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泳语言 体会情感

2020-01-07叶雪冰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兄妹俩茅屋月光曲

叶雪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清幽、陶醉”等词语。

2.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3.涵泳语言,朗读语段,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的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穷人对音乐的热爱。

4.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贝多芬《致爱丽丝》,指名学生谈对贝多芬的了解。

2.师导入: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用音乐赢得全世界人们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月光曲》,看看我们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什么,从贝多芬的内心聆听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简要概括

1.生自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名读。相机理解“传说、清幽”等词语。

3.抓住关键,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1)同桌交流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

过程。

(2)指名交流。

4.师小结:这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弹出了著名的《月光曲》。

三、品读第8~9自然段,感受乐曲之美、想象之美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是一首美妙的乐曲?

2.全班交流,朗读想象。

预设1:从兄妹俩的表现可以看出《月光曲》的美妙。生默读,圈画描写兄妹俩表现的语句,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

醉了。

(1)联系生活,说说“陶醉”的意思。

(是一种完全地沉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中;陶醉后内心是愉悦的、放松的。)

(2)联系本文,说说兄妹俩“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中是什么意思。

(被贝多芬的演奏完全吸引了,忘记了现实的穷苦;随着音乐的节奏、强弱的变化,联想到一些事物、景物;身心都非常放松,心情很愉悦,心驰神往的感觉……)

预设2:从情景相融中体会到《月光

曲》的美妙。生默读,圈画词语,全班交流。

出示词语:清幽的月光   清幽的茅屋    轻纱   银纱

(1)望文生义,说说“清幽”的意思。(清静、幽深)

(2)联系诗句,体会“清幽”的意境。(元朝刘因《游源泉》:“丛祠郁苍翠,万古藏清幽。”)

(3)前后联结,感受妙喻。(银纱喻月光,写出颜色特点;轻纱喻月光,写出质感特点。)

(4)小结:情景交融、曲景相衬,在清幽、美好的月光映照下,衬托出《月光曲》的美妙。

预设3:从美好的联想中体会到《月光曲》的美妙。生默读,画出写实与联想的语句,同桌交流。

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

(1)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文字的描述,正确排列图形顺序。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2)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表现曲调变化,体会从舒缓到明快到高昂的曲调变化。

(3)聆听《月光曲》,出示课文中定格音乐的文字,曲文对应。

3.以《月光曲》为背景音乐,自主背诵第8~9自然段。

四、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概括梳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的美妙。美好的乐曲传递出一段怎样的美好情感?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蜡烛  清幽  琴键  霎时间 波涛汹涌  微波粼粼)

2.师生朗读第9自然段。(播放《月光曲》)

(师读写实部分,生读联想

部分。)

3.谈话导入: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曲》,聆听一个美丽的传说,走进一个伟大的心灵。

二、听谈话,走近贝多芬

1.师过渡: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让我们再回到那个月光清幽的夜晚。

2.默读课文,思考:那天晚上贝多芬做了什么?

3.生交流。(出示)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嗎?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师:以上八个句子写到贝多芬做了四件事(听琴声、听谈话、弹曲子、记曲谱。)

4.品味句子:贝多芬走近茅

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1)贝多芬听到了什么?(兄妹俩的对话)

(2)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

一颗敏感的心。他从兄妹俩的谈话里听出了哪些言外之意?

(贝多芬听出盲姑娘渴望听到他演奏的曲子;听出这位小姑娘很热爱音乐;感受到姑娘对音乐的追求;听出小姑娘天性善良、善解人意、体谅哥哥……)

(3)小结:贝多芬善于听出话中之意,同学们也善于听出文中之意。识文得意,学习语文当是

如此。

5.品味句子:贝多芬没有回

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1)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出示盲姑娘说

的话)

(2)师生角色扮演,读贝多芬与盲姑娘的对话。

(3)采访:贝多芬,为什么你没有回答? 为什么你要再为盲姑娘弹一曲呢?

(4)师小结:知音难遇。贝多芬没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知音。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激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贝多芬再弹一曲也是谢知音。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他的语言。于是,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月光曲》的旋律在月光下倾泻而出。

三、赏月光,走近贝多芬

1.生默读,找出文中几处写

“月光”的句子。

2.生交流,课件出示: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3.辨析讨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仅仅是因为那个夜晚,茅屋里洒满清幽的月光吗?

(1)月光的美好象征。

(2)出示贝多芬名言。

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

我的音乐只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4.师小结:清幽的月光,美妙的乐曲,美好的心灵,在那月光倾泻的茅屋里,贝多芬遇知音而心绪荡漾,与兄妹俩虽处贫穷却向往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相契合。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琴抒怀,一首寄情于月光、有感于知音的优美钢琴曲就这样诞生了。

四、课后延伸,拓展阅读

1.欣赏《欢乐颂》《月光奏鸣

曲》。

2.阅读《贝多芬传》(傅雷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安兜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兄妹俩茅屋月光曲
天堂是所茅屋
茅屋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偶拾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月光曲》中情与景
月光曲
晒娃新高度,不拼颜值不摆拍
谨防陌生人
兄妹分桃子
《月光曲》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