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形式的《雨的四季》教学
2020-01-07杨冰清
杨冰清
《雨的四季》是一篇饱含深情、细腻生动的写景散文,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四季之雨不同的情致与风韵。“单元导读”提示:“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事实上,品味语言本身就是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对其语言的品鉴,教师需要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从微观、中观、宏观三重视域分析那些“个性化的语句章法”,从而感知作者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中的智慧,体味作者对四季之雨深挚悠远的喜爱之情。
一、微观:沉入字词,咂摸品析
散文阅读离不开对文本具体字词的品味。《雨的四季》中不乏一些使用精当的字词,若细细咀嚼、品味奥妙,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潜藏于语言形式之下的文本真义,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感能力,养成文字斟酌的习惯。具体来说,《雨的四季》的字词运用有如下特色:
其一,动词使用传神。作者在描写四季之雨时,用精妙传神的动词表现出雨中万物的不同状态,于细微处让人领略到四季之雨不同的风情。请看示例:
1.春天,树木开始闪出黄青。
2.一些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着。
3.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温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示例1用“闪”这一动词来描摹树木抽芽,“闪”既可以理解为“突然出现”,又可以理解为“闪耀”,前者表现出初春的树木蓄势待发的生机感,后者则表现出黄青色芽苞娇小而具有光泽的样子,无论作何解释,都恰切地展现了春的特点。示例2写的是“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后的场景,“敞”指最大限度地打开,“鼓”形容填充物太多以致凸起的样子。一“敞”一“鼓”,将雨后万物充盈饱满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示例3写的是冬雨飘落,作者笔下的冬雨柔和、温润。“漾”指的是液体太满而向外流,由此可想见冬雨有多么温润,温润到花草和树木的气息都能“漾”出来。
其二,副词使用添彩。副词虽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容易被关注,但却是语言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表情达意方面,若失却了副词,感情浓度折损大半,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表达效果。《雨的四季》中的副词运用是一大特色,“字字关情”的副词运用强化了作者对四季之雨的赞叹,使得感情抒发更浓烈、深挚。请看示例:
1.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2.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3.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
4.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示例1是课文的总起句,作者用统括性范围副词“都”,将各个季节的雨纳入自己的抒情范畴,作者对雨的喜爱,不因时节变化而消失或改变,这种无条件的喜爱,足见作者对雨的喜爱程度之深。示例2写的是花草树木经过春雨的洗礼,焕发出无限生机,作者用唯一性范围副词“只要”,突出强调了春雨对花草树木的影响,春雨的力量如此强大、独特,它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示例3写的是夏日淋雨,作者用相对程度副词“更”修饰“有滋味”,通过与“打伞”“戴斗笠”对比,从而凸显“光头浇”“洗个雨澡”的其乐无穷。示例4则是结尾段中的直接抒情,作者用语气副词“真正”加强对自己感受的确信程度,传达出对四季之雨真切的情感。
二、中观:揣摩语句,体悟精妙
《雨的四季》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含有大量富有情思的句子。作者在精心描摹四季之雨不同特点的基础上,还抒发了对不同季节的雨的独特感情。揣摩这些饱含深情的句子,有利于打通文本言语形式和内在情感之间的壁垒,也为抒情散文的写作教学提供了借鉴。现摘取课文中的代表句,作如下简析:
1.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2.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3.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静美、开阔的大地。
4.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禮物。
示例1是作者对春雨的赞美,用“只有……才……”这一关联词充分呈现出春雨的独特性,整个句子表达上不免有些夸张,但正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言:“我们主观的情意,每当感动深切时,往往以一当十,不能适合客观的真相。”理解了作者的“言过其实”是由深切的感动而生,我们便能不拘泥于语言表象,而去深入体味作者深切的情感。
示例2是“夏雨”一段的首句,自然地转入到对夏雨的咏叹。作者对夏雨的感情是更高一级的,不仅因为夏天“更是别有一番风情”,还因为作者已经脱离“以我观物”的状态,而进入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这体现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上,作者赋予夏雨鲜明的人格色彩,形容其“热烈而粗犷”,可见其情绪的饱满。
示例3写的是秋雨带给作者的怀想,作者用“你”这一人称代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仿佛一个亲切的密友在同人细说秋雨带给人心灵的平静。“凄冷”的秋雨让作者不再仅仅停留于感官层面的享受,而是触及了精神世界,从而感到“更高邈、深远”,灵魂得以纯净。
示例4是作者对冬雨的赞叹。“雨的精灵,雨的公主”这一组四字排比,简单直白,不仅读起来有音韵美,还使得情感抒发富有感染力,更能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其后的句子均为长句,整体看来句子长短交错,富有建筑美。
三、宏观:把握段篇,领会意旨
字词的修饰和语句的雕琢,这是文本的微观和中观言语形式。而从宏观着眼,则要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和结构安排。《雨的四季》在篇章结构和段落层次上有如下特色:
其一,结构规整清晰。综观全篇,《雨的四季》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起句直接抒发对雨的喜爱,其后按季节次序描写四季之雨的特点,结尾再次抒情。全文紧紧围绕作者对雨的喜爱、赞美之情展开,属于结构和思路均比较清晰紧凑的散文。相比于同一单元的《春》和《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章法结构更容易被七年级学生所掌握,是一篇可资借鉴的写景抒情文习作范本。
其二,节奏张弛有度。张即紧张,弛即松弛,文章“过张”容易显得急管繁弦,“过弛”又容易显得平淡拖沓。《雨的四季》在行文节奏上契合四季之雨的特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说来:春雨段到夏雨段渐趋紧张,秋雨段到冬雨段渐趋松弛。有张有弛,张弛有度的节奏安排,使得文章更具阅读趣味。
其三,抒情层层递进。《雨的四季》作为一篇饱含深情、细腻生动的散文,在情感抒发上丰富而又有层次。总的来说,文章的情感层次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作者用第三人称指称雨,“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感情抒发相对自然平淡;第二部分是2~5自然段,作者通过对四季之雨准确生动的描摹,抒发了对不同季节雨的独特感情,感情渐趋热烈;第三部分是6、7自然段,作者不仅多次使用感叹词“啊”和感叹号热烈抒发对雨的赞美,还运用呼告加强感染力,“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作者暂且撇开了读者,直抒胸臆,可见其情感逐层升温,直至结尾到达抒情高潮。
朱自清先生曾在《文心》一书的序中谈到了言语形式的重要性,他说:“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基于此,笔者认为若从言语形式入手开展语文教学,悟言会意,披文入情,继而进行言语训练,学习如何利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或许不失为一种打通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的教学实践。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