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护理应急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2020-01-07张一鸣姬新颖蒋恩社于
张一鸣姬新颖蒋恩社于 喆*
1.河南大学 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 开封475004
新冠肺炎疫情中,护理人员承担了对发热患者进行筛查、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进行留观、救治以及医院内消毒、隔离、防止疫情传播等艰巨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如何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地对护理工作进行配置和管理至关重要[2]。而护理管理中的应急反应水平和组织管理效率又直接影响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成败,在护理人员正确应对和防控传染病疫情方面以及护理工作的组织中具有重要意义[3-5]。因此在疫情期间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措施,提高护士应对新冠疫情的应急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抗击疫情。本文对疫情期间医院所采取的护理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以及门诊病区管理方面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综述,为疫情期间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的医院护理应急管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1 护理应急管理策略的应用
1.1 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
在新冠疫情期间,多数定点医院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承担本院区的护理工作,而且还面临着支援武汉的情况。并且疫情发生的时间点在春节期间,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以及新冠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多数医院都出现了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的现象。人力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定了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能够有效地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紧急的调配是医院顺利完成救治工作的前提[6,10]。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系到护理质量的改善及患者安全的保障,而且还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7]。因此,在新冠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动态调配,对于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护士安全至关重要[8]。
1.1.1 组建应急管体理体系和小组,建立医疗梯队
在疫情期间,对护理人员进行重组面临着巨大挑战[9]。应急护理管理体系是疫情防控的前提,科学组织、调配人力资源,在成功应对突发事件时起着关键作用[10]。刘义兰等[11]所在医院迅速组建了护理应急管理小组,在垂直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网格式管理模式。护理分管院长任组长,负责统一分工和明确职责;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负责主管防疫总体工作部署;护理部副主任为核心组员,分批次在一线现场办公、指挥,以及做好协调和后援保障工作;各片区总护士长为小组成员。刘于等[12]所在医院根据专业和科室人员数量确定护理人员调配比例。为了避免护理部统一调配时的盲选弊端,由对科室更为熟悉的各科护士长选取确定调配人员名单。王艳等[13]所在医院迅速建立了三级疫情指挥系统,由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三级组成,其中护理部负责调配全员护理人员的工作,并启动应急机动库和突发公共事件相关预案。建立全院二级梯队护理应急人员机动库,其中第一梯队的护理人员每2周调换并进行医学观察2周。此外,各科室要安排好备用梯队人员,随时需要,随时援鄂。彭立明等[14]所在医院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和安排,并做好各科室的报名和动员,建立创伤、急救和传染病应急小组,并按照年龄、专业和身体情况组建三级梯队:由有经验的护士长担任隔离区护士长。医院建立三级梯队,一级梯队保障院内抗疫前线,二级梯队随时准备支援湖北或其他医院,三级梯队则为后备应急人员,随时准备替换第一、二梯队的人员[15]。为了保证护理安全,所有梯队配备一定数量的中高级职称护理骨干,由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战经验的护士长带队[16]。在自愿的原则下,梯队人员的选取由护理部重新进行评估并匹配全院的工作量与人力需求,将未满45周岁且从事护理临床和管理的人员根据层级分组,全面评估护士的年龄、职称结构、专科背景,以达到资源均衡,同时注重新老搭配、专业协同互补的原则组建梯队[11-12]。护理应急体系和小组的建立主要负责护理工作的总指挥、统筹分工以及监管督察。护理梯队主要是在疫情期间对护理工作量,疫情情况及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评估,由有年资、有经验和专科背景的护理人员组建,根据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的数量,合理分配人力,确保疫情期间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1.2 扩建和信息化管理护理应急人员储备库
建立护理应急人才库可以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提高抢救、防控效率。机动护理人力资源库是医院在2012年在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下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在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医院能够快速、有效地对临床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应急管理[17]。如何快速、有效地组建针对此次疫情的护理应急人员储备库极为重要[18]。在疫情期间,可通过扩建调配护理应急人才库,确保疫情期间的人力资源。在疫情期间,护理部迅速制定抗疫调配制度、护理支援人力储备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制定的储备计划,抗疫护理人力机动库由各临床科室分批次上报和抽调护士加入,并按照年资、专科背景、经验、临床技能等条件选取合适的人员[4]。王荣等[19]依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护理应急人员储备库,将信息化和护理应急人员储备库结合,为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调动等各项工作以电子化、信息化与一体化的方式开展,并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依据。通过对人员信息管理,线上平台培训及线上心理支持,线上人文关怀,提高了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管理、培训的效率。机动护士具备了全科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医院有效的人力资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与安排[20]。医院组建机动护理人力资源库,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卫生突发事件,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因此,在新冠疫情期间的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中,可以积极调动有护理技能和护理理论的机动护士,并扩建护理应急人力机动库,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1.1.3 调配护理人员,合理排班
护理部的首要工作任务是保证一线护理人力资源充足[21]。在确保防控、诊疗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保证护理人员能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王泠等[22]在排班的过程中,发现污染区护理人员换班时间间隔过长,使护士休息时间较少,不利于安排护士轮休,也会致使防护物品过快消耗;若轮换间隔过短,护士工作时间过长,会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过大,工作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刘义兰等[12]通过建立弹性调配机制,使护士工作劳逸结合,优化排班模式,实施支援岗位分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调配护理人员的过程中,避免怀孕、哺乳期等护理人员参与到新冠疫情一线护理工作中,充分考虑护理应急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同时,动态评估临床需求,根据医院一线病区的患者数量,病情程度,结合护理人员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灵活采用分批轮岗和责任包干的工作模式,动态调整周期。一方面要保证护理人员重组,能够满足抗疫一线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合理弹性排班,保证护理人员的充分休息,防止护士过度疲劳或因劳累出现护理差错,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1.1.4 开展疫情培训和演练
提高新冠疫情相关的防护意识和认知水平在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中非常重要[13,23]。在新冠疫情期间,应进行护理人员的统一培训和应急人员的专项培训,这些关于疫情的培训对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十分必要[1]。赵海燕等[24]制订了新冠肺炎应急培训方案,在医院开展全员统一培训和应急人员专项培训,培训的方案主要包括传染病相关知识专项培训及护理技能的培训;培训形式则根据知识内容的实操性分为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培训后,由感染科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再次学习,所有护士培训后达到上岗标准的条件是通过网络考核。Wu等[25]通过现场培训和网络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和能力。现场培训是传染病控制部门的首要任务。在遇到任何新冠肺炎患者之前,对感染控制部门的所有护士进行重点培训,包括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消毒隔离的个人防护要求。在线网络培训包括上传新冠肺炎医院防控的课程作业和讲座视频,在医院微信群和手机应用上,要求所有护士完成相关知识的培训。整个医院的每个更衣室和洗手区都展示了指导性的标志,以此作为提醒,确保所有在医院工作和参观的人都能够保持手卫生。吴欣娟等[1]的研究表明,院内新冠肺炎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医护人员和医疗辅助人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护士培训,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做好疫情期间的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护理部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包括患者入院程序、运送患者的负压平板车、患者会诊流程、治疗程序等。要求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根据应急响应计划完成任务。通过演习可以对可能突然发生的真实紧急情况做出及时、有效和有组织的反应。应急响应演练的开展,能够提高护士的面对突发情况的护理应急能力,增强护士的应急意识。
为了有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院必须定期评估和更新其应急培训课程,以确保应对人员的需求与应对活动保持一致[26]。然而由于此次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护理人员多是由临时抽调组成,很多护理人员甚至从未参加过应急任务,缺乏传染病的防护和技能经验,不熟悉传染病院区的工作,岗前培训也多是临时突击强化学习,且岗前培训多以突击和强化应急培训为主要培训手段[12]。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取了疫情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仍会有缺乏经验的护士不能适应。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疫情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医院平时也应加强护理人员有关传染病及其他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培训,进行有关的应急演练,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经验和能力。
1.1.5 提供心理支持,保障护理人员心理健康
有研究[27]表明,医护人员在参与救援期间或参与后1~2周,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障碍。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突然性、高传染性,以及救援的急迫性和危险性,在救援过程中,容易使护理人员在疫情救治期间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的问题,这些生理和心理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还会危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作为突发事件的参与者,一线护理人员常常表现出与普通公众不同的心理状态[28]。护士作为患者的照护者,其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安全,更关系到患者的照护质量及安全。医院应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时表扬在新冠疫情抗疫中表现出色的护理人员,给予护理人员真诚的关注,从情感上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激发医护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职业责任感,减少医护工作者在疫情救治中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使护理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29]。隔离区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常常会有作息不规律、身心压力大的情况,长期如此会对护理人员的机体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因此,护理部要从身、心两方面关心支持一线护士,加强护理人员的同伴支持和社会支持,组建护理团队文化建设,对一线护士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建立微信群,经常在微信群里分享积极的故事和成功的案例,邀请医院心理医生加入该微信群,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意识。一线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由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干预解决[24,30]。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中,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做好心理沟通和疏导工作,对护理人员进行激励,增强护理人员的抗疫信心,改善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保障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1.2 护理物资应急管理
在疫情期间防控工作中,建立规范的物资管理机制是开展疫情防控的物质基础,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足量是保障疫情工作的关键。因此,各类医疗资源能否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需要护理管理者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职能作用,协调统配有限的医疗资源[25]。护理部通过与各部门协调协商,尽一切可能为隔离病房配备防护用具和设备,确保隔离病房有足够的物资,使一线护士能够安心地开展护理工作[31]。在物资应急管理中,要注重物资的储备和高效利用,由护理部制订防护物品应急发放预案,对一线病区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防控物资需求量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由护士长根据每日实际需求量负责科室防护物资的申领及分配管理,保证医疗物资的合理调用。其他病房需要根据病房内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数量,经批准后申领防控物资,从而保证防控物资可以得到充分使用,动态平衡,避免防护物资的浪费[11]。刘静等[31]成立了防护物资管理小组,规范物资的申请、领用发放、登记流程,做到每一件物资的来源及去向可追溯。制作防护等级宣教卡,人人知晓,防止过度防护。对于各类捐赠物资严格消毒灭菌、分类梳理、明确发放对象,物尽其用,让有限的物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疫情期间,物资缺乏时期应加强各部门的联系,统一管理调度物资,保证一线人员物资的使用。蔡忠香等[32]通过运用危机护理中的3S系统框架进行分析,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存在护理人力资源紧张,防护物资资源稀缺的护理应急管理问题。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引起医疗物资的相对缺乏,除了制定严格的物资管理制度,确保一线人员的物资使用,合理分配使用医疗物资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医疗应急物资储备,预留过渡期物资量,将应急物资供应商纳入应急储备体系,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力量等措施来缓解物资紧缺的压力[33]。
1.3 门诊和病区管理
1.3.1 门诊管理
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操作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也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30]。医院建立线上预检分诊流程,使就诊患者可通过手机的二维码扫描进行线上预检分诊,减少因患者就诊而传播病毒的风险[4]。王华芬等[34]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快速预检分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线上对患者进行新冠病毒的预检,不仅能够快速识别高危患者,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还降低了交叉感染,能够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刘义兰等[11]采取了普通门急诊患者入院“3+3”排查模式,即对患者及其一位固定陪护进行肺部CT+核酸+抗体”三项检测。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测量体温、预检分诊、询问病史进行排查,从而实现“3+3”就诊模式。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可以转入缓冲病房,24 h 后再次复查核酸,复查结果阴性且无症状者单间隔离3 d后转入普通病房。在门诊的应急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对就诊患者进行新冠病毒的筛查,在护理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并和护理工作相结合。远程医疗是管理传染性疾病的理想方法,在病区和门诊应急管理中,可以运用远程医疗来减少接触[35]。减缓病毒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社交距离”,即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或担心自己可能感染的患者,远程医疗可以帮助进行远程评估(分诊)和提供护理。对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特别是那些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例如先前有医疗条件的老年人),远程保健可提供方便的常规护理,而无需在拥挤的医院或医疗候诊室接触[36]。Yang 等[37]所在的医院所有专科开放了免费在线咨询和处方系统,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该系统支持实时和指定的照片和视频咨询,通过付款可以在线完成诊疗。在医疗工作中,通过远程医疗中的在线交流可以促进和组织患者的参与,同时收集基本数据,以促进有限的人力保健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可以将远程医疗运用到护理工作中,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给患者提供方便,一定程度也分担了医院的就诊压力。
1.3.2 病区管理
隔离区和非隔离区实行的分区管理,分为隔离区(污染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三个区和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两个通道。各区护士分工明确,明确落实病房常规清洁消毒工作,对于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转出隔离后,对其所居住的病房环境及其接触的物品彻底消毒[11]。WU 等[25]所在的医院,为确保医院所有职能部门的正常运作,医院修订了32项程序,包括新冠肺炎感染防护和隔离工作指南和应急计划、病房消毒和隔离系统以及终端消毒流程指南。护理部的任务是实施修订后的家庭和患者入院系统。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都必须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测试,每个病房的门上都贴有“来院病房探视的告知”。在疫情期间,只有一个大门允许人员进入每个病房,探视人员的数量和探视时间受到严格控制。每位住院患者仅限一名固定陪护,且要求其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显示阴性结果。进入病房前,所有来访者必须登记以下信息:姓名,年龄,过去14 d内是否去过武汉及周边地区,14 d内是否接触过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有无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系统症状。除此之外,建议非特殊情况,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住院。这些措施在整个医院严格执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在病区和门诊的应急管理中,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对患者的排查、隔离和检测工作,减少人员聚集、限制探视,做好登记等措施。对于确诊和疑似患者则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和消毒工作,以此来防止疫情在医院传播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2 护理应急管理的效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要重视发挥护理应急管理的职能,紧抓人员、物资、制度、管理四个要素,制定全面的应急方案,合理配置人力和物资,科学管理,能有效应对突发疫情,保护患者安全救治和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使病房区域划分合理、就诊流程清晰、救治工作规章明确,保障了护理人员结构与数量的充足,还促进了突发传染病的规范管理,防止了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疾病的扩散,切断了传染病在医院的传播途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确保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8]。有调查[39]发现,组建护理应急人力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应急救援队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效率,而且在突发情况下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率也明显提升。在新冠疫情期间,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护理应急管理,在护理管理的各方面均起到了有效的成果。
3 小结
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医院虽然能及时采取护理应急管理,但由于疫情发生的时间紧,任务量大,各医院面对的疫情压力不同、情况不同,采取的应急措施不同。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采取护理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的应急管理,病区管理规范以及应急制度的制定等措施在新冠疫情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有不足之处。因此护理应急管理在新冠疫情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护理人员相应的心理支持,缓解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机动护理人才库,通过网络开展线上知识培训,以及将远程医疗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同时,也要加强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演练,强化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意识和应对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