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地方课程建设 有力保障国家课程改革
2020-01-07余立峰
一、研制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就课程管理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实际,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我国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为彰显地方和学校特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为课程标准切实有效实施明确了操作路径。
1.地方课程是学校体育有特色发展的基础
在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时,普遍存在介绍地方和学校体育特色时,往往会将地方和学校的某个或几个运动队取得某某好成绩作为特色的代言,从而形成了“特点”就是特色的误区。学校特色应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表达,学校体育特色也应该理解为学校已有并取得好成绩的或将要建设的运动项目,对学校文化的贡献度,或以此为主的学校文化形成。因此,学校的所有办学要素都应体现和渗透于该运动项目,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这个要素是必要条件,是最终形成学校体育特色的最有效载体之一。由于国家体育课程普适性的特征,直接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开发建设的依据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地方体育课程具备符合当地实际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等方面的特点与优势,为学校体育课程开发建设能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同时也为彰显和形成地方体育教育教学特色提供可能性。
2.地方课程是理想课程到教师课程的媒介
国家课程是理想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对过去的课程建设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基础,用当下时代发展的眼光,为适应未来而研制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行动方案。这里的教师课程是指一线体育教师日常教学的直接依据,即具体指向单元教学计划、教案等,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执行的教学方案。教师课程需要体育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即理性课程转化而来,这对于长期使用教学大纲和未经专门课程理论系统学习的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而言,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畏惧心理,进而产生行动阻力。因此,急需要有一种方案,能够帮助体育教师越过这个中间鸿沟,减少惶恐感,协助他们能够顺利转换课程,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逐渐接近理想课程的目标。而地方课程是省级地方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实际研制的成果,有明显的地方特征,为教师做好课程转换提供有力支持。
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应侧重国家课程的开发
1.国家课程是理想的课程,有效实施需要进一步开发建设
无论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学科核心素养,还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站位和立意比较高远,准确地表达了课程的核心理念,规划了宏观的课程内容,是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所以需要通过地方课程方案的研制,充分开发和建设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保证学校能够最优化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使国家课程效益最大化。
2.国家课程是普适性的课程,需要开发建设以适应学校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国家课程势必会根据这些特点,从宏观上满足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不同区域实施时必定需要重视,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办学条件,包括场地器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本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办学差异,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要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满足各地学校实际,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帮助学校顺利完成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即将普适性的国家体育课程转变为彰显学校体育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因此,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开发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将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本地区实际紧密整合,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并有地方特色的,能让学校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
三、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研制的原则
1.突出规范教学为本
体育教育教学是以实践课教学形态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是开放的空间,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在不断变换的空间场景中学习的,因此教学基本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同时地方也存在区域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教学规范条款,通过各类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评审活动等,逐步引导各地各学校统一按照教学规范条款开展教学活动,从而逐步缩小区域和學校间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目标。因此,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研制建设过程中,必须把这个教学规范作为重点之一,统一制订符合地方实际的一系列制度。特别是课堂教学规范,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浙江省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其中就规定了一堂体育课的七个基本要求:“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学练三个一、复习成环形、放松内容化、少讲需多练、安全组织妥”,统一了全省体育课堂教学的话语系统,为有序、有效实施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坚持能力发展为先
本次课程改革在设计课程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如,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科学锻炼身体能力等。浙江省为何一直都比较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身体素质,是因为了解身体素质是学习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运动能力的基础。学生想要顺利完成某个技术动作,必须具备足以支持做出该技术动作的身体素质,否则就会影响学习技术动作的效果。同样,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体能则是最基础的能力。因此,在开发建设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设计、学习方式的改变等必须坚持能力为先的原则,这在浙江省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纲要》中,通过“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充分体现这一原则。
3.继承与创新并进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优良传统较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走向未来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指导思想、强调育人、教材内容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等方面,都值得继承与发扬。同时也需要直视问题,如,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学生经历完整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以后,始终被人质疑没有较好地掌握1~2项比较擅长的运动项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较多,其中课程内容太多而造成每项内容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则是主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个现象,就需要对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方式做出调整,大胆创新。如,《纲要》对每个水平段学习内容采用“必学、限学和自选”三类设计,然后学校据此自主规划学校课程内容。其中“限学”是在所有球类项目中,学生选择1~2项,目的就是减少每名学生的学习内容总量。同时对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也提出建议,采用“减少并开项目”的策略。由此,实现“一增一减”即增加每一个项目的学习时间,减少一个水平和学期学习的项目,从而改变蜻蜓点水式的学习现状。
4.努力尝试评价改革
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往的评价通常只是对单一的技术动作,采用以时间、高度、远度、要领等为评价指标和标准,给出评价结果,凸显的是甄别功能,而对学生“会用、会比赛和会运动”的能力较少有测试指标和标准,学生虽学会了技术但不会使用、比赛和运动,也就是学会了知识并没有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不利。因此,学习结果评价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应该努力尝试评价改革,才能给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如,《纲要》编制了表现标准,为评价改革打下基础,鼓励学校和区域根据表现标准设计以观察学生会用、会赛和会运动能力的测试环境,将评价转向评估分析,并将结果作为衡量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四、浙江方案的实践成效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省在开发建设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即《纲要》时,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策略,特别重视发挥过程的效能,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达成研究者、使用者、学生多方共赢效果。经过10余年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了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1.逐渐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纲要》通过“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研制,表达能反映国家课程标准与浙江实际结合的课程内容,并逐渐形成具有规定与选择相结合、内容要素与评价指标相结合、突出项目特征与体能等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把“方法”纳入课时教学内容的观点确立,用“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理念的策略,以及“学练三个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以“表现标准”为依据的学生运动技能评价方式的改革等,形成并逐步完善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
2.完成了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研方式转型
以一节或几节体育课作为教研载体,单纯地以看课评课为主的教研方式一直以来是最普遍和常用的,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教材的整体性思考会产生局限性,往往会用长期学练才能形成的技能标准评价一个课时教学的结果,从而造成许多教学假象,迫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急于求成,甚至弄虚作假,往往会使教学失去一定的真实性。《纲要》的实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特别是“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单元内容及目标的参考,另一方面受到研究者编写者的水平限制,很多内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会越来越完善。因此,基于单元研究的区域(校本)研修模式已经成为浙江省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而这个教研方式的内容主题都来自《纲要》。
余立峰
2020年10月1日
作者简介:余立峰,正高级教师,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導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