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2020-01-07吴圆圆
张 杏 吴圆圆
([1]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在国外被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包含了大数据、互联网产业、虚拟设计平台、数据科学时代、LOT互联网物流、云服务以及云计算等方面。这些虚拟技术平台和产业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包括服装。在互联网和智能化手机功能的提升下,服装设计以及销售模式一系列的产业链都实现了智能化的创新。
1 服装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韩国湖南大学(全罗南道光州市) (崔晶熙)教授在在2019年4月发表《面向中小服装企业的3D基础数字制造平台》的主题演讲,其中全面剖析了在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下如何实现中小服装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更高效地实现顾客的服务性和企业产品的认可度。韩国延世大学时装最高委员会的特聘讲师 (金杳焕)设计师在2019年发表《超越技术的时尚》会议中对可穿戴智能化服装的虚拟设计进行了说明,将智能系统植入服装结构和面料中,感应人体的细微变化,并且可连接智能手机进行持续观测。国内的虚拟服装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人工智能化虚拟服装的设计软件开发,但是软件的整体性能一般,还处于探索与经验积累阶段。这些重点高校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化虚拟设计技术带给服装行业的冲击力和契机,那么作为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模式应该如何顺应这样的趋势继而达到与企业智能化转型同步。
2 人工智能带给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服装设计教育模式还是以基础教学为主,创意教学为辅。学校开设的课程也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一些生产实践和艺术实践等课程但大多数实践内容的意义并不大。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作出哪些调整是必要的思考,本研究有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2.1 加强师生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意识认知
“人工智能”这个词并不新鲜,但是在大多数人意识里仍然是一个很虚无、高科技甚至玄妙的代表。其实并不然,现在小到手机,大到航天、工业、物流、服务等行业无一处不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高校学生每天使用的学校网络智能系统、手机智能系统等服务都是人工智能的体现,服装行业也一样。孙瑞哲早在2017年的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会议上就指出: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服装产业面临着重大课题,即从传统资源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思考如何匹配需求建立柔性供应链,在此背景下,中国服装定制行业方兴未艾,责任重大。这句话虽然是针对服装高级定制行业的启发,但纵观整个服装行业其实是具有共通性的。并且该次论坛的主题就是“定制融汇·智能制造”,也强调了只有深度融合智能型产业链,才能做好服装未来发展的协同创新。那么基于这一理念,将从制定纺织智能制造业开始到后期服装产业的终端销售链为止,都将展开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上工艺和质量监督、自动传输包装、智能仓储、智能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逐渐形成并投入运作。那么服装产业的转型和工厂生产的模式转变势必会给服装设计领域带来冲击和新的契机,同时也给培养社会人才的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带来启示。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增强学生和教师的人工智能化意识认知也是必须的。
2.2 架构服装设计新型技术,拓展学生设计思路
众所周知,目前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的设置大部分还是以传统设计模式教育为主,甚至还存在着西方百年前的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包豪斯设计方法论在当时的确属于先进的设计思维且影响悠远,培养了很多设计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行业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包豪斯设计方法也开始受到质疑。很多的设计心理学研究和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包豪斯设计思维的某些弊端。那么作为高校的服装设计教育模式如何从传统的设计思维模式逐渐转变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培养模式,就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逐渐渗透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技术平台的学习。利用新型的设计技术架构新的知识体系,例如现在流行的3D、4D虚拟设计软件技术都是新型服装设计技术的体现。目前国内外已推出了多款虚拟服装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美国Gerber公司的V-Stitcher、美国PGM公司的Runway3D、法国Lectra公司的Moders和韩国CLO公司的CLO3D软件等。这些软件基本上都实现了三维虚拟服装面料悬垂性的模拟、虚拟服装缝制、虚拟服装的修改与展示、三维纸样转化为二维平面纸样及输出等功能。其中由韩国研发的 CLO3D作为一种多维空间设计技术是非常专业的智能服装设计技术,可以通过此款技术为目标对象设计出一套合体的3D模型服装并动态展示。这些技术体系也正是目前企业和大型服装设计公司运用的技术平台。这几款新型的虚拟设计软件都有自己的独有功能,并且这些设计软件不仅可以支持3D的设计技术还可以连接生产链,使传统的生产链产生更大的输出功能和缩短生产到零售的产业链时间。这个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成本的缩减,在同等销售额情况下,控制了成本也就是创造了收益,所以这些虚拟设计技术必将成为企业将来普遍使用的系统,整个系统都是智能化的操作。那么对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虚拟服装设计技术的运用和学习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师生必不可少的。
学习新型设计技术的理论价值在于创新的启发。高校教育机构是区别于中小学教育机制的,是为了培养更具技术性和创造性人才而建立的。那么构建新型设计技术平台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更多元化和更具市场变革化的环境下建立更符合潮流趋势的理论体系。高校教育机构将不断改变纯理论的知识教育系统,从而向更广阔,更具国际化和更多大数据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个人化趋势发展。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环境不是一种故步自封的“学习空间”,相反却是需要不断更新和接受快时尚的专业教育。这样的学习环境就要求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时代掌握相关的技术来帮助自我设计能力的提升。另外其应用价值在于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需求。新型设计技术平台将服装设计学习模式由二位空间设计转向三维、四维立体化设计的创新研究。为了完成这一创新型的学习方式,设计教学将结合信息技术、软件操作和实际制作等方式,通过虚拟化技术手段搭建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更加融入市场需求的平台,进而开发服装设计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手段,利用与时俱进的服装设计技术融合传统服装设计行业。基于这个平台建立新型教学方式、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模式和新型服装设计技术手段,做到能将新型技术与传统服装行业进行巧妙融合的实践性变革。
2.3 传统专业技术与虚拟化设计技术的合理结合
服装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传统行业,服装是穿着于人身的,所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必须的。人工智能化技术不是在改变这个理念,而是在服装为人所制作的过程和销售中提供更为精准和智能化的服务。所以服装本身所需要的制版、裁剪以及制作技术上的选择很大一部分还是需要人为完成的,那么手工作业这一部分的传统课程不能全部放弃。另外,目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任课老师大部分还是以接受传统服装设计教育而出师的,因此,不可能马上就熟练掌握现代人工智能设计技术,需要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而且在服装专业教师群体里还有一部分人是对传统手工制作深信不疑的,想要短时间内改变或提升这一部分教师的想法是有难度的,但目前绝大部份的专业教师还是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变革和历练。要实现在传统专业中顺利衔接新型虚拟设计技术需要制定基于虚拟化核心技术下的多维空间服装设计的学习目标,具体包括: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内容,分析学习者擅长的设计风格和需求,落实该技术平台的学习研究时间、地点、人员,确定该技术运用掌握的评估方式等。核心技术平台下的虚拟化设计与传统服装知识融合的学习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前期的专业知识基础研究,利用积累的理论系统中灵感来源、主题定位、服装版型和电脑操作等一系列基础课程后学习掌握虚拟化核心技术的界面和操作;(2)在熟悉界面和操作的前提下,结合已学的服装设计专业操作理论讲授多维空间服装设计的学习方法和要求;(3)制定设计主题,引导学生按自身的设计水平和艺术修养对设计主题进行研究,并要求学生明确设计定位和设计对象;(4)通过虚拟化服装技术设计的成果,进行实物的制作,帮助学生建立更明确合理的设计思路并提供实物给老师进行评估。这是结合传统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基本流程。平台使得学生能更直观、系统化以及更高效的进行设计。不再对自己的设计构想产生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并有效结合多维空间设计技术的特点开展私人定制的教学理念。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人新知识还需要逐渐渗透,以达到与传统手工作业课程的协调融合。
3 总结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服装这一传统行业将走向何处是所有从事服装行业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那这块被称为象牙塔的知识圣地在新技术时期来临时到底其价值应该如何体现以及传承。服装设计专业任何时候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为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当企业也处在技术时代的风口浪尖时,高校也应该作出相应快速的反应。作为高校,实际上应该掌握比企业更前沿更有力的专业技术,但由于服装行业传统性的限制,很难像理工科教师那样易于研究前沿技术,尤其是设计专业,灵活性以及个人主观性普遍较强,但也正因为如此,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就更应该作出快速反应来达到与企业技术同步,使服装专业的学生能跟上企业的步伐,在将来不断的实战中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改革创新本就不是短时期内完成的事,需要一步步甚至一代代人去创造,服装设计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潮中如何屹立不倒并能继续前行,也需要我们专业教师作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