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优化策略研究
2020-01-07孙红岩郄文娟
孙红岩 郄文娟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0081)
学校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类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显性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潜在课程,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的,隐藏于显性课程内外的非正式课程。[1]“隐性课程”是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1968年在《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的概念,又被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隐含课程、内隐课程、非正式课程、无声课程等。一般认为,隐性课程具有教育目标隐蔽性、过程愉悦性、方法丰富性和效果持久性的特点。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等环境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传递给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经验的总和。[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显性课程作用的同时一定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使用,以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呼唤新策略,面对高度紧张的社会节奏、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要求高校教育者与时俱进,研究并实施紧跟时代步伐的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笔者认为,隐性课程的路径优化应着眼积极心理学视角、“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新媒体的综合使用。
1 积极心理学的关照视角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3]积极心理学是使人们幸福的科学,它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人性、社会和生活等领域的积极维度。它致力于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格、组织系统等维度。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多关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忽视了学生潜能的开发、素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隐性课程的重塑和提升注重挖掘学生潜力,促使其更好地学习生活,成为幸福的人。
1.1 关注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两种形式。[4]包括幸福感、希望、满足、快乐等。大学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对外界人和事反应非常敏感,如不注意心理调适,很容易产生心理冲突甚至心理障碍。因此积极的隐性课程设置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不断得到鼓励和引导,获得快乐、产生希望。因此,高校从校园环境设置到课堂都要贯彻这一理念。优美的环境,一砖一瓦、春花秋叶、假山喷泉、曲折的小径都会给人美的享受,使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感官的愉悦。厚重的人文气息从宣传橱窗、教室布置、广播台的节目等都能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另外,要注重学科渗透,就是全体老师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课堂上名人故事、优秀校友、科学精神等内容的穿插,都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学习的美好和人生的希望。
1.2 健全积极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征也是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征,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性和乐观。[5]自我决定性就是指人们对未来自己的发展做出选择并为之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乐观是能让人看到好的东西、好的方面,使生活变得美好而有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这些积极人格特征的方法就是激发强化一些现实和潜在的品质并使之成为习惯。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关注学生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以及现实或潜在的积极品质,通过隐性课程激发和强化积极的人格特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塑健康人格。
1.3 完善积极组织系统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的组织系统应包含大系统即社会以及小系统即学校、家庭和社区等,青年学子的良好品质建立离不开好的环境,这一点与孟母为什么三迁的道理一致,积极的组织系统就是有助于一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能够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包括情感、信息、物质等,社会支持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或缓解各种伤害。这就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方向,教育应注重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比如班级、宿舍。在操作上注重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开发内心潜能,挖掘学生积极的心理资源,并使隐性资源显性化,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实现心理成长,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吸收各种心理学派的营养,积极心理学注重学生积极因素的发掘,促使学生积极的生活,成为幸福的人,应该被高校吸收其所长,隐性课程理应运用该视角,丰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维度。
2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隐性课程不同于显性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目的指向性强,它侧重在教育环境中间接、潜在的影响,使学生自主体验,接受熏陶、感染进而认同,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其特点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以愉悦的心情去自主地接受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1 校园环境氛围的熏陶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是运用强制手段完成的,而是依靠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校史馆、图书馆、广播台、宣传栏等校园文化载体以及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都能起到很好的环境熏陶效果。此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集体荣誉感、端正学习动机,在寓教于乐中丰富自我、提升品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2.2 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学生,可以说,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勤勉、责任心、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乐观积极的人生观等都会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其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学养,宽广的学术视野,能够用自身的水平能力去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再次,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语言和态度上表现出亲和力,于平等相处中教育启迪学生。
2.3 教学过程情感性的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造和谐、民主、开放的氛围,增强学生课堂中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来说,一是艺术化的授课手段,用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方法,比如背景音乐、名人名言等去带动课堂,增强感染力,激发内在活力。另外,教师的语言要艺术化,用语生动、语气亲切、普通话标准,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传递师爱。二是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设计和正式授课的过程中,创设尊重学生,民主、平等、文明的课堂,从传统课堂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化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影响的过程。教师把单一知识、技能传授的功能,转变为包括过程引导、价值引领、情感渗透等在内的更为多元化的功能。
3 新媒体的综合使用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正在全方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行为等方方面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优化必须面对和使用好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的使用关系到隐性课程路径优化的成败。
3.1 树立新媒体思维
与时俱进,全面客观认识新媒体是高校教育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可回避的问题。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进步性,全方位改变了我们的思想、生活和行为方式,但眼花缭乱的信息、瞬息万变的沟通模式正在方便也困扰着人们。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是新媒体使用最为广泛的群体之一,作为教育者要高度重视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辨明是非,正确使用新媒体。此外,要树立新媒体思维,善于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2 新媒体技术的交互使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的路径优化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高效使用,要善于发挥新媒体优势,打破单一的局限,取长补短,综合使用来提高教育效率。首先,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慕课分享、网络心理测评、在线专家答疑等多种方式,弥补其它隐性课程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次,针对目前公众号、微信群等手机媒体使用普遍的现状以及其方便快捷的实际,高校应做好引导,及时建立并更新公众号内容,通过微信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平等地姿态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了解、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再次,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可换的。也就是说,新媒体可以实现教育别人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充分认清特点,主动在新媒体中进行价值引导,让学生主动交流、及时提问、寻求帮助,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出心理健康、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