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研育人视角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探索

2020-01-07

科教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学术育人

童 洁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广东·湛江 524094)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S新增了“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至此“三育人”正式发展成为“五育人”格局。新式育人格局的出现,让人们重新审视科学研究育人的作用。科研育人,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过让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并在指导他们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研能力,以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1]科研育人通过整合科研、教学资源优势,促进教学相长,是一种更高级有效的育人方式,而且科学研究的育人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育人”标准的缺失,严重割裂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减弱了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育人的意识,也是形成目前众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不断改革优化,使之与高校育人的核心使命相适应。

1 我国科研评价现状

高校科研评价是指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内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识活动。[2]高校科研评价可以反映高校教师整体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揭示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合理配置学术资源,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推进高校科研工作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国外的科研评价工作,我国的科研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且受国际影响较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行政评价,主要体现长官意识,不能客观反映科研成果价值;第二阶段是同行评议,同行专家从专业的学术角度对科研成果的各方面进行评议并认定其学术价值,是科研评价从定量评价转变为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体现;第三阶段是指标量化评议,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手段使用,但出现了唯数量论的问题,使科研趋向功利化;第四阶段是国际科研计量评价,是指标量化评议和同行评议的有机结合。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评价体系。如,唐慧君[3]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大学科研实际情况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和《大学自然科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宋振世等[4]利用h指数对教师科研论著影响力进行测评;刘天佐、许航[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不同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顾萍等[6]建立开放性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以对同类型但科研实力不同的高校进行客观、合理、周期性的评价。

综合各高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主要有论文、专著、专利、成果鉴定、技术转让等基础指标;科技成果奖、论文专著被引、被索、被摘等衍生指标;以及科研人员加入的学会、担任的职务、获得荣誉称号等派生指标。[7]

上述指标普遍没有反映科研育人的标准,这是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重大缺失。大学的核心任务是育人,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与培养人才的第一使命相结合。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引导高校科研发展方向。因此,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育人”标准。

2 高校科研育人的必要性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作支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此,发挥科研育人的作用势在必行。

2.1 有效提高教师自身学术水平

大学教师作为高校科研、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其自身学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学生的要求,通过向学生填充过时的知识和文化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了。高校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科研攻关产生创新点,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同时将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带给学生,这将有利于克服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科学研究活动能为教学内容不断注入最新科技文化成果,保持教学内容新颖性和时代性,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自身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同时将最新的学术动态、研究方向、正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展示给学生,才能带来精彩的教学效果。

2.2 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必然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在人才培养上,科研育人倡导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是一种集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于一体的新型育人模式。因此,要切实发挥科学研究“源”的作用,使教学充满新意和深度。科学研究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人格健全提供了优质的训练机会和条件:(1)知识技能的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会经历调查、实验、分析等过程,有利于大学生研究方法、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大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培养;(2)社会技能的培养。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活动,需要团队合作,甚至跨学科协作,有利于大学生交流和协作等社会技能的培养;(3)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一种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创造知识的火花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科学精神与学术品格的培养。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学术态度,寻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视界观。

2.3 有益于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校园学术氛围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每个在校学习学生的情操、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活动是校园学术氛围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一个大学学术活动开展得广泛普及、丰富多彩,必定拥有浓厚的学术风气、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成长,不仅有利于习得各种专业技能,更能养成努力拼搏、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良好品性。

3 科研评价中育人指标构建探索

高校科研育人指标的构建,应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就普通高校而言,教师将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主要有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将科研融入教学以及塑造学术氛围三方面。

3.1 指导学生科技活动

目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新苗计划”“大创项目”等。这类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成果也是以学生的名义。虽然,教师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出现,但也付出了许多精力和思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这方面,可以将以下指标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1)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科技活动的情况,如指导学生参赛数量、获奖等级等;(2)所培养的学生对科研创新成果的贡献度,如学生申请的专利、发表的论文、转化的成果、创新创业的成果等;(3)对教师在科研育人、科研作风、科研伦理、科研方法四方面的认可度。

3.2 教学中融入前沿知识

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在课堂中传授知识。教师只有亲身参与科研,用科研过程中探索得到的新成果丰富优化教学资源,才能做到对教学内容真正的精通,才能解决理论的陈旧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科教融合的情况,如新方案、新教材、新实验和新的实践环节也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3.3 塑造学术氛围

学术报告(讲座)、科技展览、科普等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科研团队的学术氛围和学科文化,养成良好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在这类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因此教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专业领域知识,让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激发学生新思维,提高他们对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趣。同时,将学术自由、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精神贯穿科研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科研品格。

这类成效可以通过教师倡导学术风气、营造学术氛围情况,以及科研工作对培养人才在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培养的贡献的达成度这两个指标来评价。

高校科研评价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和批判的重要手段,具有高度的导向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科研和育人的关系,构建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育人观,培养更加契合时代发展诉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切实担负起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学术育人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