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管理

2020-01-07白丹丹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消防隐患高层建筑

白丹丹

摘 要:隨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加,科学不断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发展的更加繁荣,进而提升了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加强对建筑行业消防隐患的分析,加强防火监督和管理越来越重要。保证好建筑的监督工作有序进行,才能保证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不断加快和推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计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年来,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不断凸显,火灾事故也在频繁发生,给社会群体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社会稳定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消防部门火灾隐患排查和防火监管工作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存在哪些消防隐患,然后提出了防火监督管理措施,将消防隐患减小到最低,减少和规避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管理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我国建筑逐渐向高大化和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功能转变,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高层建筑的兴起不但起到了节约土地的作用,也起到了满足人口住房需求和降低压力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认定标准。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住户多、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导致其消防安全存在更多的隐患,消防设施不完善、监督工作形式化等都是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不科学、人多而分散,消防隐患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由于烟囱效应发展迅猛,且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因此,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管理建设非常重要和紧急。

一、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

1.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要求不达标

部分高层建筑会考虑经济成本,降低建筑消防设计标准。如建筑类型或建筑高度已不满足自然通风要求,还不设置规定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起不到实质效果,给人群疏散造成困扰,加大人群窒息率。或者室内疏散通道距疏散门和安全门距离较远,在消防救援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人员自我逃生时间会被延误。消防设计是消防火灾隐患和防火监督工作的核心,其对于消防工作起到了直接影响的作用。但是,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时存在一些问题。在设计施工图纸方面,相关监督部分未能做好消防设计的审查和抽查工作,一些设计者存在不遵守建筑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一己私利做出劣质的设计图。消防水系统在消防设计中最为重要,设计如果不符合规范要求,比如,改变消防前室的使用性质,使用一些耐火等级较低的防火卷帘门等,同时会导致消防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质量问题,难以起到灭火救援的作用。火灾警报器也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很多没有设置火灾警报系统的高层建筑,难以保障火灾发生时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消防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此外,部分消防灭火设备不能做到定期隐患排查,火灾报警装置、灭火系统不能保证火灾灵敏感应。有的高层住宅楼灭火器消火栓或卷管居然消失不见,一旦发生火灾,居民均来不及自救和逃生,不能给消防救援争取较多的救援时间,消防救援工作困难会大大增加。

2.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内部不仅有木材、塑料、布料等可燃性装修原料,还有大量水道、电气电路、排烟烟道等管线纵横交错,虽然管线会采取规定的防火措施,但一旦火势发展迅猛,很难保证这些保护措施在较短时间内不被火势穿透。高层建筑本身存在较多电梯井、管道井等竖井,火势一旦发生轰然,会引发巨大的烟囱效应,加上外界风力、人为等因素会增加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火势蔓延力极强,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人员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建筑本身是由很多建筑材料施工组成的,很多建筑材料的耐火性不足,一旦遇到火苗会轻易着火,也会让火势蔓延。一些消防设施比如,自动报警器、消火栓等常年失修,火灾发生时才发现无法使用,给灭火增加了难度。另外,发生火灾楼层距离地面较高时,云梯、喷水设备等救援设施不能将消防员送达消防窗口或者喷水射程不足以灭火。

3.高层建筑人员疏散难度增加

在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电梯会立刻停止运行,保证电梯里人员安全,因此,人们只能通过楼梯一路往下逃跑。高层建筑内往往人员密度大,集聚性高,楼梯疏散宽度通常不能满足人群通过要求,极易发生推挤、踩踏等现象,出现人员伤亡事故。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氧气含量较多,火灾发生时,电梯井、中庭等会形成烟筒效应,这些设施结构会增强火势,加上烟气传播快,建筑楼层越高气流和风速也越大,火势难以控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火灾产生的滚滚浓烟,降低了人的视线,影响了正确判断逃生的方向,也难以确认好自己所在的位置,给人们造成了恐慌、害怕的心理情绪,对消防逃生掌握的知识较少,在环境较为狭小的安全逃生通道内,需要疏通居民人数较多,很容易就发生踩踏事件,这样既无法及时逃离火灾,还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当前高层建筑的高度远远超过高喷和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工作高度,现有消防设备无法到达更高的高度就会增加火灾救援的时间,会给人民群众安全带来更大的危险。高层建筑中上部发生火灾时由于距离地面高度较大,逃生人员通过楼梯往下逃跑耗费的时间较长,延误逃生时间。此外,多数高层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出于采光和通风需要,消防门反而一直保持敞开状态,不符合消防常闭要求,但这种不当操作会导致建筑防烟功能失效,烟气一旦进去疏散楼梯,会加大逃生难度。

二、防火监督管理对策

1.优化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消防设计是提高防火监督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建筑装修材料、电气线路应尽量采用难燃、不燃原料或复合型材料进行装饰和保护,降低火势蔓延风险。综合建筑自身多方因素,设计科学的防排烟系统联动装置,提高烟气灵敏度,及时进行防烟和排烟,避免和减少浓烟流入疏散楼梯或避难通道,减少避难人员窒息的风险。同时,设置合理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初期执行自动灭火任务,减小火势蔓延,等待消防人员灭火救援。高层建筑内若结构复杂,疏散难度较大,可以考虑建立避难层或避难间,容纳1人最少0.2平米,离地面一般不超过50米,方便逃生人员临时避难,等待消防救援。

首先,要加强消防监督力度,严格审查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图,对各种审查的指标和数据都要存档和录入计算机系统,方便以后查阅。消防设计要科学,符合国家的要求,要定期检查和维修消防设备器材且保证可以正常使用,提高被困群众的救援机会,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其次,建立高层建筑巡视小组,定期对居民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帮助群众解决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并对消防隐患进行动态的排查和整改,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应对突发火灾的准备。最后,要确保消防安全通道可以正常使用,禁止居民将物品摆放在安全通道口处,禁止将大量垃圾仍到消防通道,影响消防通道的畅通性。可以在小区公告栏处张贴相关消防告示,并未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增强居民消防意识。

2.强化消防监督日常管理行为

高层建筑除要求有科学的消防设计外,还要强化消防日常监督管理行为,明确岗位责任义务,提高日常监管水平。消防单位应做好引导和宣传作用,配合物业管理单位定期做好防排烟系统、供水源、供水管道、喷水系统等消防系统的隐患排查和维修工作,确保这些设备性能始终保持完好状态。消防设备维修和保养不到位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消防管理责任人的思想意识和管理监督工作未做到位,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力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指出要在高层建筑中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报警系统、防烟和排烟系统,以有效预防火灾发生,第一时间知道火灾起火点和及时采取灭火举措。首先,需要建立层级管理责任体系,从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的明确消防责任岗位和相关责任人,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将制度细致化和具体化,深入到消防监督的各个方面,比如具体到容易起火的电源火灾检查工作。其次,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奖惩机制,对承担消防责任和实施消防行为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和约束,给予适当的激励机制,也要做好惩罚机制,提高安全消防的管理意识。最后,要完善消防监督体系,可以建立与薪资、奖金、消防安全考核等相关制度,从根本上提高监督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比如,定期进行高层建筑消防演练,消防单位在内部应建立消防救援培训机制,强化消防员消防责任使命和责任意识,完善消防救援理论,提升现场救援能力。同时,有必要实施绩效考评机制,通过日常理论和实物操作评比,有效提高消防整体监督管理水平。另外,及时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多种管道铺设和系统安装监督工作,以此提高消防设施运行效率。

3.加大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

加大对相关利益群体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利益主体不同,宣传和普及内容也存在差异。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重点在于建筑防火间距、功能分区、防火防烟分区、疏散距离、电气防火、装修保温材料、灭火设施选择等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和培训。针对物业管理人员,宣传和培训重点在于除学习基本消防安全理论外,还应学习配合消防单位指导建筑内人员如何使用灭火设施以及进行报警和安全疏散被困人员等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还要定期监管建筑内部防火门、灭火设施、线路管道等是否保持正确的状态,严禁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对建筑内居住和使用人员,要定期普及消防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灭火设备,做好逃生技能培训。针对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消防思想和措施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消防理论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培训和系列讲座,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监督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针对高层建筑的居民人员,也要开展一些社区讲座,做好消防知识普及,要得到居民的配合,切实保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比如,让居民练习消防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出现火灾的防护措施,如何才能快速逃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排除消防隐患和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高于一切,消防单位应积极与相关利益方合作,共同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避免高层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韦杰.高层建筑消防隱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消防论坛,2020(09):58-60.

[2]荀洪涛.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以及防火监督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2):104+106.

[3]李勇.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探析[J].今日消防,2020,5(12):92-93.

猜你喜欢

消防隐患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析
浅谈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
浅析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隐患以及消防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浅谈常见消防设备隐患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