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无性系茶苗建园关键技术

2020-01-07徐发荣鞠传波李玉胜丁兆堂王梓清李方杰赵春徐彬王林军

中国茶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茶苗建园茶树

徐发荣,鞠传波,李玉胜,丁兆堂,王梓清,李方杰,赵春,徐彬,王林军*

1.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264200;2.威海市文登区米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264424;3.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山东 济南250013;4.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266109;5.威海市文登区果业技术指导站,山东 威海264400;6.威海市威绿茶业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264500;7.威海威茗茶业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264500

北方茶区通常采用茶籽播种和无性扦插2 种方式建园,传统上以茶籽播种为主。近年来,北方无性系茶园建设范围越来越广,面积快速扩大。但部分园区存在“一年栽、两年半、三年败”的周期性规律,年年建园不见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对南方而言,山东等北方茶叶产区整体上为次适生区,对无性系茶苗建园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针对北方茶叶产区存在春秋季寒热交替剧烈、夏秋季阳光直射强烈、冬季低温寒冷以及降雨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等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摸索提出一套无性系茶苗定植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栽植成活率。

本文对生态防护、盘钵大苗、肥水滴喷、遮阴防晒、安全越冬等五大无性系建园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为高质量建园提供参考。

一、无性系茶苗的特点与建园原则

1.无性系茶苗特点

无性系茶树良种长势整齐、适采期集中、便于机械化管理,采摘鲜叶的外形和加工后茶叶的香气、汤色、口感一致性程度高、质量好,综合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种子直播茶园[1]。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同一无性系品种在相同生长环境下,长势整齐,适采期集中;二是无性系茶苗成园快、投产早,可提早1~2年进入丰产期;三是茶园长势整齐,芽叶生长速度同步,采茶工效高并适合机械化作业,有效降低采摘和其他生产成本;四是芽叶粗壮,发芽密度大,芽头大小、长短、叶色及制茶香气、汤色、口感等都相对一致,加工后的商品茶叶质量好;五是园区整体的经济效益高于种子直播茶园。但与采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系茶树相比,无性系茶树存在根系分布层浅、抗逆性不足等劣势。

2.建园应遵循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建园前先建设生态防护系统。

良种良法原则:优先选用当地繁育的营养钵苗或者穴盘苗,苗木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苗木以上标准,应用配套的优化栽培技术。

设施配套原则:须配套高质量水肥一体化设施,遮阴防护和安全越冬防护措施有效。

二、园地选址与整理

1.选址与规划

宜选择周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植被丰富、背风向阳、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和土壤未受污染的环境建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4.5~6.5,地下水位不高于1 m,土壤肥沃、土层较深厚。按照水、电、路、防风林等相配套原则,根据生态和生产需要,统筹做好园地的道路、水利、生态、品种、加工、机房等整体规划,合理设置种植小区。根据规划,做好建园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理等。

2.园地整理

为更好地实现农艺与农机相配套,宜把小块土地整理成大块园区,其中坡度20°以下的缓坡园地可实施“梯改坡”处理;坡度20°~25°的山坡地可建成“水平梯级”茶园。地下水位高的应开排水沟,确保地下水位降到1 m以下。土壤pH值偏高的,宜通过使用硫磺粉、腐殖酸、黄腐酸、柠檬酸、硫酸铝、硫酸亚铁等方式,提前1年把pH值调整到5.0左右[2]。

提倡全园土壤深翻,活土层宜达60~80 cm;也可挖栽植沟,大行距1.6~1.8 m、沟宽80 cm、沟深80 cm左右,按底土、表土、心土顺序回填后沉实。及时清除杂草、树根、乱石等杂物,用旋耕机打碎土壤,达到适合栽培的条件。

建园时应一次性施足有机肥。肥力较好的地块施入腐熟的牛粪或羊粪60~150 m3/hm2,肥力较差的地块施入150~225 m3/hm2;或者深翻后施腐熟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 45 000~75 000 kg/hm2或腐熟饼肥3 000~7 500 kg/hm2或商品有机肥15 000~45 000 kg/hm2混加过磷酸钙1 500 kg/hm2。有机肥源较少时,应在栽植沟深度40~50 cm处混匀集中施用。

依据地块地形特点和滴灌安装等综合因素确定小区长度和茶行长度。铺设滴灌设施的茶行长度为50~100 m,不宜超过150 m。小区两端预留1~2 m机动车回旋空间。茶行以东西走向为好。

三、建设生态防护系统

1.生态防护林带

生态防护林系统建设应与茶园建设同步,一般不迟于茶苗定植前完成。力争打造环境友好、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的生态茶园,推动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3]。

生态防护林系统由主林带(含隔离林带)、副林带、小区防护带、遮阴树、地面生草和水生植物等组成。生态防护林呈带状或网状结构,合理搭配,力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色相季相分明”。

主林带应设置在山脊、风口、茶园的西侧和北侧,可包含4~8 行树,树种由外到内依次为灌木、亚乔木、大乔木、亚乔木、灌木等类型组成,林带宽度通常为5~7 m,推荐15~20 m。其中灌木宜整成绿篱状,地面宜生草。

副林带走向与主林带垂直,建设在茶园的东侧和南侧,或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和支道的侧面,林带宽度至少2~6 m。

小区防护林带栽植在茶园单个生产小区的周边或者小路、沟渠两侧,可栽植单行乔木,并与栽植灌木绿篱相结合。栽植多行防护林的,可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也可常绿与落叶树种混配栽植,地面生草;栽植1~2 行防护林的,多采用常绿树种。栽植常绿性灌木的,宜双行栽植,整形为篱壁状,植株间较密实、有厚度,成型后灌木丛的整体高度宜大于80 cm。

2.适宜栽植的植物

常绿树种:侧柏、红豆杉(东北、曼地亚)、珊瑚树、火棘(枸骨)、石楠、日本柳杉、白皮松、杉木、海桐、广玉兰、黄杨(即冬青)、胶东卫矛、女贞(大叶、日本、金叶、小叶等)、刚竹、紫竹等。

落叶类树种:流苏、玉玲(野茉莉)、桦树、楸树、国槐、梅花(美人梅、真梅、杏梅等)、欧洲红栎、白腊、栾树、桑树、榛子、枫杨(元宝枫)、杜仲、侧李(欧李)、紫穗槐、君迁子等。

茶行生草:大黄豆、毛叶苕子(野豌豆)、红小豆、黑麦草、绿豆、花生、玉米、鼠茅草、早熟禾、黄芪等[5]。其中,夏秋季以大黄豆、红小豆、绿豆、花生、玉米等为主,冬春季以毛叶苕子(野豌豆)、黑麦草、鼠茅草等为主。

3.注意事项

在苹果等果树主产区内,建设茶园时,不宜栽植龙柏、塔柏、圆柏等针叶型桧柏类树种,如栽植则需与苹果、梨、山楂、木瓜等栽培产区保持大于5 km的直线距离。

若选择栽植竹、构树、火炬树、芦竹等根蘖萌发能力较强的绿植,应利用自然地势或人工障碍进行限根栽植。

四、配套水肥一体设施

凡在北方新建无性系茶园的,均应配套建设高质量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与灌溉水一起,均匀输送到茶树根部。园区内部或周边应有能够满足茶树正常生长的水源,一般每13~20 hm2茶园需建有不小于1 000 m3的方塘、水库等蓄水区,或者在茶园选址时靠近河流等。根据园区的水源、土壤类型、地形、面积、投资能力等情况,按照水肥同步、集约高效、精准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其中有坡度的地块应安装带有压力补偿装置的滴灌。节水设施建设应与土地整理同步施工,在茶苗定植前完成铺设与调试,确保不影响茶苗移植后的正常使用。条件具备的园区,可建设滴灌和喷灌双系统,配套建设智慧茶园系统。

无性系茶苗栽后应浇透2 次水(大水沟灌),当土壤紧实后,采用水肥一体设施滴灌。年内应多次追肥,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的茶园,一般在生长季每隔1 个月左右应通过滴灌系统浇施速效氮等肥料45~75 kg/hm2。

五、选栽盘钵健壮良种大苗

1.种苗准备

根据茶树品种的适制性、适应性和丰产性,并结合当地气候和生产加工条件,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无性系良种,优选国家或省级审(认、鉴)定的品种。可选用的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中茶108、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御金香、鸠坑早、舒茶早、迎霜、碧香早[4],以及信阳10 号、蒙山9 号、鄂茶1 号、鄂茶10 号等,还可选用山东选育的瑞雪、寒梅、青农38、北茶1号、北茶36号、鲁茶1号、鲁茶2号等,注意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

茶苗宜选用2年生以上大苗,高度不小于30 cm、基茎直径不小于0.4 cm、侧根数不少于3条,根系发根正常,叶片完全成熟,主茎大部木质化,无病虫为害。优先选用山东等北方本地接穗扦插繁育的1.5~2.0年生营养钵或穴盘苗,特别是营养钵苗。出苗前应做好病虫害检疫。栽前应根据大小分级茶苗,淘汰弱苗,只栽壮苗。

2.起垄

可根据立地情况选择起垄栽培,如双行的M字形垄或单行的U字形垄(横截面),也可采用随生长高度分次覆土起垄的方式。茶垄要求边缘高中间低,略呈凹型,便于雨天集水和涝天排水。起垄栽植具有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提高地温、增加光合效能、提高土壤通透性、防止涝害等作用。垄高5~20 cm,低洼地可适当高一些,地势高或风力大的可适当低一些;垄宽双行栽植60~90 cm、单行栽植40~60 cm。

3.定植

适合定植时期应为地下部根系生长旺盛、地上部停滞生长的一段时期,通常以早春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宜,秋季栽植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和翌年生长。北方产区内因存在幼树越冬障碍,多在早春定植。

可以采取大小行(双行单株、双行双株、双行单株与双株交替)或单行方式栽植,每穴可栽植单株也可栽植双株,通常采用双行单株栽植模式。大小行栽植的大行距1.6~1.8 m、小行距30~45 cm、株距25~45 cm;单行栽植行距1.5~1.8 m、株距25~40 cm。双行栽植穴呈“品”字形排列。每隔5~8 行,可在定植垄边缘位置,另起1行多栽植30~50棵茶苗,株距大于30 cm,以备就地取苗后用于补苗,备用苗的数量以2 200~4 500株/hm2为宜。

根据种植密度开沟定植,沟宽50~60 cm、沟深40~50 cm,沟深比根长至少深6 cm 左右,宜深不宜浅。将茶苗放入种植沟,扶正茶苗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上提,使根系自然舒展,并与土壤紧密结合,踩实,覆土需高于泥门3~5 cm。实行双行双株栽培的,同穴内要尽量选择2 株相同规格的茶苗,株与株间隔2~3 cm。穴盘苗提倡用机械定植。

栽后2 h 内宜浇灌1 次大水(即定植底水),3~5 d后再浇1次。此后,在茶苗成活前应视天气和土壤墒情采用肥水一体设施每5~7 d 滴灌1次,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60%~90%、土层湿润深度10~30 cm。

栽后的大行行间可生草或覆盖腐熟生物质材料,生草应距离茶苗根颈部30 cm以上。套种须以茶为主,小行间严禁套种,其中玉米一般套种1~2 行,株距70 cm。栽后小行间内宜覆盖腐熟的生物质材料,厚度3~5 cm,后期可逐渐增加到8~12 cm。定期检查地表生物质覆盖物腐烂情况,如腐烂过快,应及时补充物料[4]。在小行的行间也可覆盖1~2年的园艺地布,保墒压草,提高茶苗成活率。

4.定剪

幼年茶树分3 次完成定型修剪。前两年当茶树生长高度达30 cm、有1~2 个侧分枝时,剪除离地20 cm左右高度以上主干,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第二年、第三年内,分2 次完成定剪,定剪高度均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 cm,至成龄时茶蓬高度以70~80 cm为宜。

通过分次覆土实现起垄栽培的茶园,在夏季地温提升以后方可覆土,定型修剪高度应根据覆土厚度(垄高)作相应提升。

六、设置遮阴防晒避炙系统

幼龄茶苗定植后,需搭建一个有利于其生长的遮阴避炙系统,避免太阳直射炙烤死苗。遮阴时间为4—10月。遮阴防炙烤方式主要有行间生草、竹条小拱棚遮阴2 种。行间种植有一定高度的遮阴植物,如红小豆、大豆、玉米等,用以抵挡酷日直晒,降低地面温度,防止因叶片、茎和根颈部位灼热或炙烤导致茶树死亡[6]。行间生草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应用,必要时应及时刈青。

北方茶区无性系茶树采用的竹条小拱棚遮阴系统与越冬防护系统的支撑骨架相同,可重复利用、效果稳定可靠,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1.拱架搭建

无性茶苗定植后的7~15 d内完成搭建,越早越好。竹片长度2 m,弯成弓形作为支撑拱架。沿茶行每隔1.5~2.0 m插1个竹片弓条,两端入土的深度约20 cm,每行弓条的宽度、高度应基本一致。用绳子拴住每个弓条最顶部并联结各弓条,拉紧后牢牢地系在位于每行两头的地锚上。拱棚跨度70 cm左右、高度约50 cm,竹片基部以跨过小行栽植茶苗为准。

2.遮阳网铺设

把宽度适宜的遮阳网完全覆盖在竹条小拱架的上方,沿行收拢遮阳网的一端并用绳子固定在地锚上,沿纵向再拉紧遮阳网的另一端,同样固定在对应的地锚上。最后,沿种植行横着向两侧拉紧遮阳网,用土堆等固定遮阳网基部。遮阳网透光率30%~70%为宜。

七、确保越冬防护安全有效

1.保持越冬墒情正常

在“立冬”前后,需浇透、浇足越冬水。越冬期间如出现持续性干旱,应补充水分,确保越冬期间茶园土壤水分正常、茶苗不缺水。

2.搭建越冬棚膜

“小雪”后视天气情况在已搭建好的竹条小拱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在拱架两侧开深15 cm左右的沟,把塑料薄膜的两侧埋设到土沟内。固定好每行塑料薄膜两端后,可每隔3~5 m用压棚线在薄膜上方进行横向加固,增强抗风能力。

从次年2月起,注意观察棚内温度变化,棚内温度达到30 ℃时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20 ℃以下时应及时覆膜保温。2月下旬至“清明”前后,在地温10 ℃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陆续撤掉塑料棚膜。春天揭膜放风须循序渐进,经过适当缓苗、炼苗,不能一次性完全揭除棚膜,以防止茶树因不适应温度突然变化而冻伤(死)。

3.行间覆盖生物质材料

越冬期间大行间可以生草,也可以覆盖生物质材料,覆盖厚度可达15~20 cm[7]。小行间可覆盖各类林木、秸秆、糠壳或穗芯、野草或粮食加工副料等生物质材料,通常采用花生壳、稻壳、棉籽壳、大麦壳、玉米穗芯、杂草、木片(屑)等[6]物料。

八、其他注意事项

1.补苗与施肥

缺苗茶园,可在6—9月雨季期间选择连续阴天就近挖备用苗带土补栽。

根部施肥与叶面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叶面追肥与病虫害防治相结合。一般茶苗栽植半个月后,可于午后叶面喷施1 次0.3%~0.5%磷酸二氢钾和0.3%~0.5%尿素液,应避开正午阳光强烈时段和雨天。因故不能采用水肥一体灌溉的,6月上旬前后及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每次开沟或打孔施尿素75~90 kg/hm2,也可地面浇施或叶片背部喷施0.5%~1.0%尿素液。高温干旱时禁止施肥。次年茶芽萌动期采用打孔法施催芽肥75 kg/hm2,在茶苗小行间或株间打孔施肥,深度在10 cm以上,距离茶苗15 cm左右,施后覆土、浇水。

2.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较少,幼苗期虫害以蚜虫,卷叶、食叶类害虫为主,病害以赤斑病为主。注意减少人为因素对各种天敌造成的可能伤害,保护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寄生蜂、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地面喷施白僵菌等消灭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采用人工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糖醋诱杀等物理方式,减轻害虫为害。必要时可喷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植物源农药和脂溶性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赤斑病等病害可喷吡唑醚菌酯、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

3.除草及覆盖

覆盖园艺地布防草布的,栽植当年及次年夏季,当最高气温超过35 ℃时,须及时揭除地布,待茶园翻耕、除草、施基肥结束后再覆盖,从第二年或第三年起改用生物质材料覆盖。茶园内除栽植的第一年、第二年可采用园艺地布或塑料地膜覆盖定植行地面外,其他时间段均不提倡使用塑料地膜、园艺地布或毛毡等进行地面覆盖。密切关注茶园杂草长势,及时拔除。一般全年人工除草4 次左右,茶园内禁用除草剂。栽植行内的草要除早、除小、除净,严防草荒,茶苗根际附近的草一定要用手拔除,拔除时注意不得松动茶苗根系。

4.其他

茶树生长发育正常,应保持土壤排水通畅、不能出现涝害,保持水分和肥料供给均衡,越冬前树体贮藏营养充足。秋末冬初和早春时节,在空气和土壤的温度及湿度波动相对剧烈期间,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干旱胁迫、涝害和低温冻害,避免茶树主干基部的韧皮层出现裂口。适当提高定型修剪高度,使成龄期能够形成较为宽大的茶蓬采摘面,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从建园起,以上措施应连续实施4年左右。

猜你喜欢

茶苗建园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茶桑示范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