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40年

2020-01-07陈宗懋蔡晓明周利边磊罗宗秀

中国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尺蠖化学农药绿叶

陈宗懋,蔡晓明,周利,边磊,罗宗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茶园有害生物防控是研究茶树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类别、生物学特性、危害规律、成灾机理、防治技术及策略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科学,是保护茶叶生产安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过去的40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园主要有害生物命名上发生了一些变化,防控技术上也经历了以化学防治为主转向综合防控的演化。目前我国已有5%~10%的茶园实施了完全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有机管理模式。

一、发展现状与进展

1.茶园有害生物的演替与命名变更

40年来,我国茶园害虫的发生与演替可归纳为如下4点:由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向小型刺吸式害虫演替;由发生代数少的种类向发生代数多的种类演替;蓟马、叶蝉、网蝽、螨类、粉虱类害虫的发生有上升趋势;部分茶区象甲、叶甲有暴发趋势[1]。同时,随着病虫害形态特征的再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我国茶树主要病虫害的种名有了新认识。最近,又对我国茶园杂草名录进行了系统修订。

(1)过去统称的“茶尺蠖”实际包含2个种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重要鳞翅目害虫。近年来,不同地区“茶尺蠖”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通过遗传杂交、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特征分析发现,过去统称的“茶尺蠖”实际包含2个种,即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这2个种存在生殖隔离,部分形态学特征差异显著,二者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2-4]。灰茶尺蠖、茶尺蠖形态相似且存在种内变异,肉眼难以分辨。基于两尺蠖COI基因酶切位点差异,建立了“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相对COI基因测序区分,该方法的鉴定周期缩短至原来的1/30左右,鉴定费用仅为原来的10%。利用该方法详细研究了茶尺蠖、灰茶尺蠖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结果显示,灰茶尺蠖发生的区域远大于茶尺蠖,是我国茶园最重要的鳞翅目害虫;仅江苏南部为茶尺蠖单独发生区域,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区域为2种尺蠖的混发区[5]。该结果为性信息素、病毒等种特异性防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茶小绿叶蝉种名变更

茶小绿叶蝉是目前我国茶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害虫,其种名发生数次变更。上世纪80年代前定名为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1988年鉴定为假眼小绿叶蝉E.vitis,并一直沿用。2015年,秦道正等[6]通过外部形态、雄性生殖器特征,确定中国大陆的假眼小绿叶蝉、台湾茶园的Jacobiasca formosana和日本茶园的小贯小绿叶蝉E.onukii是一个种,为小贯小绿叶蝉。同时,不同地区茶园叶蝉COI和16sRNA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7]。进一步的大规模采样鉴定显示,我国茶园叶蝉包括:小贯小绿叶蝉、烟翅小绿叶蝉E.limbifera、拟小茎小绿叶蝉E.paraparvipenis等多个种,但小贯小绿叶蝉为茶园优势种,数量占98.9%[8]。

(3)茶炭疽病等茶树主要病害病原需进一步验证

茶树病原菌的种名变化更加复杂。上世纪80年代前,真菌门分为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由于有性阶段尚未发现,寄生茶树的许多真菌归属于半知菌纲。上世纪末,世界真菌学发展迅速,真菌学分类体系发生很大变化。由于许多真菌的有性阶段尚未被发现,半知菌纲已易名为无性型真菌纲。真菌界分类系统的变革使得许多半知菌纲茶树病原菌的归属和学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上世纪,我国、印度、日本、英国都将茶炭疽病归属于 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9]。2012 年起多篇文献将茶炭疽病菌和茶云纹叶枯病的病原易名为Colletotrichum camelliae、C.gloeosporioides、C.acutatum、C.fructicola、C.carveri、 C.majus、 C.crassipes、C.siamense等[10-12]。这反映了科学的发展,但也需进一步验证。茶云纹叶枯病和茶炭疽病的症状完全不同,但上述研究中这2种茶树病害病原大量重复。这说明,该工作还需深入提高,并严格按照柯赫氏法则予以确定。

另外,茶云纹叶枯病的有性世代在国内外均已发现和鉴定为Guignardia Camelliae。根据真菌分类学的原则,已发现有性世代的真菌应列有性世代的纲、属,但可附无性世代菌名,而我国最近的文献[12]将云纹叶枯病菌并列了4个无性世代菌名,并列入新病害中,这似有待商榷。

(4)茶园杂草无效名录修订

自1959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就开始重视茶园杂草种类的研究。然而由于现存茶园杂草文献中,异物同名、一物多名、不正确使用拉丁文或中文错别字等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尚无法确定中国茶园杂草的种数和分布。2019年,吴慧平等[13]收集整理了1959—2018年期间茶园杂草种类的报道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确认了中国已报道茶园杂草名录759条,其中存在无效名录517条。这些无效名录中,修订转化331条有效名录;并比对已有报道,新增名录170条。如:报道名录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替换为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报道名录狼巴草Bidens tripartita、狼把草B.tripartita,修订转化为狼杷草B.tripartita。目前,中国累计报道茶园杂草种类412种,分属72科251属。报道频度最高的为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等。这对中国茶园杂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茶树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迅速

(1)茶树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的变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茶树植保进入综合治理阶段。与前期的全部种群防治相比,我国茶树植保工作有了质的飞跃。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3个特点:考虑生态的平衡和种群的多样性;强调农业、化学和生物等各措施的协调和互补;强调生态调控,以达到长期抑制有害生物种群的目的[14]。2000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产品将是茶叶生产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未来茶叶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因此更加强调了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在措施上更加强化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应用[1]。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生物、化学生态、农业防治等方面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时化学农药的选用与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我国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其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化学农药替代技术的突破、各项防治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示范推广,到2020年实现茶园化学农药减施25%[15]。

(2)茶小绿叶蝉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

自2009年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以来,刺吸式害虫防控岗位(原为西部病虫害防控岗位)组织全国16个省(市)主要茶区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联合监测。探明了越冬基数、冬季最低气温和早春平均气温为茶小绿叶蝉主要灾变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全国茶小绿叶蝉发生趋势的预测模型,构建了基于Web的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实现了茶小绿叶蝉监测数据信息分析、传递及预警发布一体化的功能。2013—2016年,发布了不同茶区各年度叶蝉的发生趋势数字预报,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85.3%[16]。这为全国主要茶区制订叶蝉的防控预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3)茶园害虫生物防治初见成效

有益微生物在茶树害虫防治中获得成功的有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绿僵菌、白僵菌、蚜霉、韦伯虫座孢菌、座壳孢菌等。其中,上世纪90年代在黑刺粉虱上分离并繁殖应用成功的韦伯虫座孢菌是国内外首次应用于害虫防治的一种Aegerita菌。经在福建、浙江的大面积应用,田间防效在70%以上,持效期至少3年[1]。短稳杆菌是近年来从斜纹夜蛾罹病死亡的4龄幼虫尸体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细菌杀虫剂,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见效快,已成为茶园鳞翅目害虫无害化防治的有效手段[17]。茶树害虫病毒的应用已获得很大的成功。我国已从40多种茶树害虫上分离得到60余种昆虫病毒。其中,茶尺蠖NPV病毒、茶毛虫NPV病毒在我国已大规模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对其生物学特性、制剂研制、田间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茶尺蠖NPV病毒BT混剂、茶毛虫NPV病毒BT混剂均实现了商品化,田间防治效果达90%以上[18]。近年发现,茶尺蠖NPV病毒对灰茶尺蠖的致死率仅为20%~30%。为进一步提高病毒对茶尺蠖、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高效毒株筛选。高效毒株Q4对灰茶尺蠖致死率比原毒株提高50%,对茶尺蠖致死率与原毒株相似[19]。在植物源农药方面,虽然有天然除虫菊素、茶皂素、印楝素、苦参碱、藜芦碱、鱼藤酮等多种商品化制剂,但这些药剂对茶小绿叶蝉、蓟马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不适合虫口暴发期使用。此外,还发现、挖掘了多种茶园高效寄生、捕食性天敌昆虫。如:寄生茶小卷叶蛾和茶毛虫卵的赤眼蜂、寄生茶尺蠖幼虫的绒茧蜂、寄生茶小绿叶蝉卵的缨小蜂、捕食茶网蝽的军配盲蝽。但这些天敌昆虫尚未达到生产应用的程度。

(4)高效、精准物理诱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粘虫色板对茶小绿叶蝉、蓟马、黑刺粉虱等茶园害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是茶园常用的害虫物理诱杀技术。但长期以来粘虫色板颜色多样、无靶标针对性,诱杀效果参差不齐。本世纪初,在RGB颜色模式下,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最佳诱捕色(分别为金色、黄绿色),研制出数字化粘虫色板[20-21]。相较于常规粘虫色板,数字化色板对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的诱杀效果分别提高了50%、85%。近5年时间,数字化色板在全国茶区应用超过了1 000万块,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但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其对天敌昆虫有较大误杀的缺点也逐渐显现。2018年,经大量颜色筛选与设计尝试,提出可生物降解、天敌友好型的黄红双色诱虫板[22]。该色板含两种颜色,黄色引诱茶小绿叶蝉、红色驱避天敌昆虫。2018年在全国23个地区的验证试验显示:与市售常规色板相比,夏、秋季,黄红双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诱捕量分别提升29%、66%,对天敌的诱捕量分别平均下降30%、35%。目前,该色板正在全国示范推广。

杀虫灯是茶园重要的害虫物理诱杀工具。本世纪初之前茶园普遍采用频振式电网杀虫灯。该灯有两个明显的缺陷:诱虫光源光谱范围宽,大量误杀天敌昆虫;电网对叶蝉等小型茶园害虫捕杀能力差。基于茶园主要害虫和茶园优势天敌的趋光光谱差异,利用LED灯发射光谱宽窄的特点以及风吸负压装置对小型害虫的强捕杀能力,经3年的不断研制与改进,于2016年提出天敌友好型的窄波LED杀虫灯及其使用技术[23-24]。12个省份的验证试验显示:相对于频振式电网型杀虫灯,窄波LED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杀量提高266%,对主要害虫诱杀量提高127%,对茶园天敌的诱杀量降低40%[25]。窄波LED杀虫灯实现了茶园害虫诱杀的精准化、高效化,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目前应用面积超过6 700 hm2。

(5)茶树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

我国茶园主要鳞翅目害虫茶尺蠖的性信息素报道始见于1991年。当时共鉴定出5种组分,但田间诱蛾效果并不理想[26]。同时市场上也有3~4种“茶尺蠖”性信息素商品,但这些商品还未达到可接受的程度。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我们俗称的“茶尺蠖”实际包含2种尺蠖的发现,2016年成功鉴定出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性信息素成分。其中灰茶尺蠖性信息素含有2种组分,顺-3,6,9-十八碳三烯、顺-3,9-环氧-6,7-十八碳二烯;茶尺蠖在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组成上多了1种物质,顺-3,9-环氧-6,7-十九碳二烯[27]。初步明确,茶尺蠖性信息素特有组分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求偶通讯种间隔离的化学基础。

本世纪初尝试利用性信息素进行了茶毛虫防治。结果显示:性信息素诱杀可使下一代幼虫数量减少81%,性信息素迷向可使下一代幼虫数量减少60%[28-29]。可见,性信息素是防治茶毛虫的有效手段。随着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正确鉴定,其高效性诱剂及使用技术被提出[30]。全国范围开展的对比试验显示:灰茶尺蠖高效性诱剂的诱蛾效果是市面原有产品的几十至两百多倍。高效性诱剂诱杀1代灰茶尺蠖雄蛾,防效达50%;连续诱杀2代,防效可达67%。此外,还对国外已经报道的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进行了优化,提出了茶毛虫、斜纹夜蛾、茶细蛾等害虫的高效性诱剂产品[31]。2016年至今,茶树鳞翅目害虫高效性诱剂在全国茶区推广面积达到4 000 hm2,性信息素已成为茶园绿色防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6)茶园绿色除草技术的发展

进入本世纪,随着茶园人工除草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可供选择的茶园除草机、微耕机、除草剂少,茶园除草问题日益突出。借鉴果园成熟除草技术,经优化、改进,防草布除草技术已在我国茶园逐步扩大应用。防草布由聚丙烯或聚乙烯扁丝编织而成,透气、透水、强度高、耐腐蚀、耐老化,克服了地膜易破损、不透气等缺点。防草布可有效控制茶园杂草生长,未封行茶园行间覆盖,夏季杂草防治效果可达到100%[32]。此外,鼠茅草等以草抑草技术,轻便、高效除草机械等也日趋完善。这些无害化控草技术的发展,为我国茶园除草提供了有力武器。

3.茶园化学农药的选用、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1)茶园化学农药合理选用原则逐步完善

化学农药减施是当前世界共识,但更加重要的是农药品种的合理选择。农药在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和茶汤冲泡过程中的转移规律,是农药合理选用和使用的前提。研究表明:茶树种植过程中,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新烟碱农药及常用杀菌剂等农药的半衰期为0.2~10.0 d不等,降雨、光照等环境条件及农药物化性质是影响农药半衰期的主要因素[33-34];茶叶加工过程中,农药的消解率与农药蒸汽压有较高的正相关性;茶叶冲泡过程中,残留农药从干茶浸出到茶汤的比例与农药的水溶解度呈很高的正相关性[35-36]。

上世纪80年代,陈宗懋等[37]根据茶叶的特殊性,建立了农药水溶解度、农药蒸汽压、农药残留半衰期、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和大鼠急性参考剂量等5个指标的茶园农药安全选用体系。近年来,陈宗懋等[38]对该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增加了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考量,将农药对鱼和蜜蜂的生态毒理学参数纳入评价体系,明确了农药的水溶解度是茶园农药选择的最重要评价参数,其次是农药残留半衰期和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为保证饮茶者健康,水溶性高的化学农药不建议在茶园使用。

(2)茶园化学农药使用逐步合理科学

过去40年中,我国茶园使用的化学农药变化较大,主要是:滴滴涕和六六六等稳定性农药已在中国大陆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停止使用;茶园施用的农药由高毒性向低毒性品种变化;由水溶性、内吸性农药向脂溶性、非内吸性农药变化。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被禁用后,有机磷农药被大量推广应用,依次出现了敌百虫、敌敌畏、杀螟硫磷、马拉硫磷、乐果、喹硫磷、辛硫磷等。很快又出现了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杀灭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1]。这两类农药在中国茶园中的应用有二三十年之久。其间,喹硫磷、杀灭菊酯、氰戊菊酯等农药,因最大残留限量(MRL)问题,在我国茶叶生产中停止使用。本世纪初,新烟碱类农药(主要是吡虫啉和啶虫脒),在全世界大量应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这主要是因为,新烟碱类农药水溶性高、具内吸性、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好,并且杀虫谱广、价格相对低廉。

2011—2013年我国茶叶、茶产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出率、超标率很高,超过60%的样品检出吡虫啉和啶虫脒,20%以上的样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含量超过欧盟MRLs标准;同时成茶中残留的吡虫啉、啶虫脒在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较高,分别为29%~45%和68%~85%。由于吡虫啉等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高毒,对人类有潜在的神经发育毒性,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于2018年提出在欧盟大田停止使用吡虫啉、噻虫胺和噻虫嗪等3种新烟碱类农药3年的决定。基于上述原因,2014年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我国茶产业的风险预警,并筛选出茚虫威、虫螨腈、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等高效低水溶性农药。目前上述几种农药已经成为我国茶园害虫防治的主要农药品种,水溶性农药的使用比例开始下降。这极大保障了世界饮茶者健康安全和我国茶园生态安全[16]。

此外,自1987年我国陆续颁布了茶园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到2019年,GB/T 8321已规定了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50种农药在茶叶上的使用准则。使用参数包括防治对象、制剂施用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等。这为我国茶园有害生物的合理防治提供了依据。

(3)茶叶中农药MRL标准的制定新原则获得国际认可

六六六和滴滴涕是我国最早制定茶叶中MRL的农药。目前我国已制定了茶叶中茚虫威、苯醚甲环唑等农药的MRLs标准共计65项。这为保障饮茶者健康和我国茶叶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茶叶中农药MRLs的制定工作起步比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晚。同时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参照水果、蔬菜、粮食等食用作物MRLs标准制定原则制定茶叶中农药MRLs标准,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制定食品中农药MRL标准时,世界毒理学关注焦点是单位体重人体对毒物的摄入量。人体在摄入茶叶时与其他食品有较大的差别。茶叶被冲泡后只有茶汤被摄入人体,茶渣被丢弃;而其他食品无论生食、蒸煮,都全部直接摄入人体。而长期以来国际和国内在制定茶叶中农药MRLs标准时,采用与其他食品相同的方法,也就是用干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作为基准来制定茶叶中农药MRLs,这会过高估计人体的可能摄入量。

2008年,陈宗懋首次提出以有效风险量制定茶叶中农药MRLs的原则,指出应用茶汤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而不是用干茶中的残留水平,作为制定茶叶中农药MRLs的基准。这个观点在联合国政府间茶叶会议(IGG)中最先获得了茶叶生产国的支持,并在2011年被推荐到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2014年被CCPR通过。目前该原则已被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EFSA、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等国际官方机构和主要产茶国和消费国认可。这从源头上保证了茶叶中农药MRLs制定的科学性。依据该原则,我国起草制修订了茚虫威、联苯菊酯、硫丹、氯氰菊酯4个农药的CAC、EPA、欧盟等6项国际标准。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标准会议上的发言权,也使得相关国际标准放宽了100~1 500倍,大大有利于我国茶叶和其他茶叶生产国的茶叶出口[16,39]。

二、迎接未来的挑战

1.茶树吸汁性害虫防治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由于存在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未来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等茶园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压力不会太大。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茶网蝽、绿盲蝽等吸汁性害虫的防治,将是未来茶树植保的研究重点。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重要害虫,缺乏高效无害化的防治技术,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同时,茶棍蓟马、茶网蝽、绿盲蝽等过去局部偶发性害虫,近年来发生范围、发生程度在逐步扩大和加重。例如:过去贵州茶区发生的茶棍蓟马,目前在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均有严重为害;茶网蝽已从西南茶区逐步向东扩散,传入汉中、安康、恩施等地,严重影响当地茶叶生产。对这些害虫过去关注较少,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

2.创新将会开创茶园有害生物防治新途径

虽然40年来茶树有害生物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小型吸汁型害虫的防治压力依然较大,同时化学农药减施已成为世界的共识,这就需要开创茶园有害生物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是开创新技术的有效途径。例如:日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进了茶树育种技术,使得育种速度提高1倍以上,育种周期缩短至10年以下,近年来连续育成了抗炭疽病品种、抗轮斑病品种和抗桑盾蚧品种[16];日本在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应用过程中,融合了昆虫生理学、化学合成、剂型制备、微电子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研制出了价廉物美的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迷向制剂,其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相当,但成本却比化学防治低[40]。

下一步我国茶树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方面,首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茶树害虫性诱剂种类,并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发展更加高效的性信息素使用技术,争取在2021—2022年建立1个包括全国茶区重要鳞翅目害虫的性信息素应用产业化平台,使得我国茶产业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保证。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远程自动化的茶园主要病虫害测报预警平台和动态开放的专家系统;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茶树抗病虫品种选育新技术;融合声学技术与原理,深入研究茶小绿叶蝉、粉虱等害虫的声通讯,发展新型害虫防治技术;利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探明蓟马、网蝽等小型害虫的种内通讯信息素,发展高效诱杀技术。植物挥发物、天敌昆虫等对害虫种群动态变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目前生产实践中均未很好利用。借鉴其他作物上已有的成功案例,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领域联合创新,发展植物挥发物、天敌昆虫高效利用技术,将为茶园害虫无害化防治技术打开新局面。

3.化学防治在未来高质量茶产业中的安全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有害生物暴发期,化学农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控制效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化学农药仍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化学农药的减量已是世界共识,目前我国有10%的茶园少用或不用农药。今后,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进一步扩大和成熟,茶园农药的使用将进一步减量,但品种的合理选择将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农药选择方面,挖掘高效、低水溶性、低风险的农药品种,逐步将高水溶性、高风险农药退出茶叶生产;在农药使用方面,为减少人力成本,需加强研制、筛选适合茶园使用的高效智能施药器械。

猜你喜欢

尺蠖化学农药绿叶
绿叶对根的深情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绿叶和红叶
茶园害虫“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桃娃娃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为尺蠖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