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
2020-01-07老维红
老维红
【摘要】积累会让人受益无穷,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生,他的脑海中就会有着丰富的知识,美好的词汇。写作时用上好词好句就会让作文多姿多彩,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素材。
【关键词】阅读;积累;实践;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语文教学中的“积累”这一学习方式极其重要意义,要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 可见,语文积累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指导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导,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读、看、说、做、记、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一、“读”中寻宝,促进积累
李苦禅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古代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这也是十分正确和有趣的比喻。要积累就先要有积累的素材,而这些素材来源之一可从我们的阅读中得来。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并读熟语文课本,因为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易学易诵,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好素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书的阅读中我们要求学生有声朗读,反复吟咏诵读书中的古诗,日积月累,优美文段等。古人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日常教学中,我在班级开展了“每日一背”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背一首诗,或背几个成语,或背一小段话。班中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感受读书的快乐,无形中就积累了知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低年段的学生年龄小,识字量也相对比较小,就可从图文并茂的绘本和有趣的童话故事入手。中年段的学生就可以引导读短篇和中篇的童话,小说或儿童文学作品。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教师就要引导他们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在学生“寻宝”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我在班级中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每人每学期至少为班级图书角捐赠一本书,并进行“好书分享”“图书漂流”的活动。每天的午读时间学生就会自觉地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看书。这样可以解决了学生课外阅读不足的状况,为学生进行积累提供了有力地保障,有了这样的条件,就更好地利于学生阅读,积累书中知识。
二、“看”大千世界,做生活有心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就无真情可抒发。这就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人。
1.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接触社会,积累素材。引导学生留意各种各样的社会见闻,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在上学路上引导学生多观察路上的人物。如:环卫工人、警察叔叔、医生、工人等,留心身边的环境变化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
2.让学生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一年四季,风景各有色彩,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认识事物,观察动植物,春天的花草、夏天的虫豸、秋天的果叶、冬天的冰雪,都要多留心观察并记录。
3.开阔视野,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风情文化,积累素材。利用节日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秋游,登山,参观博物馆,到敬老院慰问等。在寒暑假让学生多到郊外观察,跟随父母到祖国的名胜古迹参观旅游。
三、“说”出感受,倾听表达
一个人能说会道就说明他脑子里积累的知识很丰富。我们平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来所见所闻,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 我在班中就设计了 “谈天说地3分钟” 的活动环节,在每一节语文课前给学生3分钟的表达,让学生说说自己看书的收获, 说说所见所闻或推荐好书,或者表达喜怒哀乐,有时还会让他们演一演,学生乐于其中。在交流中,我会让聆听的学生去点评,及时捕捉同学的优点,去寻找同学在表达中用上的好词佳句,教师适时地表扬激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继续积累的兴趣。
四、“做”中体验,实践得真知
鲁迅先说过:“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亲自体验实践过的事会让人感同身受,是激发学生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平时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和农务实践,比如:洗衣服、扫地、做饭、炒菜、插秧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积累素材;让学生亲手种植植物。平时可以布置学生种菜,种花,种豆豆等。让学生亲手种植植物,感受植物生长的变化,仔细观察相应地过程记录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让学生多做亲子小实验。如“鸡蛋浮起来”“美丽的彩虹”“带电的报纸”等。
五、“记”存“珍宝”,融会贯通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看书的时候,不思考,不做笔记不如不看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必须记,“记”存“珍宝”,融会贯通。
1.摘抄法。让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在平时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自觉养成及时积累的好习惯。指导学生记录学习的课文中和课外书中出现的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甚至是整篇优美的文章,记录有价值的一些名言、警句。比如:在学了《荷花》一課后让学生把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摘抄下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似的。”这样学生在今后习作中遇到写花的样子时可以模仿运用。
2.记“读后感”。引导学生读课外书之后,要不断地进行思考、总结,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讲了什么道理?把书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把自己感受体会以文字记录下来。让书中的知识成为了我们的智慧,这也是对积累能力很好的提升训练。
六、“写”中升华,学以致用
学生在头脑中的积累多了,但并不代表学生在实际中就能很好地运用。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积累的知识。我们从阅读中,从生活中的积累,最终目的就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增添色彩。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读到说,由说到写,将自己积累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是创造之源引用到写作中,学以致用。
1.学会引用。比如学生积累的古诗《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在 我们三年级下册的习作“中华传统节日”,就可以指导学生在习作时引用积累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句,名言,谚语等来开篇点题,让文章更出彩。
2.勤仿写。平时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带有排比、比喻特点的句子等,平时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比如:学生积累了“干干净净,无边无际”这些词语时,要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在学习了《花钟》时引导学生积累了拟人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这些句子后,要要求学生随笔进行仿写其他花儿的开放。这样的积累才有效果。
3.勤练笔。我们让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等知识,最终目的就是为写作做好铺垫,让学生写作中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学习了《燕子》一课,我们让学生积累了课文写小燕子样子的句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这时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小动物进行观察,然后学习文段的方法进行练笔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学生就会得心应手。写日记也是练笔的好途径,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的最好方式,引导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每组织学生参观了了一个地方,进行了一次春游,搞完了一次大扫除,都可以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正如邓拓所说“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把语文积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大力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指导,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帅.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培养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
[2]金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
[3]陈卫东.走出“语言”“语感 ”“语用”教学的误区[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