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策略生成“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精彩
2020-01-07张芹陈淮高
张芹 陈淮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建构与运用则是语文学科的内核,是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特级教师李仁甫倡导的生成课堂总能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内核,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课堂表象中感知到‘语言的存在(一种本质性、本体性存在),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拥有‘语言的自觉”①。要在课堂上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李老师总会巧用互联策略,竭力打通学习内容“点”与“点”界限,实现学习内容“点”与“面”的转换,搭建课堂“内”与“外”的桥梁,最终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精彩生成。
一、读写互联,言意相融
语文不仅是表情达意和思维提升的工具,还能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但知是基础,行才是关键,如何建构与运用语言值得每一个语文人深思。优秀的语文老师总能用精准的眼光发现文本中可供建构与运用的“点”,再用互联策略打通“点”与“点”之间的界限,将其转化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精彩生成,在实现文本价值无限超越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李老师倡导的生成课堂正是通过读写互联实现了言意相融的精彩生成,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互联中不断生成的新型课堂。
与肖培东老师让学生填写“从读出了?摇”的导入方式一样,李老师也很注重打通学习内容“点”与“点”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到读写上。很值得推崇的是李仁甫在《青玉案·元夕》课例中的精巧设计,大多数语文老师不太重视的仿写、填空竟成了他课堂读写互联的独门武器。
第一次仿写是仿照戴望舒《雨巷》的末段,把《青玉案·元夕》改写成一段现代诗。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手打着灯笼,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希望飘过/一个白菊一样的/结着高洁的姑娘”。李老师引导学生对照辛词的意境,将“寂寥”改为“热闹”,“巷子”改为“灯街”。第二次仿写是要求根据《雨巷》内容,改写辛词最后一句“灯火阑珊处”。而第三次仿写则是根据杜甫《佳人》的前四句,继续改写“灯火阑珊处”。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填空”环节,引导学生仿写王国维“三境界”中的前两种境界,使学生对“那人”有了多层次的理解:可以是一位内敛、高洁、沉静的姑娘,可以是辛弃疾的品格呈现,还可以是事业、人生、学问的最高境界。
看似简单的语句仿写,不仅是课堂推进、理解文本的关键因素,更是李老师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到读写上的不二法门。语句仿写需要联接句模,甚至需要细致到短语的语法结构;联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巷子有什么特点,姑娘有什么特点,如何抓住特点遣词造句;联接语境的特点。他还让学生通过“寂寥”与“热闹”,“巷子”与“灯街”这些词语的改动来互联语意语境,来感受语言运用的精练或是语言组织的匠心。而对王国维三重境界的仿写,则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层次。正如周剑清所作的评价:“李仁甫的课堂教学,以语言为内核,往往从文本出发,不断靠近文本,最后回归文本,在语言训练和文本研读中自然生成美丽的智慧。”②而这正是读写互联,言意相融的精彩生成。
在李老师的生成课堂上,这种读写互联,文本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互联的课堂实践比比皆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要求用特定的动作或意象来表现“周游世界”的主题,《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课例中要求模仿“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然,李老师的课堂互联远不止语句仿写,还有《青玉案·元夕》课例中借代、反衬、象征等手法研习,《师说》课例中的举例论证的分析,《管仲列传》课例中关于着重号、问号、惊叹号的深度学习,李老师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竭力打通學习内容“点”与“点”之间的界限,架起文本与语言文字知识之间的桥梁,通过读写互联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实现了对文本价值的无限超越,生成了诸多不可预约的精彩。
二、对话互联,汇学相长
苏联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巴赫金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中进一步强调对话理论:“生活本质就是对话:提问、聆听、应答、暂停等。人是整个地以其全部生活参与到这一对话中。”③课堂教学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而语言构建与运用必须落实到对话上,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多读多讲,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起真实、民主、平等、积极的对话与交流,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汇总、生成,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平等对话的生成课堂就是很好的范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教师放弃了话语霸权,走下讲台,以平等者的姿态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多读多讲,在课堂中落实他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中所概括的生成课堂的八大类启动模式“提问与讨论、分享与交流、表态与辩论、朗读与议论、主持与讨论、讲课与讨论、批注与交流、观察与表达”,建立起良好的平等对话关系,真正做到了对话互联,汇学相长,实现了师生之间最美好的精神相遇。
他人是自我存在的前提,教学本来就该是对话与交流,思维互联的过程。在李老师的《渔父》课例中,他引导学生探究“屈原和渔父,最后到底是谁战胜了?”他采用辩论的思维方式推进课堂:“在这场辩论当中,谁是最佳辩手?”借此激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热烈的讨论当中,李老师给学生留足了发现与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去质疑,去交流、去分享,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都在与自己接触到的他人的语言碎片进行互联,在这一激烈的互联过程中不断碰撞、生成,为最终的群体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那样,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李老师提出“要对他进行驳斥?怎么反驳?”在《青玉案·元夕》课例中,李老师要求展开讨论“下阕究竟是写了一群女子,还是写了一个女子?”整个课堂都被问题所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分析,问题在不断生成并不断解决,思维在不断互联并不断提升,彼此的争论激活了课堂,在争辩中渐入文本深处,无论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还是情感认知都提升一个层次。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教师丰厚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机智,能让教学过程中的随机生成与弹性预设之间实现完美结合,也就是李老师所说的“让学生由‘独学到‘汇学,让学生在‘愤悱状态中‘真正产生大量意外和陌生的生成现象”。
李老师的生成课堂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善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与学生平等对话,真正实现“学习内容点与面的转换”。学生有了课前充分的独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对课堂上的文本学习充满了期待,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体,师生通过分享、提问、合作、交流、辩论等方式,师生思想得到碰撞,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意外与陌生中生成了无限的精彩。
三、内外互联,情境相生
日本汉语言学家西槙光正说:“在语言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语境这一重要因素,学生即使熟练地掌握了汉语的一些基本规则,仍然不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当地灵活使用词语。因此,语境是语言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④新课标高度重视情境的重要性,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学习最基本的能力,必然要求植根文本,创设情境,互联内外,搭建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机械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会削弱学生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教学模式,变“死记硬背”为灵活的创造性运用,变“题海战术”为情境运用,在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同时,还要努力营造多元化的情境,关注评价主体以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与高考的选拔性评价功能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任务。
李老师的生成课堂始终坚持植根文本,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执教者的教学才智来实现课堂内外的互联,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抓手,在自然生成的教学细节中展现课堂弹性,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沁园春·长沙》课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然后由此创设一个与高考互联的情境:“我们来看‘向青春举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就跟‘青春話题有关。题目大致是这样的——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这是自欺欺人,没有什么是不朽的。高考作文命题并不神秘,原来考的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候学的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所以,课本可要好好学了。”《沁园春·长沙》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起始篇目,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充满期待。李老师正是借“青春”话题启动课堂,互联文本与高考作文,让学生对青春怀有美好的憧憬,对高考产生亲切感,对高中生活充满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在思维与表述当中,语言构建与运用也得以体现。
李老师创设的情境还可以是文本与综艺节目的互联:江苏卫视举办的《缘来非诚勿扰》栏目吸引了众多眼球,学生也一定不陌生。他在《青玉案·元夕》的教学中将课堂与之作了联接。词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最终发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时,借此互联大家熟悉的场景“24位女嘉宾都过去了,最后才亮出心动女生”,从而将一群姑娘和词人发现“那人”的场景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学生的回答,他继续追问:“可是,心动女生长什么样子,词人有没有直接写出来呢?零落的灯光下,面目模糊,看不真切,你们能够想象出来吗?谁来想象一下?”
从心动女生的寻找到心动女生的形象想象,学生不断思维生发、碰撞、融合,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精彩时时生成。而正是李老师的巧手互联,层层推进,架构课堂内外互联的桥梁,才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由表象到实质的良性互联,展现了李仁甫巧手互联,创设情境,有序推进的教学才智。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李老师巧手编织,将课堂内外互联,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到具体的情境活动中,推动了课堂的深度思考。
总之,李老师的生成课堂,正是在不断的互联当中,实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落实,生成了诸多不可预约的精彩,值得我们语文人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①李仁甫.试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上)[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3(03).
②周剑清.生发于文本,成长为智慧[J].语文教学通讯,2017(05).
③钱中文主编,李辉凡等译.巴赫金全集(第2卷·周边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40.
④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4.
[作者通联:张 芹,江苏涟水中学;陈淮高,江苏清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