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文本的汉语情绪强度

2020-01-07张晶朱波

关键词:性别差异微博

张晶 朱波

摘要:情绪强度是情绪表达的重要维度,可分为高量级、常量级和低量级三个层级。基于3476位微博认证用户的海量微博语料,利用中文情绪自动分析技术获取情绪句,在归纳各层级情绪强度的基本表达模式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汉语情绪强度的表达特点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并探究了礼貌原则在消极情绪表达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达强烈消极情绪时,若涉及他人面子,言者会更多采用否定婉转的方式降低面子威胁程度,而女性较男性更注重情绪表达的礼貌性。

关键词:微博;情绪强度;表达模式;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6-0146-08

一 引言

情绪强度即情绪表达的强弱程度。情绪(emotion)作为一种心理体验,是“指任何短时评估的、情感的、意图的及心理的状态,包括高兴、悲伤、厌恶及其他内心的感受”,它本质是主观的,并与语言相关联。语言具有主观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而交际话语中所选用的情绪词和情绪短语与表情达意密切相关,反映着言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外部信息的主观态度。但是语言传递出的情绪不仅有类别之分,更存在着程度的强弱差异。情绪强度反映着言者主观感受的强烈程度,是情绪分析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

汉语中影响情绪强度的因素是多元的,但是从句法位置来看,程度范畴的表达可分为前置状位和后置补位两类,因而程度修饰语作为程度范畴的重要表达方式而被学者们广泛关注,其中多探讨程度修饰语的特点和演变机制,鲜有对程度修饰语影响下情绪强度的表达模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此外,两性在情绪表达的类别和用词用语上的差异被学界广泛认可,但是尚未实证调查两性情绪强度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由于情绪的生成是一个由意志、知觉和评价联合作用的认知加工过程,具有主观意识性,在表达时会受到社会的文化语境制约,使得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在适用范围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要遵循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因此为了系统探究汉语情绪强度的表达规则,本研究拟以悲伤和厌恶两类最主要的消极情绪作为分析对象,考察现实语言生活中,情绪强度的表达模式、表达特点,并分析两性在情绪强度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本文的研究语料为3476位微博认证用户的微博文本,该语料共包含1793733条微博,3330770条微博语句,并依据用户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其中男性用户1847位,共计包含942328条微博,1786208条微博语句;女性用户1629位,共计包含851405条微博,1544562条微博语句。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媒体,积累了大量反映用户真实情绪体验的文本语料,映射出现实社会中人的言语行为,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在分析过程中,首先以情绪自动分析系统CUCeas为工具,对微博语料进行句子级的情绪分类,该系统分类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均不低于70%。然后基于情绪自动计算结果,以悲伤和厌恶的情绪句作为具体分析对象,考察其中情绪词语和程度修饰语的搭配情况,以归纳情绪强度的汉语表达模式。最后定量统计各情绪强度表达模式的频数,并基于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的结果,进一步观察汉语情绪强度的表达特点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汉语非命题意义研究成果,也可为中文情绪分析资源的建设提供依据。

二 情绪强度的表达模式

量根据不同性质可形成相应的级次序列,而程度作为量的层级体现,也客观存在于情绪表达中,即情绪强度。情绪强度可分为三个层级:高量级、常量级和低量级。其中常量级是情绪表达的程度量未表现出大小倾向的情况,是其他情绪强度判断的基准点。以此为标尺,低量级是低于常量级的一种较弱的情绪强度,是在常量级的基础上进行减量情绪表达;而高量级则是高于常量级的一种较强的情绪强度,是在常量级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情绪表达。

为了探究不同层级情绪强度的具体表达模式,我们依据情绪词语是否与否定词搭配以表达情绪,将情绪表达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类。

(一)肯定式情绪表达

肯定式情绪表达即直接使用情绪词语,或情绪词语与程度修饰语搭配形成的短语表达情绪。情绪词语是情绪表达的直接手段,是指能反映人内在的心理反应与感受的词语。未受程度修饰语影响时,情绪词语所表达的情绪强度通常位于肯定式情绪表达的常量级。如下面的例子:

(1)今年不能出去旅游啦,心塞塞……

(2)我讨厌天不亮就起床,可有同感者?!

(3)有些网友智商堪忧,总认为自己能看透所有事情的真相。

例(1)利用情绪词“心塞塞”(sad)表达“今年不能出去旅游”的悲伤,例(2)利用情绪词“讨厌”(dis)传递出对“天不亮就起床”的不满,而例(3)则是利用情绪短语“智商堪忧”(dis)表达对部分不懂装懂网友的厌恶。

而当情绪词语和程度修饰语搭配后,情绪强度会发生变化。根据程度量级的不同,可将程度修饰语分为高程度修饰语和低程度修饰语两类,高程度修饰语可以增强情绪词语的情绪强度,与低程度修饰语相对。而根据程度修饰语和情绪词语搭配的位置关系,又可将其分为前型修饰语和后型修饰语两类。后型修饰语表达的都是高端量级,尤其是主观极量,属于高程度修饰语,而前型修饰语则存在高程度和低程度的差别。如:

(4)穿不合脚的鞋子站了一天,难受得不要不要的。

(5)回北京晒晒黑,最近总有人说我白,炒鸡郁闷了!

(6)有些受不了现在的电视剧,男女主角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拍出N集来。

例(4)中后型修饰语“不要不要的”增强了情绪词“难受”(sad)的情绪强度。例(5)中高程度前型修饰语“炒鸡”(即“超级”的谐音)和情绪詞“郁闷”(sad)组合后表达高量级的悲伤情绪。而例(6)中情绪短语“受不了”(dis)与低程度前型修饰语“有些”搭配后,其传递出的厌恶情绪的强度降低,属于低量级情绪表达。

此外,消极情绪表达中还存在低程度前型修饰语和高程度前型修饰语连用的情况,此时的低程度前型修饰语仅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且可以被自由删除而不改变句子量性意义,因此传递的仍是高量级的情绪,如下面的例子:

(7)中国好声音你想火不拦你,借这话题,有点太恶心了!

(8)我一想到白让你欢喜一场,就有点很抱歉。

句中的低程度前型修饰语“有点”可以委婉情绪表达的语气,但不会降低情绪表达的强度,其中例(7)传递的仍是“太恶心”的强烈厌恶情绪,而例(8)表达的仍是“很抱歉”的强烈悲伤情绪。

由此,可以归纳肯定式情绪表达中不同层级情绪强度的基本表达模式,见表1。

(二)否定式情绪表达

否定式情绪表达即利用否定词和情绪词语搭配形成的短语表达情绪。依据各类词语的组配情况,可将否定式情绪表达归纳为以下四种基本结构类型:

1.否定词+情绪词语

一般情况下,否定词和情绪词语搭配仅会改变情绪表达的类别。如:

(9)比赛又输了,不开心了!

上例中词语“开心”(hap)和否定词“不”搭配后,否定式“不开心”表达的是悲伤情绪,属于否定式中常量级情绪表达。

但在语境的作用下,否定词和情绪词语搭配也会形成反问结构,不仅不改变情绪词语所属的情绪类别,其否定强度还会强于一般否定结构,属于高量级的情绪表达。如:

(10)家里的网突然坏了,打电话告诉我要48小时恢复,这不坑爹么?

反问是疑问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表示某种行为是不对的隐性目的,带有责过性质,语气强烈,具有加强情绪强度的作用。因此上例中利用否定词“不”和情绪词“坑爹”(dis)组成的反问结构,表达了对维修公司不能迅速将网络修好的“坑爹”行为的强烈不满。

此外,当表示祈使否定的“别、甭、少、不要”等词,后接谓词性情绪词语时,会突出言者主观上的否定意愿,并带有命令、制止、否决等语气,表达高量级情绪。如:

(11)我跟你说,你别没事找事!

上例中谓词性情绪短语“没事找事”(dis)在与否定词“别”搭配后表达的情绪类别仍是厌恶,但是其传递出的情绪强度更强。

2.高程度前型修饰语+否定词+情绪词语

高程度前型修饰语位于否定词前的否定是强意否定,其否定强度较强,是言者在凸显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感受,语气较强硬,会强化情绪表达的强度,表达高量级情绪。

(12)新拿到的一批首饰里的一个胸针掉了一个豆豆,很不开森!

上例中否定式“很不开森”虽同短语“不开森”(即“不开心”的谐音)情绪类别一致,但情绪强度强于后者。

3.否定词+高程度前型修饰语+情绪词语

否定词位于高程度前型修饰语前,与情绪词语搭配的否定是委婉否定,是言者在委婉地传递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因此会弱化语气,降低情绪强度,表达低量级情绪。如:

(13)我一向不太欣赏芭莎,不管是杂志内容还是映照风格都与我口味不合。

情绪词“欣赏”(hap)与否定词“不”及程度副词“太”搭配后,虽然否定式“不太欣赏”和“不欣赏”表达的同是厌恶情绪,但其情绪强度要弱于后者。

但是当否定词“不、没、未”前面出现副词“从”时,可以构成“从不、从未、从没、从没有”等词语,具有“时间·否定”的混合意义。故利用此类词语和高程度修饰语及情绪词语搭配表达情绪时,言者的心理预设是:现在产生了某种情绪,但是这种情绪的强烈程度是以往经历过的相同类别情绪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会对言者情感予以程度大量的强调,表达高量级情绪。如:

(14)说取消就取消,从未如此厌恶耐克的活动!

上例中否定式“从未如此厌恶”表明对耐克活动的“厌恶”(dis)是过去从未达到的程度,从而传递出非常厌恶的强烈感受。

4.低程度前型修饰语+否定词+情绪词语

低程度前型修饰语位于否定词前的否定也属于委婉否定,它的否定强度较弱,并会降低否定式情绪表达的强度。如:

(15)想出去逛街,只是还有几封邮件没回,这举动比较不应景。

情绪词“应景”(hap),与否定词“不”及低程度前型修饰语“比较”搭配后,形成的否定式“比较不应景”所表达的情绪强度要弱于“不应景”。

但是低程度前型修饰语中有一类是表示数量上极小值的词语,如“半、毫、丝毫、一点、一丁点”等,它们在使用上有明显的趋小趋少甚至趋无的倾向,与否定词搭配,可以通过对极小量的否定来表达全量否定,其否定强度高,语气强烈,表达的是高量级情绪。

(16)闺蜜相亲遇到个渣男,满嘴借口,毫不真诚!

表示极小量的副词“毫”和否定词“不”以及情绪词“真诚”(hap)搭配构成否定式情绪表达“毫不真诚”。其中“毫”可被程度副词替换,表明言者认为闺蜜相亲遇到的男生“很不真诚”的态度,属于高量级情绪表达。

综上分析可知,否定词和程度修饰语的类型,以及彼此间的位置关系都是影响情绪强度的重要因素。据此,可将否定式情绪表达的基本模式归纳如下,具体见表2。

三 情绪强度的表达特点

为了探究汉语情绪强度的表达特点,基于情绪自动分类结果,定量统计了上述情绪强度表达结构在悲伤和厌恶情绪句中的分级分布情况。并对各表达结构的原始频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即计算每千句情绪句中出现的频率,从而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也便于分析用法上的差异性,具体见表3。表中数据显示的是标准化频率的值,p值表示使用差异的统计检验结果。

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悲伤和厌恶情绪的表达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整体上看,表达情绪时主要采用肯定式,极少利用否定式,这主要与语言的经济原则相关,由于肯定式情绪表达更加直接简练,因而成为汉语情绪表达的主要形式。此外,肯定式和否定式情绪表达中,厌恶的总频率均显著高于悲伤,这说明情绪词语在厌恶情绪表达中更常用。(2)表达高量級情绪时,肯定式中悲伤的频率显著高于厌恶,而否定式中厌恶的频率显著高于悲伤。为了探究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量化统计了高量级各情绪表达结构在悲伤和厌恶情绪句中的分布情况,具体见表4。

表4数据表明,结构A和结构B在悲伤中的使用频率均显著高于厌恶,而结构F在厌恶中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悲伤,究其原因可能与言语礼貌相关。讲究礼貌是言语交际的普遍现象,其中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理论最受关注。但是在微博上公开表达的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言者的公众形象,在本质上与交际者的面子相悖,构成威胁面子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也可通过网络媒介形成病毒式、指数式、核爆炸式的群体传播,使个体情绪群体化乃至社会化,影响到微博信息受众的心理感受,增强威胁面子的程度。而悲伤情绪一般是内在指向,其对象是言者自己,因此主要威胁自我的面子,但厌恶情绪一般是外在指向,其对象是听者或评价的对象,主要威胁别人的面子。在涉及他人时,言者一般会更注重言语礼貌。由于否定是表达委婉语的一种句法手段,这就使得结构F同结构A和B间存在程度量的差异,例如“很不喜欢”和“很讨厌”表达的都是高量级的厌恶情绪,但前者较后者相对要委婉。当表达高量级情绪时,对面子的威胁程度最大,此时厌恶比悲伤更多使用结构F这种较婉转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助于降低对面子的威胁程度。而结构C在厌恶和悲伤中的使用频率虽未达到显著差异(p=0.073,略大于0.05),但表达强烈厌恶情绪时,言者更多使用低程度前型修饰语去缓和情绪表达的语气,这也说明了礼貌原则会对高量级情绪表达的方式产生影响。此外,祈使(结构G)、反问(结构H)和全量否定(结构I)的表达结构在厌恶情绪中更常用,这可能与上述结构在语用上常带有训斥和责过性质相关。但无论是厌恶情绪还是悲伤情绪,肯定式中结构A的使用频率最高,否定式中结构F的使用频率最高,这表明高程度前型修饰语作状位是汉语增强情绪强度的最常用手段。(3)表达低量级情绪时,肯定式中悲伤的频率显著高于厌恶,否定式中厌恶的频率显著高于悲伤,这主要因为结构E和M在悲伤情绪中的使用频率更高,而结构L在表达厌恶情绪时更常用。由此可知,悲傷较厌恶更常使用低程度前型修饰语来降低情绪强度。此外,否定式情绪表达中,结构L的使用频率均显著高于结构M(厌恶:p=0.000<0.001;悲伤:p=0.000<0.001),这表明利用委婉否定降低情绪强度时,高程度前型修饰语位于否定词后的结构更常用。具体见表5。

四 情绪强度的性别差异

为了进一步考察男性和女性情绪强度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基于情绪自动分析的结果,分别统计了两性悲伤和厌恶情绪句中各情绪表达结构的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6。

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情绪强度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整体上看,两性运用否定式结构表达厌恶和悲伤的总频率均未呈显著的性别差异(厌恶:p=0.096>0.05;悲伤:p=0.625>0.05),但是女性较男性更多使用肯定式结构表达厌恶情绪,而男性较女性更常运用肯定式结构表达悲伤情绪。

(2)表达高量级厌恶情绪时,肯定式和否定式表达结构的使用整体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肯定式:p=0.761>0.05;否定式:p=0.112>0.05)。就具体结构而言,8个高量级情绪表达结构中,仅结构B和结构F的使用频率呈显著的性别差异,占总数的25%。其中女性运用结构B的频率显著高于男性,说明女性较男性更常使用后置补位来增强情绪强度,而女性还较男性更常使用结构F,则说明女性在表达强烈消极情绪时,若涉及他人,会较男性更多采用否定婉转的结构以降低对面子的威胁程度。表达高量级悲伤情绪时,男性和女性运用否定式表达结构的总频率无显著性别差异(p=0.301>0.05),但是男性较女性更多地使用肯定式表达结构。就具体结构而言,仅有1个结构在使用中呈显著的性别差别,即男性运用结构A的频率显著高于女性。由此可知,男性较女性更多运用前置状位来增强情绪强度。虽然状位和补位都是汉语表达程度范畴的句法手段,但两者在语用功能上呈现出非对称性,“补位可用于强烈主观评价,褒贬色彩极为鲜明;而状位表达相对理性,程度弱化,感情色彩较为淡薄”。因此表达强烈情绪时,男性更常使用前置状位,而女性更多借助后置补位,则从侧面反映出女性较男性更加情绪化的特点,与心理学相关研究的结果相符。(3)表达低量级厌恶情绪时,肯定式表达和否定式表达的各结构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表达低量级悲伤情绪时,男性较女性更多使用结构E,这表明肯定式情绪表达中,男性较女性更常使用低程度前型修饰语来降低情绪强度。

五 结论

程度修饰语是影响情绪强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情绪自动分析系统的分类结果,通过对消极情绪表达的细致分析,首先归纳了不同层级情绪强度中程度修饰语和情绪词语的基本搭配模式,然后探究了汉语情绪强度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汉语主要采用肯定直接的方式表达情绪,并且前置状位是汉语增强情绪强度最常用的手段,而在利用委婉否定降低情绪强度时,高程度前型修饰语构成的结构更常用。此外,表达厌恶情绪时会更多利用情绪词语,表达低量级悲伤情绪时会更常运用低程度前型修饰语。最后分析了情绪强度表达方式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两性在情绪强度的表达方式上同大于异,仅有个别表达结构在运用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为男性更常用肯定直接的方式表达悲伤情绪,而女性更常用肯定直接的方式表达厌恶情绪。并且两性增强情绪强度时对状位和补位的选择则验证了女性较男性更加情绪化的心理特点。此外,礼貌原则会影响高量级情绪表达结构的选择。当严重威胁他人的面子时,言者会更多采用否定式表达以降低对面子的威胁程度,而此时女性较男性更多采用否定婉转的情绪表达方式,表明女性更加注重言语的礼貌性。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明晰汉语情绪强度表达的社会规则,推进汉语非命题意义研究的发展,并为相应情绪计算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但是在考察情绪强度的过程中,未考虑词语的词义体现出的强度差异,如“憎恨”与“讨厌”相比,前者词义体现出的厌恶程度更强,相关问题有待后续研究。

【责任编辑 陈雷】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微博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