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免疫吸附在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20-01-07鲍江波王长江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巴雷吉兰免疫吸附

杜 娟,鲍江波,王长江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é syndrome)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有研究者[1]认为与发病前有疫苗接种史与非特异性感染史有关,病理表现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四肢功能障碍、颅内神经症状。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为抑制免疫反应、清除致病病菌。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常用药,可加速恢复与减短复发病程,但极易受到血脑屏障的影响,且需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大。血浆免疫吸附是一种基于血浆置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对血浆中致病因子清除率较高[2-3]。本文旨在探究血浆免疫吸附在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纳入标准:患者与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用药禁忌证、腰椎穿刺禁忌证;经神经电生理、实验等检查确诊为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无肿瘤合并症。剔除标准:拒绝参加者和哺乳期、妊娠期患者。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6.54±1.25)岁;病程24~113 h,平均(70.26±3.25)h;呼吸麻痹4例,四肢功能障碍6例,颅神经麻痹11例,感觉障碍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6岁,平均(46.47±1.38)岁;病程23~114 h,平均(70.72±3.22)h;呼吸麻痹5例,四肢功能障碍6例,颅神经麻痹12例,感觉障碍7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组织审批。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甲泼尼龙(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143136),用法用量:冲击疗法,500 mg·次-1,1次·d-1,连续治疗5 d。泼尼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12020689)口服,10 mg·次-1,3次·d-1,连续用药4周。地塞米松(焦作福瑞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41021269)鞘内注射,行腰椎穿刺、待脑脊液流出4 mL后将2 mL药物缓慢注入椎管中,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此外给予维生素B、神经营养液等常规药物。

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血浆免疫吸附治疗。常规治疗法与对照组一致。血浆免疫吸附:选取DiapactCRRT持续性血液净化系统,采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DNA免疫吸附柱进行治疗。使用2000 mL肝素生理盐水进行预冲,在股静脉建立血液通道,置入双腔管,静脉注射2 mg·kg-1肝素,以14 mg·h-1速度持续注入肝素,血液流量设置为200 mL·h-1,吸附时间为2 h,间隔3 d再次行血浆免疫吸附治疗,一共治疗4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定,评分内容包含肢体、语言、步行、肌力等,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分为重型,总分为45分。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大于75%,自主神经与感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则为显效;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50%~74%,自主神经与感觉功能得到改善则为有效;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低于50%则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2.2 不良反应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0.05(χ2=4.812)与对照组比较。

2.3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临床治疗效果数据指标结果

*P<0.05(χ2=4.022)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四肢功能障碍、颅内神经症状,发病机制可能与疫苗接种史与非特异性感染史有关。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联,临床治疗方法有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起效较慢、疗程长、复发率高,不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4-5]。

血浆免疫吸附是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技术,是基于血液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将血液中的致病病菌因子快速清除,从而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常规治疗联合血浆免疫吸附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对抑制免疫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有较好的作用。与李波[7]的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9%比66.70%,P<0.05),表明血浆免疫吸附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效果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入机体后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反应来减轻炎症,促使细胞膜结构稳定,改善脱髓鞘程度。若使用常规剂量治疗则无明显效果,然而若采用大剂量治疗则极易增加不良反应,如肠胃道反应、心血管反应等。而辅以血浆免疫吸附治疗则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通过采用化学物理亲和力特异性较高的物质、抗原制成吸附剂,吸附剂与血浆IgG、IgA、IgM结合后可清除致病病菌因子,从而降低血浆中的抗体含量,最终起到清除致病病菌因子的作用。通过鞘内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脑脊液与脊神经根利于降低脑脊液浓度与改善脑部神经[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而辅以血浆免疫吸附治疗后可减少药物使用量,使得药物不良反应降低。

综上所述,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血浆免疫吸附不仅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更利于提升用药安全性与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巴雷吉兰免疫吸附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强龙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的疗效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简史
血浆置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02例临床分析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坏坏惹人爱凯伦·吉兰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