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标准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20-01-07范国敏魏颖刘琛
范国敏 魏颖 刘琛
[摘 要]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是国家为评判高等教育质量而设置的基本底线,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分析当前本科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就存在问题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机构组成、监控内容和监管措施等进行研究。
[關键词]国家标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基金项目]2018年华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规划类课题“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提升改革研究”(HKJYGH201805);2019年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GJXHZ2019-40);2018年华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规划类课题“应急管理背景下的控制理论应用策略研究”(HKJYGH201806);2019年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专业核心课多维度考核方法探究”(2019GJJG466)
[作者简介]范国敏(197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魏 颖(1981—),女,河北三河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管理研究;刘 琛(1972—),女,北京通州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机电)系统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03[收稿日期] 2020-09-08
一、当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本科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本科教育投入不足。随着大学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着资源缺乏和办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出现师资不足及实验设备短缺的现象。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本科培养计划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本科生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必修多选修少等现象。专业设置也偏重传统专业,缺乏创新,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部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本科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三是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大部分高校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综合型、研究型人才,但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本科教育除了培养研究型人才,还应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另外,我国本科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在制定本科生培养计划时,忽视人文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四是高校没有更好的平衡本科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高校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定等过度倾向于科研,导致教师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论文、科研工作中,从而忽略了教学工作,不注重教学改革和研究。其次,教师科研成果没有回馈到本科教学中,高校规定的教授需承担部分本科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本科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在社会中不具备竞争能力,在后期继续教育中学习和研究能力差。
二、基于国家标准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一)需求信息的跟踪与分析
高校要培养能够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要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去制定本科教育的培养计划、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体制。从国家需求层面上,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培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从社会或企业需求层面,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心、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这些需求需要从多种渠道获得,通过企业调研和社会调研、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等,了解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培养的本科生有哪些实际的、迫切的需要,再根据这些需要来调整高校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
(二)质量标准的管理机制
保障本科教学质量,要靠国家和社会的监督、高校的自评,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行鉴定和监督。高校要加强学校内部自评机制建设,保证自身教学质量的主体地位。适当削弱政府对本科教学评估的行政性控制,赋予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完善第三方评价资质,借助第三方认证或评估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价与排名,加强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督。
(三)质量状况的测评与分析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测评与分析,需要多方参与。高校对国家需求、社会与企业需求等进行分析,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追踪调研等获得数据分析统计,根据这些需求来编制本科教学计划、培训师资,实现高等教育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全面计划、管理、协调与保障。同时将美学、文学、艺术、健美、军事、政治等课程纳入本科教学选修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四)教学计划的管理机制
课程编制要创新,课程编制除了基础课、专业课,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本科教学培养计划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注意“产、学、研”相结合。
(五)师资培训与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随之改变。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抛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行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引导式、启发式或讨论式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与想象力。所以,高校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本科教育要注重教学改革,建设一流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
(六)教学质量协调管理机制
本科生培养质量是评价高校本科教育的最直接指标,除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协调,这涉及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学工处、学生管理科、就业指导中心等;涉及学生的住宿环境、教室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实验室建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最终目标就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
(七)教学环境保障机制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障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环境保障机制,需要从教学环境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建设。硬件环境包括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场所,软件环境包括学风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等。
1.加强学风建设。高等院校学风建设是本科教学环境保障机制的基础。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学校的学风决定,不同大学之间学风差异是巨大的。良好的学风建设需要同时考虑教、学、管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教”,就是教师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第二个因素是“学”,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个因素是“管”,把抽查课堂和宿舍的情况记录与班级和个人的奖惩挂钩。同时要注意“教、学、管”的协调发展,教和管都是为了辅助学生自主的“学”。
2.教学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小班化授课、翻转课堂,利用智慧教室、雨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与学,积极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时,大力推广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在今年疫情期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具体内容
(一)教学质量监控方向
1.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方面。要从毕业生的就业分析和市场追踪反馈来评价本科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计划制定是否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招生、就业情况是否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2.本科专业教改、教研等方面。主要从本科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来评价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情况,从而达到监督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3.本科专业日常教学管理方面。主要从期初的教学资料准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督导、期末的考试安排以及成绩评定和学生评教等方面来测评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
4.实践教学方面。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增加了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主要从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开出率、实践教学抽查、毕业实习等方面来监督和评价本科实践教学质量。
5.学生方面。对学生学习状态、学风、成绩等进行量化处理,进行学分评定并与奖学金挂钩。
(二)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机构组成
1.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由高校教学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机构,二级学院作为本科教学质量監控的具体执行单位。由二级学院组织实施并监控本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并将有关信息向教务处反馈,进行沟通。问题处理和实施由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共同执行。
2.学校和二级学院均设立教学督导员。二级学院督导和校督导进行日常教学督导工作,对本科教风、学风及教学管理情况进行督导,并将有关信息向教务处反馈。
3.本科教学工作采用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由二级学院聘任的学院教学督导员对本学院的教学进行督导。二级学院成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对本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监管,以教学院长为组长,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各系(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秘书、学生管理人员为组员。
(三)校内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1.集中监控和日常监控相结合。集中监控主要包括三项。每学期初各项教学工作准备情况检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期中教学检查,大概9到11教学周,主要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等进行监控和评价;学期末及年终考核教务处对学院各项教学工作及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检查学期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日常监控主要包括教务处对全校教学工作、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对本学院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纪律等日常工作和质量进行的监控和评价。
集中监控和日常监控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本科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对于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务处与二级学院及时沟通处理,最终由该学院的系(教研室)执行解决,确保教学质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为学院教学管理改革决策提供主要依据。
2.常设机构监控和相关部门的监控相结合。常设机构主要是指学校教学委员会、教务处、校教学督导组以及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等常设机构,这是实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要方面。相关部门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每个学期末,教务处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打分。教师教学质量打分包括教学督导打分、学生打分、二级学院领导打分。
3.定性监控与评价和定量监控与评价相结合。定性监控是指通过专业评估机构及教育相关监管部门监控与评价得到的本科教学质量信息,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教学情况,但是结论相对笼统、模糊。为了体现监控与评价的可比性,还要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定量监控。定量监控是指学校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技能、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抽查,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以达到对本科教学质量定量分析的目的。
4.线上监控与线下监控相结合。高校根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来制定本科教学质量量化准则,细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本科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线下教学,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专业,本科课程还可以分为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监控内容重点监控课堂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材料、课堂教学效果等。而线上监控依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利用线上教学系统,把教学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互动、课后巩固考核。通过线上系统教学数据中心收集学生实时教学概况数据,实时掌握学情变化,达到实时监控线上教学、监控教学运行状况的目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完成线上教学部分的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四)校外监控与评价
校外监控与评价包含以下方面:上级教育监管部门主要通过部门组织的各种考试和评估、学生就业率以及新生入学报到率等监控本科教学情况,具体包括本科的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本科教学质量、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等是否符合培养目标和要求。
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本科教学基本情况构建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并与教育部评估中心教学状态数据库进行分析比对,形成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动态跟踪机制。
四、总结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效运行要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各部门、各环节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我们应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信息化,推进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开展。总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加强了教学互动,建立了科学的评估体系,重构了教学流程,重组了教学资源,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校内与校外监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梅.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我国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
[2]郭红力,杨焕银,冯伟林.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13):100-101.
[3]王国华,卓泽朋,周光辉.大数据背景下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107-111.
[4]旷乐,贾登.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过程管理研究[J].营销与人才培养,2020(6):101-102.
[5]王晓红,祝西莹,张普礼,等.高职院校系(部)教學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J].机械职业教育,2003(11):39-40.
[6]王晓江,祝西莹,张普礼,等.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3):26-28.
[7]田永力,赵其真.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104-106.
[8]冯亮能,喻友员.《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及评定探讨—从南昌工程学院说起[J].经营管理者,2008(16):37-40.
Abstrac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s are the basic bottom line set by the state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i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and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re put forward.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department, monitoring content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are also analyzed and studied.
Key words: national standa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