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的空间建设

2020-01-07王昌胜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车教室空间

王昌胜

对于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特征,我们概括为:灵活、对话、可重组。“灵活”指不再是固定的,应该是可以承受多种功能的;“对话”是指空间与学生、教师可以对话,随处可以撞见学习;“重组”的意思是指空间是开放性的,可以根据活动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拼组,以实现多种功能和用途。

学校物理空间建设,我们遵循的原则是:

功能决定结构(形状)。现代建筑外在呈现的形状,应是由功能决定的,而不是由形状决定功能。也就是说,建筑应该先考虑功能,再考虑形状,尽量避免事先按人为喜好确定形状(民国风、欧洲风等)再来考虑功能,这样设计出来的空间往往可能就被撕裂了。

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筑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设计,目的是促进人在空间里更好地学习。走进空间,身体各个部位和感官都感觉舒适,有学习的渴望。现代神经学认为,人类身体的多个部位(不仅仅是大脑)都是可以思考的,也是有记忆的(比如肌肉)。

对学校物理空间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我们再来审视学校里的空间,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考。新校建设中,就学生饮水机放在哪里引起了争论。新聘的部分教师认为放在教室里不合适,孩子们接水会漏水,教室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所以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取水间。而一拨老班主任马上做了引领:这里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所做的,到底应该是为了方便我们教师的管理呢,还是应该方便学生的使用呢?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应是为了方便学生,而不是为了方便管理。孩子小,会将水洒在教室里,有很多种处理方式,也正好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用水饮水习惯的好机会。

经历这样的事多了,我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当我们抛弃了以往的“便于管理”“便于施教”等成人思维,而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让学校回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思路上时,我们看待校园设计的视角就不一样了,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学校的物理空间也可以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空间即课程

空間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空间不只是简单的教育承载体,更应该是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学校有一辆使用多年的黄色校车,按规定得报废。但这校车多年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和孩子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当遭遇废弃的校车闲置在角落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舍。闲暇时光,孩子们总在那个校车周围转来转去,期盼进入校车内玩耍一番,有的孩子甚至拿着几本书翻窗进去,享受独自阅读的美好时光。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思考:能不能把这个校车变成一个流动的阅览室。这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于是我们就行动起来了。在设计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工人师傅一起把这个校车重新进行了简单的装扮,学生会号召孩子们募捐了一些书籍,设计成了一个简易的阅览室。这个“校车阅览室”虽然受制于条件显得非常简陋,但一下子就吸引了全校孩子的关注,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图书管理、借阅登记、阅读奖励等活动,全部由孩子们自己组织完成,学校只配备了一位年轻的指导教师,帮助孩子们出谋划策。起初,也有老师担心有安全隐患,甚至担心管理混乱。但事实证明,孩子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只要成人稍加引导,孩子们做得比我们想象得要好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讲,校车这个空间,成了学校的课程。不仅是孩子们的阅读课程,其实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协商对话、相互妥协、共同决策、学会求助、管理协作等,都是难得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在创新实验学校的基地学校里,每所学校总有一块“自留地”。一般是在离教学楼较近的地方,每个班级有一块土地,孩子们自己栽种一些瓜果、蔬菜;也一定有养殖基地,有鸡、鸭、鹅等各种家禽,孩子们也经常将自己饲养的小兔、小猫、小狗寄养或赠送给学校,供同伴观察习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动植物生命的成长过程,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力量,激发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这也是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提倡的:未来的学校应该能“顶天立地”。“顶天”方面,是提倡未来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能随时发生,不受区域时空的影响”,所以我们努力让网络学习不只是在电脑教室才能完成,而是创造条件在楼道、教室等地方,都布置必要的互联网设施,供学生自由使用。“立地”方面,即能看见土地,能体会生命的成长。

空间是教学方式之一

有一种观点:学校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室设计,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空间的规划,其实是在建构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

关于教室的设计,我们提倡大空间教室。我们将平常的三间教室合并成两间,组成一百多平方米的大空间。教室又分为学习区、活动区、办公区和阅读区。教室里学生的桌椅,也是可以相互拼组的,单人单座、两人结对、三人一伙、四人小组,根据学习需求随时可以随机组合,便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信息交互量成倍增加。

教室学习区的四周,配备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用具,日常教学中要用到的基本设施,基本上可以随手拿来就用,教室里的东西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当然,也有一种看法反对这样,担心会扰乱孩子们的注意力。事实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元,孩子们将来的工作方式也将是多线性的,我们的教室设计也应该反映这样的多样性。如果我们人为地将孩子刻意地设计在一个一个封闭的、安静的环境里,努力排除一切干扰,并不见得对孩子有帮助。因为有可能让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相反的,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互动的、可灵活组装的、变化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适应多元的学习方式。所以,学习、办公和活动不一定在封闭的空间内独自发生,更应该在互动、对话中相互促进,在碰撞中生发灵感和衍生智慧。

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花花绿绿的作品。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作品”,藏着孩子们一个个小秘密。不经意间,下课后在楼道里溜达,发现同伴在墙壁上分享了一个好东西,或者发布了一道求解的难题,都值得站着思考一会,这也是一种学习,即“撞见学习”。正是这种“撞见学习”,使得学习随时随处都可以发生。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应该尽量多地为孩子们创造这种“撞见学习”的机会,创造无意识学习的机会。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也充满着力量。

将教室建设成有意义的学习空间,使更多学习方式在此生发,实现更多无意识的“撞见学习”,是我们对教室空间建设的追求。

空间是学生的第三任“老师”

在未来学校物理空间的设计中,我们有一个基本观点:让学校提倡的东西看得见。

我们认为阅读很重要。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图书馆就应该经常出现在公众眼中,特别是孩子们的视野当中。所以我们将图书馆设计在学校的“动线”上,孩子们上学放学,日常活动经常经过图书馆。孩子们能看到图书馆、看到图书、看到自己的伙伴正在图书馆里阅读。通过“看得见”来影响自身行为发生变化,这便是好的教育。为了让阅读能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效,我们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孩子家长主动捐书,方便孩子们随手就可以拿到书来读。

我们认为科技对孩子们的作用不可小视。它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所以我们决定,选取一些安全的、孩子们喜欢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小科学实验,开放式地呈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以便孩子們能看得见摸得着,有兴趣随时随地都可以实验一把、体验一下,激发孩子对科技、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将创新的种子种入孩子心田。

我们同样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因此,校园里的角角落落都蕴藏着艺术密码。将某处楼梯设计成钢琴琴键的模型,让孩子们能踩着琴键上楼梯;楼道随处展示着孩子们的绘画、陶艺作品,并请孩子们相互点评互动。

空间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学校物理环境的设计中,我们将最重要的地方留给孩子们,尽量让孩子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互动中来。

在进门大厅的墙壁上,我们将大块的空白特意留给学生,用于张贴每个孩子的留念。孩子入学时,每个孩子留下一个手印,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待到毕业时,我们也将每个孩子的笑脸和签名留下来。多年之后,这里将成为满满当当的、呈现历届孩子手印和笑脸的“留念墙”。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念想,无论将来走到哪里,还能在母校里找到幼年时的印记。

我们在设计楼道和教室文化时,将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创建者和使用者予以考虑。在各个教室外的墙壁上,我们设计了大块的用于张贴的板壁,留白给班级和学生,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与墙壁互动。我们将墙壁上的留白部分分为三类:一是展示类的个性空间,孩子们觉得好的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甚至可以开设自己的空间,比如XX科学园,XX英语角等;二是与班级管理相关联的,诸如班级的相关约定、规则,尽量是与孩子们共同讨论达成的共识,张贴在墙壁上,以便随时可以看见和提醒;三是指向心灵类的,诸如心情树、开心屋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倾诉烦恼、分享快乐和寻求同伴帮助。这样一来,墙壁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不是事先规划、也不仅仅是成人的眼光,而是充分留白。留给学生和教师大量的创造空间,让师生共同参与文化的创造,让师生能看见自己,让校园中的人与物理环境建立深度联系。

我们希望空间与父母、老师一样重要,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充分发挥、利用环境的力量,滋养、丰富儿童的成长。

当然,如果学校物理空间只是停留在设计和建筑上,如果作为主体的“人”不愿意用或者不能很好地使用,那么空间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正所谓:没有“用”就“没有用”。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校车教室空间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创享空间
未来的校车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