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夤《尚书惠蜡面茶》之“尚书”考论

2020-01-07林今团

中国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刺史尚书泉州

□林今团

蜡面茶也称蜡面或蜡茶,是古代一种团饼茶名称。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述有蜡茶的采制工艺及其要求。徐夤《尚书惠蜡面茶》是以茶寄深情,以茶隐真情,酬谢再生父母的七律茶诗,研究此诗对探索唐末五代福建茶史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该诗中的“尚书”,有人研究认为是泉州刺史、右仆射王延彬[1]。但结合徐夤有关诗句,如《不把渔竿》中的“倍感闽王与善恩”,以及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和《十国春秋·卷九十五》等史料所明载“王审知”3字为切入点进行考论,笔者认为有机会有资格抗旨救徐夤的“尚书”是王审知,而非王延彬。本文就此粗作考论,敬请同好共研,以探明福建此一重要茶史。

一、徐夤与王审知其人

徐夤(860—929),字昭梦,福建莆田(今莆田市城厢区城郊乡)人,唐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他博通经史,长于词赋。先后依附刺史王延彬和王审知,后唐同光元年(923)至延寿溪畔隐居6年后去世。徐夤的诗、赋颇多,遗作有《探龙集》《钓矶文集》及《雅道机要》传世。他的一首茶诗《尚书惠蜡面茶》描写了蜡面茶的采摘、制造、形状、运输、碾罗、茶具、点瀹、用水等,尤其是赠茶者及其“深”“异”之恩。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中的蜡面茶、香蜡片也称为蜡面或蜡茶。笔者考证,认为诗中“恩深知最异”的“尚书”所指的应为“开闽尊王”王审知。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与两兄弟加入王潮农民军转战福建。景福二年(893)攻下福州,全闽统一。乾宁四年(897)王潮去世,王审知接任他的位置,唐廷任他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天祐四年(907),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闽同光三年(925)王审知去世,谥号忠懿王。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轻徭役,使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被尊称为“开闽尊王”。

二、史料记载王审知抗旨救徐夤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和《十国春秋·卷九十五》等史料载:“徐夤登第旧闽中,途经大梁,因献太祖《游大梁赋》,时梁祖与太原武皇为仇敌。武皇眇一目,而又出自沙陀部落。夤欲曲媚梁祖,故词及之云:‘一眼胡奴,望英威而胆落’。末几,有人得其本,示太原者,武皇见而大怒。及庄宗灭梁也,四方诸侯以为唐室复兴,奉琛为庆者相继”[2]。“王审知在闽中也,遣使至。遽召其使问曰:‘徐夤在否?’使不敢隐,以‘无恙’对庄宗。因惨然曰:‘汝归,语王审知:父母之仇不可同天。徐夤指斥先帝,今闻在彼中,何以容之!’使回,具以告。审知曰:‘如此,则主上欲杀徐夤耳,今杀,则未敢奉诏,但不可用矣!即日戒阍者,不得引接。徐夤坐是终身,止于秘书正字”[3]。

上述史料清楚地载明“王审知”3字,正因其“未敢奉诏”,徐夤才得以死里逃生。“一日受恩方得还”,“明月送人沿驿路,白云随马入柴关”,从此深隐山间,安度余生。千谢万谢此一“尚书”的“未敢奉诏”,“恩深知最异”唯此一“尚书”——王审知的抗旨相救才匹配。

三、徐夤诗句确证“尚书”是王审知

徐夤存世诗作有256首,暂从其中找出《退居》《尚书惠蜡面茶》《龟》《不把渔竿》和《镜中览怀》5首,分别有“受恩”“恩深”“酬恩”“善恩”“报恩”入诗。如作于923年冬的七律《退居》,其颔联“三年卧病不能免,一日受恩方得还”,说的是他在泉州依附王延彬期间,多病,求退,王未许。其族孙师仁《徐公钓矶文集》云“……求还所居,尝被病遣,求药物于延彬,答书曰:善自调获,亦可自开豁。三皇五帝不死,何归。盖举赋语戏之。”凸显“一日受恩方得还”之恩,受谁之恩、受何种恩?这不就明白地告知读者是“尚书”王审知抗旨相救让他连夜逃生的最深最异之大恩吗?

最直接最清晰确证“尚书”就是王审知的是《不把渔竿》,此诗应是925年12月闽王去世后到926年4月后唐庄宗遇弑间所作。其“倍感闽王与善恩”句已明白宣告天下:徐夤之所以能够安度晚年,千倍万倍深感闽王——曾任过“尚书”又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加封闽王的王审知施予救命大善恩。

徐诗中“分赠恩深知最异”句,明眼人是不相信“尚书”分赠一点蜡面茶就受宠若惊甚至感到承受了大恩大德,而且此恩最深,此恩最异。耿直的徐夤竟然会用上这种诗句,这实在是耐人寻味并觉得非同小可,因此,只有抗旨相救的王审知才配得上“恩深知最异”的“尚书”之称。

惠赠名茶之事,在徐夤之前很多,之后更多,而且常有诗词唱和。如晚唐薛能(817—880)官至工部尚书,有一诗《谢刘相公寄天柱茶》,称赞刘丞相惠赠2串天柱名茶像“夜明珠”那样难得,只因自己官小不配相公所赠好茶,诗中也并无感恩字词。最出名的是北宋王禹偁的《龙凤茶》诗,说的是皇帝恩赐的建溪名茶,并赞扬龙凤茶如何高贵,照样没有提升到感恩的境界,更无恩深最异之誉。

四、徐诗中的“尚书”非泉州刺史王延彬

对于徐诗中的“尚书”,曾有人撰文认为是指泉州刺史、右仆射王延彬[1]。王延彬(886—930),字表文,武肃王王审邽长子,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生于泉州。唐末五代任泉州刺史,累封至检校太傅开国侯。《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载:“初,闽王审知承制加其从子泉州刺史领平卢节度使,延彬治泉州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白鹿及紫芝,僧浩源以为王者之符,延彬由是骄纵,密遣使浮海入贡,求为泉州节度使。事觉,审知诛浩源及其党,黜延彬归私第”[4]。《十国春秋·卷九十·闽一》介绍太祖(王审知)世家和臧励禾等编1921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在王延彬条下均有此记载。

《福建通志·卷二十三》载泉州刺史:“王延钧、王延彬,俱天成间(926—930)任”,“王继崇,延彬子,长兴间(930—933)任”。再查考《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关于王延钧任泉州刺史之始末,可知王延彬第二次任泉州刺史是天成二年至五年(927—930),计3年。此即当同光元年(923)改朝换代,李氏取代后梁朱氏后,11月,庄宗李存勖登基,各方诸侯至贺,闽王王审知也遣使奉琛庆贺,庄宗遽问得知徐夤无恙。谕旨王审知杀徐夤,只因王“末敢奉诏”放徐一马,让他连夜逃生。此时,王延彬却处于“黜归私第”的软禁之中,无挽救徐夤的机会。再说敢于抗旨救徐一命的,也只有拥有福、建、泉、漳、汀5州的军政财于一身的威武军节度使闽王王审知才有资格,而王延彬既无机会更无资格,因为他不是节度使,故不配称“恩深知最异”之誉,当然就不是徐诗中之“尚书”了。

王延彬“右仆射”一职,是其平卢节度使的加官,并无实职。茫茫后梁地,平卢何处是?盛唐设14镇,平卢节度使为其一,即现辽宁锦州市所谓营州。王延彬主要职务是招抚室韦、靺鞨等少数民族。可想而知,只当个泉州刺史,并无军职,兼个虚职,让他实在感到窝憋,于是铤而走险,为求泉州节镇遣密使向后梁纳贡,事情败露后被黜。

五、王延禀与蜡面茶

徐诗《尚书惠蜡面茶》的写作时间应是后唐同光元年冬至次年春(923—924),即王审知抗旨相救后,让徐连夜逃生隐居深溪古峰时,是他以茶寄深情,以茶隐真情,酬谢再生父母之作。王延禀任建州刺史的时间,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载其“贞明初任”,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又载,长兴二年5月王延禀因造反被杀。在915—931的16年中,建州及其所辖名山武夷尚末生产蜡面茶。因此,王审知所赠蜡面茶是唐中和五年后由光州人在福州鼓山产制[5],与王延禀、王延彬无关。

六、结论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和《十国春秋·卷九十五》及徐夤“倍感闽王与善恩”等诗句确证徐夤《尚书惠蜡面茶》中之“尚书”只能是王审知。徐夤曾辱骂了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李克用,到庄宗改朝换代登基时,即谕旨王审知杀徐夤,而王审知“未敢奉诏”救徐一命。救命大恩令徐深感此恩深如海,此恩最特异。而王延彬此时正被软禁,无机会且更无资格抗旨救徐夤,故根本谈不上享有“恩深知最异”的“尚书”之誉。王审知赠给徐夤的蜡面茶是唐中和五年后由光州人在福州鼓山产制,与王延彬、王延禀无关。

猜你喜欢

刺史尚书泉州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泉州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谦虚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