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0-01-07胡玉芳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小学生策略

【摘要】本文针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现状,论述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提出巧设问题、运用图形、结合生活实际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 小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142-02

长期以来,不少数学教师都对数学教学产生误解,认为数学教学无需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下,大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所关注的依旧是基础知识、计算能力、解题技巧的教学,这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解题技巧等同样重要:一方面,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和语文学科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因此也要求学生有数学学科的阅读思维;另一方面,无论是学习数学知识,还是阅读数学题目,如果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加持,对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极大的好处。既然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如此重要,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三点做法。

一、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的数学阅读思维

提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有利于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尽管教师对于提问的重要性都已经非常清楚,但仍有不少教师不知道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发挥提问的作用。有的教师为提问而提问,所设计的问题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层次性,不利于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笔者认为,巧妙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键信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小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较弱,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获得关键信息;二是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将关键信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三是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将更多阅读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更加广阔的阅读视野。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想充分发挥提问在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点:一是把握问题的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把问题引向纵深,那些与教学联系不大甚至无关的问题,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容易消磨学生的耐心;二是把握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要考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不断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三是把握问题的层次性、梯度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逐层深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内容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这一内容,他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数,但对于数据的认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还很陌生。因此,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视频中有多少人在下棋、多少人在跳舞、多少人在看书?你们来帮老师数一数,好吗?”听到问题后,学生立即开始数起来,并很快给出答案。接着,笔者继续提问:“这些就是数据。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些数据的呢?”“我们得到这些数据后,如果让你告诉其他人,你会怎么描述它们呢?请你将这些数据告诉同桌,好吗?”“如果要你用书面的形式向同桌展示这些数据,你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本里是怎么做的。”“除了视频里的,在生活中,我们还碰到什么需要用到数据的情况吗?你能告诉老师吗?”笔者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认识数据开始,然后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如何表达数据,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使用数据的情况,逐步引导学生读懂教材上的内容,深化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数据的认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二、运用图形,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要理解抽象的文字描述是有难度的,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利用图形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直观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相关文字,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图形除了能够将抽象描述具象化,还有助于学生快速找出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就小学阶段而言,学生可利用的图形有很多,如线段图、扇形图、柱状图,还有各种各样的图片等,教师在选择相关图形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用不同类型的图形,这样才能发挥图形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教材中用线段图(如图1)展示了题目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线段图的优势,让学生理解如何用线段图表示各种数量关系,筆者做了这样的改进设计: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图书馆需要走200米,从家里出发去科技馆需要走300米,小明家、图书馆和科技馆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从图书馆到科技馆需要走多少米?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很快绘制出此题包含的线段图内容(如图2)。

通过绘制、观察线段图,学生很快找出了题中的数量关系,读懂了题目并正确解答问题。图形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表达转换为具象、直观的图形表达,帮助学生迅速厘清文字中的数学关系,从而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图形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又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相关知识,如果只是将多边形内角和用语言描述为“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几个内角相加”,或者是用“(n-2)×180”这样的公式表述,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概念,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笔者首先利用希沃白板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将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切割出来,通过动图演示将四个角拼接在一起,最后让学生将四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图形在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注意两点:一是所选择的图形要与文字契合,不能任意为之;二是所选用的图形要符合相应学段学生的喜好、认知水平。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充分的了解。

三、联系生活,增强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一步说,就是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数学学习都不能离开生活,生活可以说是数学的“源泉”。

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的概念、知识点相对比较枯燥,如果教学和学习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那么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正因为如此,要求教师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教学的元素,并通过生动灵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然而,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适合用于教学。教师在运用生活内容展开教学时,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情,其次要分析生活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再次要考虑学生的喜好问题。另外,教师还要考量所选用的生活内容的延展度,也就是说,所选用的生活内容要能够很好地延伸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这样选择出来的生活内容才适合在教学中使用。

例如,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的意义,学会看时钟并会读。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考虑到很多学生都乘坐过动车,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首先,出示一张动车票,引导学生读懂票面上的时间信息、出发站和终点站的信息;然后,告知学生从出发站到下车站的距离和需要的时间;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计划早上起床的时间、出发去车站的时间。这样设计既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又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看时间,而且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规划能力、自律能力、应对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学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熟悉度,不仅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中,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生活事件时,一定要立足学生,选择学生常见的生活事件,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笔者长年在乡村学校任教,所以选择的生活事件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做、常接触的。例如,教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一课,笔者便让学生回家后数家中鸡、鸭、鹅、猪的数量;教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笔者让学生回家后,找出家中存在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有了生活的直观感受,学生对于课本文字的理解逐渐加深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够进行学习的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并非只有语文学科才需要关注,其他各学科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本学科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能力。

作者简介:胡玉芳(1986— ),女,广西博白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
Passage Four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