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导读课例分析
2020-01-07程小环
程小环
一、课例主题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兼具学术性与文学性。《乡土中国》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必读的经典。它是统编新教材高一上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学生第一部整本书阅读的任务书。对《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位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样貌和行为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包括:“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从学情来看,高一学生对社会现象、生活常识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缺乏从感性经验中提取抽象理性认识的能力与自觉;缺乏阅读学术类著作的经验,思辨能力较弱,难以理解书本的逻辑结构;与《乡土中国》所描写的社会阶层与时代背景有天然隔膜,缺乏同情理解以及理解欲望。
鉴于以上教材、课标要求及学情等三方面原因,可以确立《乡土中国》导读课的三个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了解《乡土中国》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所在等相关信息;把握传统文化类学术著作专题研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探讨整本书阅读方法探究,制定阅读计划,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同时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性,“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例过程
教学活动一:情境导入,知人论书。
播放中国春运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相信大家对这段视频中的新闻并不陌生,再过一个多月,浩浩荡荡的还乡大军又会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是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乡村走向城市,还有从三线小城走向一线大都,从闭塞到繁華,这样一路走出去,最终却都会在春节时回到故乡。飞机、高铁、火车、汽车、轮船、摩托车各显神通,他们起早贪黑、携儿带女、手提肩扛,风霜雨雪都阻挡不了回乡的脚步。究其根本,都源于中国人的乡土情结,那么什么是乡土,乡土下的中国社会又是怎样一种格局?今天就让我们来阅读一本研究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基于这种关注意识,费老先生思考并提炼出了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理性认知与普遍真理。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乡土中国又是怎样一本书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中的《原著信息》《后记》第一自然段和《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第一自然段了解这些信息。
1.知人——了解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人类学的奠基之作。
2.论书——了解《乡土中国》
(1)《乡土中国》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怎样写成的?
明确:①小册子,②四十年代后期,③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④乡村社会学,⑤十四篇文章。
(2)文中提到这本小册子收录了14篇文章,那么请同学们阅读目录,大胆猜测、小组合作来给各个章节归一下类。
同学们通过观察《乡土中国》的目录,大致能分出文化、政治、组织单位、情感生活、道德规范等各个方面,但是对于《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章节无法做出明确的归类。也有同学表示有一些名词不太理解,比如“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等。
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要对拿一本书进行整本书的阅读,首先要做的是“浏览”,通过浏览书籍的目录,掌握脉络框架,勾画出自己疑惑的问题,以期在阅读中不断补充、修正、解答。
课例分析说明:以直击热点的新闻视频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乡土现象,建立与本书的有机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学活动二:激趣引导,多思而行。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很多疑问:既然它是一门大学课程的内容,让我一个高一的学生去读一本大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的书,我太难了!更何况,这本书写的是四十年代后期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早就从“乡土”走向“现代”,我们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呢?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收获与提高呢?那么我们来进行几个问题的探究。
1.读《乡土中国》可以读懂我们的过去
(1)展示两组图片:
①中国人的小区花园种菜图、泡沫箱种菜图、饮料瓶种菜图、塑料瓶子生豆芽图。
②《郑和船队在船上种菜》《中国“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可在月球背面“种菜”》《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种菜获丰收》《中国医生首次在南极种出蔬菜》新闻截图。
从古代到现代、从阳台到船上、从国内到国外、到南极、再到月球。可以说在种菜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人。种菜似乎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种菜,你能用你的理解来解释吗?
可能的追问:我们的长辈们热衷种菜,不只热衷,甚至还擅长种菜?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的重点:喜欢和擅长种菜并非仅是个人的选择、个人的特质,而是群体的选择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习惯。所以,原因还要从社会、传统中去找。
(2)教师从《乡土中国》中找到理由,给出回应。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24页
大家可以注意到,土地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传统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比如说大家所熟悉的《西游记》中,每次孙悟空遇到不熟悉的妖怪,他都要询问当地的土地爷;再比如2019年有一部影片爆红——《流浪地球》,它被称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因为面对地球危机,西方电影中多是选择乘坐飞行器逃离地球,这部电影中的中国人选择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土地爷的广泛分布,流浪地球的票房神话不正说明了以“土”为生的民族生存传统和安土重迁的生活习惯依然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吗?
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体验着现代性,但是“乡土性”的根还存在在我们的社会基因中,了解乡土中国,就是了解传统中国的精神之根,阅读《乡土中国》可以读懂我们的过去。
2.读《乡土中国》可以观照我们的现在
(1)展示一组图片:出生证明、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卡、学籍档案表格。
相信同学们对这些表格并不陌生,那么你知道这里的籍贯一栏到底怎么填写吗?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做出点评后给出百度百科解答。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籍,本来是户籍的意思,那应该和自己户口所在地或者出生地相关。可是从公安部的文件来看,好像和这些地域信息毫无关联。相反,却和你的血缘关系密切。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给出《乡土中国》中的解答,PPT展示: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1345页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135页
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136页
(2)播放《家族歌》或者展示歌词
PPT展示歌词: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这首歌可以说是大家在亲属称呼问题上的一个启蒙了,都说音乐无国界,但是这首歌在走出国门的时候可能有点尴尬。
同样是人物关系,为什么中外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称呼方式?中国人为什么对亲戚称谓如此“执着”,对亲戚之间亲疏远近为什么要把握的如此清楚?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呈现《乡土中国》中的内容,给出对此问题的回应,PPT展示: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60页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61页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多的“二代”,为什么中国人聚餐会抢着买单,为什么我们会将朋友称作哥们儿、姐们儿,还管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叫叔叔阿姨大哥大姐……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有趣的现象,但真要去解释,又无法用精准的语言来说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去阅读专业的学术著作来学习如何将一个问题通过理性、专业同时又有趣的方式表达清楚,这也是未来我们将要在大学乃至一生中需要的重要素质。
明确:总之,“乡土性”仍然在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方方面面,我们对现代生活的很多可知而不可解的疑惑都能在读《乡土中国》中得到解答,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客观理性的视角来帮助我们观照、认识当下的生活。
读《乡土中国》,可以看清我们的未来。
通过对当下的观照,我们会感叹如今的中国依旧是那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国家,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也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社会由稳定性向流动性转变、社会关系由熟悉性向陌生性转变,社会秩序由规范性向失范性转变。我们看到,这个传统古老的国家,正在穿上一身新衣,变成一个崭新的中国。
明确:面对这样一个乡土而现代的中国,要辨明中国社会的内在逻辑,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源代码”,《乡土中国》犹如一盏探照灯,读它能让我们看清我们的未来。
小结:读懂过去、观照现在、看清未来。其实,我们读这本书的原因远不止这三点,在刚才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我们也读到费孝通先生在书中将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同时还运用了比喻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则是说明中国乡土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中西方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看出文化、社会的差异,从而更加鲜明形象地阐述问题的所在。其实也是从宏观角度培养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乡土中国》中的美学和艺术的熏陶还有它质朴自然、形象幽默的语言都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的理由。
课例分析说明:通过探究活动,以鲜活的示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自己的感性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表观点,再展示《乡土中国》中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习探究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理解。
教学活动三:有条不紊,举一反三。
1.方法指導
阅读整本书,特别是学术专著,肯定没有阅读篇章那么简单,但胡适先生曾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我们掌握方法,这样的欢喜就会越来越多。在这里老师介绍一种方法,将阅读一本书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
第一步:浏览。
浏览就是概读,就是了解作者和书名,通过阅读浏览,了解作者和书名,阅读前言、后记、序、目录,大概了解整本书的体例、主要内容、篇章格局。浏览后可做具体内容的猜想,并在阅读中修正、检验、丰富自己的猜想。我们在之前的探究中已经作了实践。
第二步:略读。
略读即快速阅读,了解各篇章内容大意,勾画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如“差序格局”“团体格局”“人治”“法治”“礼治”,并试着看能不能对概念进行解释。也可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全书逻辑结构。
第三步:精读。
精读即认真、反复地阅读,逐字逐句深入钻研,利用批注记录心得。借回答教材中的阅读导引检测理解程度;尝试撰写读书笔记和书评。
第四步:研读。
研读即读后探究,在通读全书并精读过部分章节后,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与探究,可参考教材后附加的问题,也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提出新的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讨论展示。研读即读后探究,在通读全书并精读过部分章节后,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与探究,可参考教材后附加的问题,也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提出新的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讨论展示。比如《乡土中国》中涉及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关系与权力结构,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相关内容,如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联系《乡土中国》,你觉得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父子关系是否印证或反驳了《乡土中国》中的观点?今天的家庭格局和权力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对问题的提出与探究,一方面夯实对书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五步:重读。
重读不是再读一遍,而是一遍一遍反复阅读,甚至终生阅读。通过一次次重读,将书中内容内化为知识与能力,促进自我的成长。
2.计划参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们正式进行《乡土中国》的阅读之前,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任务,这里,老师给出一个参考,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
展示阅读任务清单:
第1天:导读课——初见《乡土中国》,制定阅读计划。
第2天:阅读第一章——批注指导课预习。
第3天:批注指导课——学会批注阅读。
第4—10天:学生阅读全书——独立批读。
第11天:研读指导课——学习研读。
第12—17天:小组进行研读。
第18天:分小组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
第19天:阅读评价与考核。
课例分析说明:引导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教学活动四:结语。
《乡土中国》里说: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城市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乡村会成为记忆,但乡土却无处不在。我们向着阔大的世界走,精神却是永远依恋着乡土。风雪夜归人,绝处逢生总有茅屋一间;近乡情更怯,叶落归根终有大道一条。为了回首前路时,不心生从何而来的恐惧;也为了展望未来时,不轻言生而孤独的悲叹。读懂乡土中国,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也看清明天的去向!
三、教学反思
本课例力图体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值得肯定。
1.紧扣导读课激趣主题。导读主要是激趣,即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乡土中国》是一本学术性极强的书。高一学生对此类书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阅读兴趣不会太高,甚至都没有兴趣去阅读这本对他们而言“够不着”的书。因此,如何在导读课上吸引学生,激发兴趣,让学生有探究和阅读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本课例能够以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为切入口,把学生的生活与书中内容巧妙链接,能够拉近这本书与学生的距离,让书“接地气”,让学生有欲望走近《乡土中国》进而走进《乡土中国》。
2.整体设计、循序渐进,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本节课虽然是导读课,但也是整本书阅读的总设计课,在第三个教学活动中,除了导读内容,还给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设计,既能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条不紊,科学推进,又能使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整个流程,并在实践中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课例还有一点值得改进:阅读计划中的方法和目标的指向都不甚明确,可操作性仍待商榷。特别是阅读计划,主要是从教学角度来制定了学生的计划,有越俎代庖之嫌,另外对于学生的阅读实践并没有给出督促方法和评价标准,这有待在后续的教学中去思考去补充。但我相信在后续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也会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被一一解决。
[作者通联:辽宁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