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活动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2020-01-07许芹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具性统一人文

许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不仅突出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属性特征,还为新时期语文课程活动作出了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就初中语文阅读而言,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笔者拟就“循文挖道、相机补白、生活链接、跨科整合、自主体验”等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头戏,长期享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的盛誉。在语文教学改革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得阅读者得语文”理念正在日益盛行并逐步地深入人心,这种现象恰好充分地反映了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初中语文阅读来说,如何寻求这一教学改革的有效突破口呢?笔者认为,“加强德智互动、促进两性和谐”是一种值得探究的实质性抓手。

一、善于从“循文挖道”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凡是编入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不是经典之作,就是精髓语篇,它们之所以能历经淘洗而流传甚远,除了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内容隽永等因素外,在思想情感上也是极具个性的。比如,朱自清笔下的《背影》,饱含着极其动人的“思亲感恩”元素;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充满了令人向往的“自然情怀”元素;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洋溢着激奋人心的“忧国忧民”元素;还有《纪念白求恩》中充分显现的“国际主义”精神,《〈论语〉十二章》中蕴含的循循善诱的“修身养性”元素,《愚公移山》中扑面而来的“人性力量”元素……这些都是新生代全面发展的“必需品”和健康成长的“营养品”,都是进行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循文挖道”中认真运用。

二、善于从“相机补白”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其精彩和魅力还集中地体现在——不是出于题材受限因素,就是创作者的“精心安排”或“故意忘却”,许多文艺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蕴藏着“遗缺省漏”现象。教师要善于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应的“相机补白”活动,对进一步加强工具性教學和人文性教育来说,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以《孔乙己》为例,小说在结尾处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种既“大约”又“的确”的矛盾之言,无疑为读者留下令人生趣的“空白”:孔乙己是“活着”还是“死了”呢?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相机补白,切实体悟作者的“匠心独用”——孔乙己这种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悲剧式人物,不过是世人眼中的“笑料”而已,其生死状况并不为人们真正关注。何其妙哉!

三、善于从“生活链接”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语文是“活水”,生活就是“源头”,语文始终离不开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像“鱼”与“水”那样,一旦远离或摆脱了后者,就会成为“镜花水月、枯萎死沉”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丰富多元的生活元素积极融入其中,既有利于促进学用结合,又有利于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教学相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以《皇帝的新装》为例,笔者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皇帝、大臣还有‘市民‘全城的人均‘集体被骗呢?这与实际生活中屡禁不止的‘融资欺诈‘传销被骗等现象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开展阅读体悟讨论交流活动,以获得实质性的生活道理。

四、善于从“跨科整合”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学校教育中,作为母语性质的语言类学科,语文具有无可比拟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它与各学科的紧密联系更是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跨学科知识整合”课程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攫取令人期待的“1+1>2”效益,而且有利于为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互动畅通一条“活水通渠”。以杜甫笔下的《春望》为例,从工具性角度来说,要想让学生学习与理解诗意,必须联系“安史之乱”的历史知识;同样如此,要想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与体悟杜甫蕴藏于笔墨中的思想情感,我们必须对作者所经历的社会动荡现象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简单而非常必要的描述。换言之,让学生走进作品并走向作者,需要通过语文与历史知识的“跨科整合”,才能达成良好的阅读效果。

五、善于从“自主体验”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善于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时空,以此引导他们在“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中,更好地汲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元素。比如,在《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等文本的教学后,引导学生开展以“孝亲与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或讨论活动;在《狼》一文的教学后,引导学生开展以“狼性”为专题的辩讨活动;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范进中举》等文本的教学后,既可引导学生开展课本剧改演活动,又可开展以“我眼中的其人其事”为主题的交流与分享活动;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读写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自主体验”活动中,更好地习得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熏陶。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循文挖道、相机补白、生活链接、跨科整合、自主体验”为基本抓手,把语文学习逐步引向令人期待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发展之路。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王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工具性统一人文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统一数量再比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