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积极偏向研究
2020-01-07胡丽燕
陈 芸 胡丽燕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题言论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自我积极偏向是指个体倾向将积极的特征视为内部的、稳定的和全面的人格特征,那些消极的特征则被认为与自己无关。[1]自我积极偏向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期,面临着校园适应、专业学习、人际关系适应、情绪情感困扰等一系列的心里发展课题。[2]因此了解其自我积极偏向,有针对性地处理遇到的问题,扬长避短,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拥有更全面的人格。
自我积极偏向同时也是对自我心理的探究,即从身心两方面来认识自我。本研究运用人格形容词对大学生的性格进行探索,试图了解其对自身性格的认识。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积极偏向具有不稳定性、不协调性,深入了解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积极偏向对于其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大学生290名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其中男生97人,女生162人(1人缺失);独生子女84人,非独生子女160人(16人缺失);农村生源183人,城镇生源48人,城市生源25人(4人缺失);大一65人,大二76人,大三58人,大四61人。
1.2 研究工具
《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自评与他评),[3]包括123个形容词,共七个维度,分别是精明干练、严谨自制、外向活跃、淡泊诚信、温顺随和、善良友好、热情豪爽。该量表信度和效度[4]良好,自评和他评有较高的一致性。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录入与分析工作,并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处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的总体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积极偏向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在精明干练(8.45±2.20),严谨自制(7.90±1.86)、外向活跃(8.53±2.01)、淡泊诚信(9.23±1.86)、温顺随和(6.00±2.10)、善良友好(7.43±2.18)、热情豪爽(9.20±1.93)这7个因素上得分较高,有明显的自我积极偏向,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
(2)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的性别差异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淡泊诚信和温顺随和上差异显著(p<0.05),女生在淡泊诚信上得分高于男生(9.43±1.69 vs.8.96±2.06),在温顺随和上得分低于男生(5.75±1.99 vs.6.41±2.23)。
(3)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的独生与否差异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外向活跃上是否独生存在显著差异 (p<0.01),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9.07±1.60vs.8.31±2.12)。其它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4)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的生源地差异性检验。方差分析发现在温顺随和上,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得分差异显著(p<0.05),事后分析表明城市学生得分(7.24±2.15)显著高于农村(5.83±2.16)和城镇学生(5.94±1.63)。
(5)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的年级差异性检验。方差分析发现在温顺随和上,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显著(p<0.05),大一学生得分(5.32±1.93)显著低于大二(6.11±2.04)、大三(6.21±2.20)、大四(6.38±2.17)。
(6)自评和他评量表的比较。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七个维度上自评和他评的得分都具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34-0.47之间。
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在精明干练、善良友好、外向活跃、温顺随和四个维度上,自评和他评有显著差异(p<0.01),且都是他评得分高于自评得分,这可能是与他人评价比自我评价更宽容有关,这种现象称为宽大效应。
3 讨论
(1)大学生自我积极偏向的总体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人格结构自我评定时显示出了一定的客观性,在精明干练、严谨自制、外向活泼、淡泊诚信、温顺随和、善良友好、热情豪爽这七个维度上对自己的人格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评价普遍倾向于积极正面,表现出明显的自我积极偏向。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定位,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的选择,做出更恰当的处理。
通过自评和他评得分的比较,[5]发现七个维度相关显著,说明自评与他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大学生对自己性格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具有相似的客观基础,且在精明干练、善良友好、外向活跃、温顺随和四个维度上他评得分显著高于自评得分,这与评价他人时表现出的宽大效应是相吻合的。
(2)性别对自我积极偏向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男生和女生的自我积极偏向在外向活泼、精明干练、热情豪爽、善良友好、严谨自制这五个维度上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中国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淡泊诚信和温顺随和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温顺随和方面男生相比较女生而言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淡泊诚信方面女生相比较男生而言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可能是社会的变化使得对男女生的要求越来越不一样。女生相比较表现得更加强势。
(3)是否独生对自我积极偏向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外向活跃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六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外向活跃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得分更高,可能是因为家里就一个孩子,当需要与人相处与人为伴时更可能从家庭外部寻找交往对象,从而发展了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会表现得更主动外向。
(4)家庭所在地对自我积极偏向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温顺随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六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温顺随和维度上城市生源大学生比农村和城镇学生得分更高,表现得更突出,可能是家庭经济和地理环境还有人文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可能更多的被要求要讲礼貌要懂得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5)年级对自我积极偏向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温顺随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六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在温顺随和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可能是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个性较为鲜明,表现得更加随性一些。随着年级的增长在温顺随和维度上的得分变高,也就是更加表现得温顺随和,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接触、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对自身要求越高,思考的更为全面,在为人处事上就有了更多的约束力。
4 结论
大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身的人格结构有一定客观的了解,这种了解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大学生人格结构的自我积极偏向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男大学生人格结构中温顺随和比女生更加有优势,女生性格中淡泊诚信比男生更加突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可利用自身的优势,有所侧重的展现自己。
是否独生在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积极偏向上也有差异,由于要接触更多的非血缘关系的个体,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得更为外向活跃。
生源地在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积极偏向上同样有显著性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会比农村、城镇生源的大学生更为温顺。
年级的增长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随着经验阅历增长,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变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渐变得更为宽容平和,与人相处表现得更随和,因此在温顺随和上表现得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