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视阈下初中适应性教育实践研究
2020-01-07李丽辉
李丽辉
差异是表征事物相互区别和自身区别的哲学范畴,差异分为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且多方面的。而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热衷于整齐划一,追求统一目标、统一课程、统一考核,很难顾及学生的差异。
在差异教学论等理论指导下,借助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差异—适应性教学研究”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开展研究和实践,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第四中学自2009年末开始进行差异适应性教学研究,基于学生的差异从学校文化、课程、课堂、评价、管理等方面构建适应师生发展的教育生态,在不取消行政班的情况下,从实践的角度为教师和学生搭建适合个性差异发展的平台。通过建构高选择性、自主性、自我教育性和合作型的教育生态,运用差异教育理念打造“差异—适应性”育人模式,为县域初中差异教育研究提供系统模型,实施面向每一位个体的教育。
达成对差异教育规律性的共识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发展的潜能,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差异是形成学校教育问题的初始状态,由于差异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形成了学校教育问题。学校应从全人教育的视角出发,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生的差异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差异学习应该是社会化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度不同,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都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的根基在此。
适应性教育的一方面是学校建立多样的教育生态满足学生的发展。建构由国家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程满足合格发展需求,建立以校本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拓展课程满足个性特长发展需求,建构项目式融合课程满足超常发展需求。适应性教育的另一个方面是学校要唤醒学生的内力自觉,使学生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发展自己,为将来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积累经验。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学校为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要建立多样化、包容性的教育生态,同时也需要学生主动适应学校教育生态,主动发展自己。因为将来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不能给每一名学生提供一张适应他发展的“课表”,提前适应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将来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积累经验,是适应性教育的另一个要求。
形成 “差异—适应性”教学策略系统
“差异—适应性”教学策略,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差异看作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差异开展合作学习。立足差异,发展差异,建构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尊重差异,理解差异,依靠差异构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模型,形成以小组为单元的合作型班级文化。
建构全面、动态的学生差异测查策略
差异测查是适应性教育研究的前提。课题组在每个学段开始前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个体差异、班级差异进行前测。通过测查,发现我校各年段学生整体智能类型多样、学习基础层次较多、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多样,而且班级内学生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学生发展差异尤其是发展优长智能、优长学习方式、优长学习能力的需求比较大。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课题组建构了“差异—适应性”教学策略体系,对学生差异进行扬长避短式适应。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中期访谈式测量,分析后发现在课程的支撑下学生的智能强度得到增加、在差异评价的引领下学生的人格成长逐渐完善、在差异教学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得到提升。
创建多元一体课程体系
多元一体课程体系的创建,解决了学校同质化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差异成长需要的问题。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要从孩子的强项智能引导,令他们有成就感而感到自我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学校建设多元一体的课程体系。多元是指学生因智能、风格、基础、个性等方面的多种倾向所需要的多种发展路径。一体是指学生个体。多元一体课程体系建构将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底线、个性发展为上线。学校创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地方课程为拓展课程、以校本选修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为延伸课程的多元课程体系,开发了“探索红楼梦艺术世界和数字世界”“我是建筑师”“彩绘中国”“Scrach设计”等64门校本课程。
建构差异教学策略体系
差异教学策略体系的建构,解决了课上适应差异的问题。
学校以互联网+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指导为课堂手段,实施五阶适应性教学,创建了五阶适应性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自主报阶—在老师指导下定阶—采用互联网+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之教阶—分阶作业之达阶—分阶检测之验阶。实现每名学生生成目标、达成目标,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
教师通过口头或者纸笔或者线上对学生先学的前测,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根据学生表现设计教学目标,引导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挑战不同目标,探索出了预设与生成挑战性学习目标的策略。例如,面对同一篇英语课文,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为:基本水平的同学关键词复述、拓展水平的思维导图复述、提升水平的全篇复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学生满足课标合格标准的学习后,学校安排选修内容,以学科主题活动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优长智能选择学习内容。
互联网进入课堂,为学生选择多种教学手段提供可能,课上语言智能强的可利用教师提供的机会给别人讲读、图形智能强的可选择板演等。
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异质分组、发挥优长、合作学习是解决课上适应差异的最好办法。
分级分层留作业。针对差异课题组采用分层作业策略,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利用多样性作业关注不同学生智能因素的不同,关注个体的能力培养,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多样化。分层主要采用班内分层、难度分层和自主分层相结合的做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选择的层次的作业。
开学初根据学生假期生活关注点、生活规律性、对学习关注度的不同,设置开学适应性训练,建立了重温规则—行为训练—目标感召—计划引领的思路,以习惯养成和行为激活为目的让学生快速收心,尽快投入新学期生活。
创建三规·三省的自我教育模式
基于自我教育理论,学校在综合素质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三规·三省的自我教育模式。以“三规”(人生规划、学段规划、月规划)引领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以“三省”(日小结、周计划、月评价)引导学生在自我规划的基础上,对规划的落实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悦纳,实现对生命成长的更高水平的体验。
建构学校差异治理策略
为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确立了“成事中成人”的治理哲学;借鉴企业管理的“戴明环”原理,设计了“对标—研究—行动—反思”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模型;进行“放、支、服”改革,设计了“1136”现代学校组织架构模型;实施“学校办学、级部管理、多方评估”分离,设计了学校内部“办、管、评”运行机制;按照现代效能评价理论,实施了“守护三个1000分”和“赢个人学术积分”两套评价系统,从学校的管理哲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到评价与奖惩制度,基本形成了適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
建构班级差异管理策略
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班级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班级情况制定针对性管理目标,如切合班级实际的班级总体目标,以及有针对性的学生个体目标。此外,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班干部展现个性、锻炼能力,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班级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更具层次的班干部岗位,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协同攻关。要分期分批培育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教师团队,依靠教师团队的骨干与中坚力量,渐进辐射式地推进改革,在边研究边实践中,取得理论研究、改革实践、队伍培育、学校发展的多丰收。
(作者系“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工程江苏基地名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