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低年级利用学具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0-01-07顾兰芬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具探究思维

顾兰芬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江苏张家港 215600)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失去探究动力。教师可以将数学学具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一、灵活运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学习经验不足,对数学学习还比较陌生[1]。当学生还没能全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时,兴趣就变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能够有效带动他们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同时,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年纪尚小,好奇心强。针对他们的这个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具来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对数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为了促使学生准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等图形,并初步理解相关概念和含义,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为其准备好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喜欢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接着,教师展示相关物品,如粉笔盒、牙膏盒、足球、易拉罐、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三棱镜等,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它们的形状一样吗?通过这样的对话,教师就开启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物品分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感知,并思考:为什么把这几个物品放在一起?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然后,各组派出代表轮流发言,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教师灵活地将学具运用到教学中,促使学生通过亲自观看、触摸、感知来展开探究,就能有效激发他们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高效运用学具,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时期[2]。在数学课上,引导其充分使用学具开展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使其数学学习变得更有效,也是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准备相关教学用具,并在课上积极运用,让学生通过对教具的具体使用,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为了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并增强对时、分、秒概念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时钟。在课堂上,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钟面,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接着,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时钟,并将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指给同桌看。通过这样使用教学用具,学生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感受到具体时间的意义。

三、把握学具实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科目,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3]。这就导致他们学习数学可能会略显艰难。要想使其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学具等支持性材料,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内容,促使学生将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提高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为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准确形成有关毫米、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相关学具,如尺子、课本、橡皮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相关物品。学生亲手用尺子去量一量书本的长度,量一量橡皮的厚度,量一量课桌的高度,就能更确切地感受到分米、毫米的概念,进而将抽象的数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现实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手、眼、脑等多个感官都得到了锻炼。同时,这种具体活动能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自在。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将学具灵活运用到课堂上来,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顺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进而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学具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