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背腧穴封包热疗对COPD稳定期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2020-01-07李静音王旦旦杨玉琴常丽黄慧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封包稳定期中药

李静音, 王旦旦, 杨玉琴, 常丽, 黄慧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目前,COP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由于其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且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中药针剂、雾化吸入剂以及针灸、药物天灸等新的治疗方法亦广泛应用于临床[2-3]。中医药防治COPD稳定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4],但关于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报道较少,故缺乏公认的治疗COPD稳定期的中医治疗方案。本研究采用中药背腧穴封包热疗的疗法,结合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等特点,治疗COPD稳定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80例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5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选择病情分级符合B级:临床特征为低风险、症状较多,肺功能分级GOLD-2,急性加重≤1次/年,COPD测试问卷(CAT)评分≥10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2分及C级:临床特征为高风险、症状较少,肺功能分级GOLD-4,急性加重≥2次/年,CAT评分<10分,mMRC评分0~1分的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6]。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②符合肺脾气虚证;③40岁≤年龄≤80岁;④入选前1个月内未参加其他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⑤入选前经过2周的洗脱期;⑥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④心功能Ⅳ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⑤合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活动性肺结核、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肺栓塞、气胸、胸腔积液患者;⑥患有影响呼吸运动功能的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⑦合并肿瘤的患者;⑧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严重肝脏疾病是指肝硬化、门脉高压和静脉曲张的出血,严重肾脏疾病包括透析、肾移植);⑨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⑩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glaxo wellcome UK limited,进口药注册号:H20140165)50μg,口腔吸入,每次1吸,每日2次。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热疗。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将中药封包(由五指毛桃、太子参、白术、茯苓、桂枝、白芥子等中药组方粉剂制成的药包)置入通络宝仪(湖南省健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C型控制器中,外加一次性外套,接通电源,热敷于背部的风门穴、肺俞穴、膏盲穴、厥阴俞穴等穴位群,可予弹力固定带固定,每次30~60 min,每日2次。药包使用20次后更换。

1.5.3 疗程 2组疗程均为2个月,并随访半年。

1.6 观察指标

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0/FVC)。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包括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等,及时监测不良事件发生。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紫绀等。临床控制:以上所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80%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有效:50%的症状和体征均好转;无效:一半以上的症状和体征没有好转或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1± 8.7)岁;病程2~15年,平均(6.5± 2.4)年。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4± 8.2)岁;病程2~17年,平均(6.8± 1.7)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n/例(p/%)]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0/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0/FVC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

2.4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表3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在使用中药封包治疗后局部出现过敏性皮疹,2例患者使用吸入剂后出现咽部不适,1例患者使用吸入剂后出现口腔溃疡;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使用吸入剂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咽部不适,1例患者心悸,1例患者头痛,1例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溃疡,2组患者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n/例(p/%)]

3 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通常给予短效或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或是吸入激素的疗法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缓解症状。激素吸入的方式还有加强抗感染的效果。研究[8-9]显示,激素吸入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会出现心动过速、咽部不适、口腔黏膜溃烂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20%之间。研究[10-12]表明,中药封包热疗是以传统中医外治理论为基础,现代医学技术为方法,采用红外线和磁场原理,将中药中有效成分转化成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了药物作用时间,减少了药物代偿。中药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减少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更加安全、高效。本研究的中药封包热疗采用通络宝和咳喘型治疗包,热敷于背部的风门穴、肺俞穴、膏盲穴、厥阴俞穴等穴位群,通过药物与穴位的共同作用,以达到止咳、平喘、散寒的功效。中药封包辅助治疗COPD,因其操作便捷,副作用小,高效的特征也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COPD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气喘、咳嗽、咯痰、动则气逆,严重者出现心悸、胸闷、肢肿、唇甲紫暗。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肺胀”“喘证”等范畴,COPD稳定期是指患者急性发作期经过治疗后病情缓解,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轻微或稳定。COPD稳定期病机多以肺脾肾虚为主,治疗的目标在于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证候规律研究[2,10,13]表明,COPD稳定期主要以肺脾气虚为主证,肺虚、脾虚、肺脾两虚型占稳定期COPD证型的80%左右,在岭南地区COPD患者中肺脾气虚证候尤其多见。根据中医五脏相关理论[14],脾胃属土,肺属金,二者为母子相生关系。从肺脾功能来看,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脾胃虚弱时,大多首先影响肺,使肺气不足。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就产生了“培土生金法”,即用补脾益气的方药以补益肺气,通过补益脾胃,使脾气健旺则肺气充盛,卫表得固,邪不得侵,故能防止反复感染,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因此,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多从肺脾论治,采用培土生金法,使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肺功能恢复,营养状况改善,肠功能也能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中中药背腧穴热疗法采用的咳喘方,是根据“培土生金”的理论,采用补脾益肺中药五指毛桃、太子参、白术、茯苓等[15],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桂枝、白芥子,可达补脾益肺、渗湿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且配合药物外用的特点,加桂枝、白芥子以温阳通络、利气散结,使药效能直达局部,增强了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提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0/FVC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评价COPD的疗效最简捷的指标就是肺功能,采用FEV1.0、FVC可以直观地反映患者的康复情况[14]。FEV1.0与FVC的比值和FEV1.0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用来评价COP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当FEV1.0/FVC<70%且FEV1.0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在50%~80%之间时,说明COPD属于中度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平均状况属于中度严重,而治疗后观察组的肺通气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肺功能恢复更佳,这提示中药背腧穴热疗法能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结果与余燕等[16]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相似。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药背腧穴热疗法相比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对COPD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紫绀症状的控制效果更佳。方泓等[17]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培土生金法)治疗稳定期的COPD,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2.7%,略低于本研究结果,研究的结果基本相似。此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传统的方案通常对症治疗,采用长效或短效支气管舒张剂,重度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激素,能起到控制、康复的效果。但报道的不良反应一直较高,在10%到20%之间[9],可出现心率异常、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等,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结果提示中药背腧穴热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相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COPD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中药背腧穴封包热疗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中医的优势,中医药外用治疗,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临床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封包稳定期中药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NS2条件网络性能分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