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立足“放管服”前沿
2020-01-07
党史博览 2020年12期
浦东是全国最早开展“一门式”服务的地方,一扇门进去,盖完所有图章,不用再逐一拜访各个委办局,大大提高了企业和政府办事效率。
2002年,浦东新区开始在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上试行“告知承诺制”。这就是负面清单的前身,告诉企业哪些不能做、需要审批,除此以外则都能做。这样,连到委办局盖图章的程序也简化了。紧接着,“备案制”就孕育而生,政府告知企业什么不能做,企業只需作出“愿意遵守所有法律法规,如有违背甘愿受罚”的承诺,然后签字即可。政府通过“备案制”来判断是否引进某一项目,耗能高、有污染等不符合浦东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的项目则被拒之门外。
浦东开发的一大关键是新区管委会的成立。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结束了以往由上海几个行政地区联合运行的状态,标志着浦东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作为中国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一次新尝试,浦东创立了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燃犀摘自《口述浦东新区改革开放(1978—2018)》,学林出版社,2019年3月版,邵煜栋口述、舒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