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20-01-07龚细礼
曾 敏,龚细礼,刘 洋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a.神经内科; b.重症医学科,湖南 醴陵 412200)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1]显示,脑梗死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给中青年患者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更为严重,因此早期监测与预防意义重大。已有很多研究[1-3]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收治的139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认无脑血管病的100例非脑梗死中青年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男99例,女40例;年龄34~59岁,平均(51.82±5.1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8~59岁,平均(51.19±4.76)岁。2组均排除近期感染,严重心、肝、肺、肾等功能损害,既往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颅脑外伤等疾病患者。2组在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包括既往史如高血压及糖尿病)、个人史(如吸烟史及饮酒史)等一般资料,记录2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相关生化指标,如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水平及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2.2 研究组不同性别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139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99例,女性40例,男性比例71.2%,显著高于女性的18.8%(P<0.05)。男性患者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吸烟、饮酒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同性别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2.3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计量资料中单变量分析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以有无脑梗死为应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独立相关,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血清胱抑素C又名半胱氨酪蛋白酶抑制剂C,体内的有核细胞均可合成分泌,且分泌水平较稳定,不受饮食、体重、年龄等因素影响,其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近曲小管重吸收,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灵敏指标[4]。近年来有研究[5-6]表明,血清胱抑素C可能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发现,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OR=6.538,95%CI1.423~30.027,P=0.016),进一步证实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血清胱抑素C可调控血管壁蛋白酶与抗蛋白酶活动的平衡,参与血管病变与血管重建过程[5-6],维持血管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血清胱抑素C对中性粒细胞迁移也可产生影响[7],参与炎症反应过程及细胞外基质重建[8]。血清胱抑素C过度表达可加剧血管损伤及炎症反应,可能参与脑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9-11],增加脑梗死发生的风险。急性脑梗死发病后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介导的一系列应激、炎性反应可导致肾功能异常,使血清胱抑素C排出减少[12],且脑梗死后颅内压增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内胱抑素C进入血液循环[13],从而导致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
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可能与日常生活中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及饮酒等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14-17]显示尿酸水平升高与脑卒中关系密切。有相关研究[18-20]指出,血尿酸水平增加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脂质过氧化,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诱导炎症反应,同时高血尿酸水平可使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还有研究[21]指出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OR=1.005,95%CI1.001~1.009,P=0.010),因此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患者进行食物控制及药物治疗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1,22]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OR=1.092,95%CI1.020~1.169,P=0.011),进一步证实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比如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杂粮等,摄入适量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方法来预防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了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症等传统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水平升高也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还发现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大部分为男性,且按性别分组比较显示男性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吸烟及高血压比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因而本研究认为男性比率偏高可能与以上多种危险因素水平偏高有关。在脑梗死的防治过程中,尤其是作为社会和家庭劳动主导的中青年人群,除了注意传统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还需监测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水平,注意合理膳食结构,控制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