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把课堂交给学生”的体育课
2020-01-07王立文
王立文
王雪老师基于自身的执教风格特点,利用视频、小组合作及展示等方式创设情境,呈现给我们新颖翔实的一课,给笔者带来了不少启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情况是决定一堂课效果好坏的根本性条件之一。本课在目标设置上,符合对学情的分析。目标的设定由“了解”到“掌握”再到“增强”,要求明确;“运用基本方法预防意外伤害”“例举应对危急情况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模拟练习伤害事故的紧急处理”3个步骤层层递进。本课更侧重于教育性,而教材当中的目标则更强调应对险灾所需能力的应用。由于二者在目标上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就出现了重难点设置、课堂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
重难点的设置承袭了目标的指向,侧重于认识和了解。而在课堂的内容方面除课本设置的“预防溺水”和“预防交通事故”外,又增加了“地震”“火灾”两项,课堂的整体容量有了提升。从教学方法上看,“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4个小组分别展示,利用手绘图标、小相声、视频讲解等形式营造出了很好的教学情境。作为一个旁观者会产生一种非常享受的观感,不易出现疲倦。作为学生而言,无论是能力强弱,都得到了一次宝贵的锻炼。本课中“主题升华”这一环节使人眼前一亮,通过一则寓言小故事,把德育渗透到课堂里,使学生对内容的认识提升了高度。最终,表现在课堂效果上,学生的投入度和状态都展示了目标的良好达成。
本节课的提问和评价比较直接单一,笔者认为把这些小细节再琢磨一下,课的效果会更好。另外,详略得当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地震、火灾基本是属于天灾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无法去主动地避免,并且“人教版”的教材当中也没有安排这两个内容,如果说作为补充内容没有问题,但是应该分清主与次,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主教材的情境演练上可能更为得当。
本课从主体结构到环节设置的推进都是可圈可点的,上述细节部分稍作调整应该可以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建议把模拟拨打急救报警电话和简单紧急處理这两个场景加入到课堂当中,结合视频和表演等形式,能够创设出更真实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