备器材的应用训练,以提高队伍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管理规定],公消[2011]45号。

[2]杨政,范桦,金义重.对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装备管理及建设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12)。

猜你喜欢

消防装备现状
浅析中小城镇消防装备的不足
消防装备管理与消防战力提高
试析如何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有效提高消防装备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