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占山民族英雄形象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2020-01-07李小尉韩双龙
李小尉,韩双龙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被誉为“九一八”事变之后“第一次有组织、有部署、大规模抗击日本侵略”①刘丽丽、徐振岐:《20 世纪30 年代初国内外舆论界对马占山抗战的形象塑造及影响》,《民国档案》,2019 年第1 期。的战争,马占山本人也一度被国内外社会舆论塑造成一位具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大无畏品质”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②自1931 年10 月16 日至1932 年12 月4 日间,《申报》共刊登了关于马占山相关事件的报道2346 篇,国内其他报刊均有大量关于马占山的相关文章或报道。但是,1932年马占山出席伪“满洲国”成立大典并就任伪“满洲国”军政部总长、伪黑龙江省长,这一消息传出之后,社会各界一片哗然。虽然围绕马占山“降日”与否众说纷纭,但是,马占山的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却就此迅速坍塌,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与战胜日本之信心均遭重创,抗日力量也遭受到重大损失。
自民国以来,围绕马占山的讨论就从未间断。概略来说,研究主题多围绕着马占山个人的抗日功绩和马占山“降日”的真假与否等问题而展开。③参见刘书良:《黑土骁将——抗战中的马占山将军》,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年版;孙鹏:《论马占山与江桥抗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 年第6 期;刘丽丽、徐振岐:《20 世纪30 年代初国内外舆论界对马占山抗战的形象塑造及影响》,《民国档案》,2019 年第1 期;刘丽丽:《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以〈中央日报〉对马占山抗战的报道为中心》,《民国档案》,2015 年第2 期等。这些文献均对马占山的生平或其抗日功绩作了详细分析,其余对于马占山的论述则更多地散见于各种关于东北抗战、九一八事变等文献之中。其实,在围绕马占山抗日或“降日”的历史问题探讨中,社会舆论中的历史已经与真实的历史拉开了距离。由于受到日本侵略所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引导,社会舆论将马占山塑造成一位“精忠报国的爱国英雄”和“坚韧不屈的民族英雄”。本文将关注的重点置于这段被塑造的历史,围绕马占山“抗日”和“降日”的社会舆论传播,剖析马占山“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塑造与破灭对当时中国民众社会心理之影响。
一、英雄形象塑造:舆论宣传中的马占山
马占山的民族英雄形象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塑造出来的。据“中国近代报刊”数据库显示,自1931 年10 月16 日江桥抗战爆发,至1932 年12 月4日马占山率所部退入苏联境内期间,《中央日报》共发表有关马占山的抗战报道235 篇,此外,同期的《申报》《益世报》《大公报》《国闻周报》等报刊均对此事进行了积极报道,还刊登了很多读者来信、采访了街头民众等内容,生动地反映了有关此事的社会舆情。正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传播,马占山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才得以树立。相同的是,正是由于社会舆论的传播,马占山“降日”后其抗日民族英雄形象随后才又迅速坍塌。
1.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①章博峰、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第1 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151 页。,任由日军轻易占领吉林、奉天两省,东北守军仅剩驻守锦州的张作相部与驻守黑龙江省的马占山部。面对日军进攻,马占山固守江桥一线与日军展开激战,史称“江桥抗战”。由于孤军奋战,马占山军在战场失利后援无望的情况下,一面抵御日军的“诱降”,一面转至拜泉、海伦一带继续坚持抗日。②《马占山电复妇女会》,《申报》1931 年11 月26 日;《马占山复粤四全会电》,《申报》1931 年12 月2 日;《马占山通电表示决不对日屈服》,《申报》1931 年12 月14 日;《马占山等通电》,《申报》1932 年2 月5 日。一时间,马占山部的抗日壮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大报刊纷纷予以报道宣传,马占山被塑造成全国无人不知的抗日民族英雄。
社会各界对于马占山部在“江桥抗战”中的英勇表现普遍持赞誉态度,很多人认为,马占山部的英勇抗日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高大形象”,更坚守了“披甲执兵,身膺疆寄,守土卫民”的军人精忠报国的精神。③《如何领会马将军之教训》,《申报》1931 年12 月10 日。
在面临侵略、民族忧患之际,国民政府在最初“对日不抵抗政策”遭到严重失败、诉诸国联又无结果、全国各界抗战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又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④余子道:《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34 页。的对日原则。因此,国民政府开始对马占山的抗日行为进行积极宣传。《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党报喉舌,该报在这一时期刊登了很多各界民众对马占山部坚持抗日的声援与支持,彰显国民政府对抗日的支持与决心。例如,《首都各界抗日会电慰马占山忠勇卫国 并电张副司令请派兵增援重创倭寇 各团体抗日救国工作仍积极进行》⑤《首都各界抗日会电慰马占山忠勇卫国 并电张副司令请派兵增援重创倭寇 各团体抗日救国工作仍积极进行》,《中央日报》1931 年11 月10 日。《各学校电慰马占山 提师抵抗保我边疆光吾民族》⑥《各学校电慰马占山 提师抵抗保我边疆光吾民族》,《中央日报》1931 年11 月12 日。和《四全大会苏豫两省代表致电慰劳马占山 尽力抵御保全国土 全国同胞愿为后盾》⑦《四全大会苏豫两省代表致电慰劳马占山 尽力抵御保全国土 全国同胞愿为后盾》,《中央日报》1931 年11 月15 日。等文章,均在不同程度上宣传了社会各界给予马占山抗日的援助行动。
很多人认为“马占山将军与其所部诸将士,孤军守土,援绝弹尽……而马将军于所部将士之苦节忠心,则己永共民族生命以不朽!”⑧《马占山之教忠》,《国闻周报》,1931 年第8 卷第47 期。《国闻周报》甚至刊载了马占山的两幅肖像,下面分别标注“誓死卫国之马占山”和“民族英雄马占山”,借此表达民众对马占山英勇抗日精神的钦佩。即使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社会舆论对马占山的态度依旧如此,“黑龙江马占山将军,本军人之天赋,以男儿之血性,以爱国之忠忱,以不顾成败不惜生死的精神,以孤军与犯我黑省之日暴军殊死之战”,“惟据目前形势,日军尚续续增援不已。马将军以绝无援应之孤军,终恐不能久守。但即此已足以显马将军之忠勇。将军非不知江省联络断绝,呼援无应一隅之孤军,不足以敌凶暴之虎狼也。……呜呼,此种精诚,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矣,齐齐哈尔即不幸而终归失陷,亦不过为兵家胜败之常事耳。”⑨《马占山画像》,《国闻周报》,1931 年第8 卷第47 期。
可以看出,身处舆论旋涡中的马占山,无论在战场上成败与否,他在民众心中均是一位勇于抗日、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形象。显然,宣传报道塑造马占山的英雄形象,不仅能够缓解来自各界对于“不抵抗政策”的指责,还可以借助对马占山的声援和支持来凝聚民心。对于社会民众来说,对马占山英勇抗日的大力声援和支持,成为全国民众表达抵抗日本侵略决心、表达爱国热情的心理宣泄途径。
2.坚韧不屈的民族英雄
马占山在江桥抗战前后,均未得到来自国民政府的任何实际援助,这也是马占山战场失利、退避自保的主要原因。对此,社会各界出于同情,在情感上更加敬佩马占山身处逆境而坚韧不屈、顶着巨大压力坚持抗日的精神。
从民族情感角度来看,自甲午战争以来,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已经成为国内社会各界的共同情感。因此,当马占山在江桥抗战失利之后,社会各界纷纷自发地采取行动支援马占山继续抗日。有的采取形式多样的慰问募资活动,包括各个社会团体的“电慰”外,还有“青年学生军” “支援队”等形式的慰劳团。①参见《各界电慰马占山》,《申报》1931 年12 月11 日;《徐各界慰劳马占山》,《申报》1931 年11 月12 日;《各界电慰守土将领》,《申报》1931 年11 月12 日;《粤市党部电慰马占山》,《申报》1931 年11 月13 日;《马占山对慰劳团谈话》,《申报》1931 年11 月12 日;《青年援马团定期北上》,《申报》1931 年12 月11 日等。有的直接采取募集资金支援抗战活动,包括国内外的爱国民众、爱国华侨纷纷慷慨解囊,捐募资金;有的采取宣传劝募的方式,推出了“马占山牌”香烟,创作“马占山之歌”,还有《马将军》画作等,宣传劝募资金用于支援马占山部继续抗日;还有社会团体迅速推出以“马占山抗日”为主题的音乐剧、戏剧、话剧等②参见《记赈灾救国音乐会》,《申报》1931 年11 月17 日;《三星舞台 铁血将军马占山》,《申报》(本埠增刊)1931 年11 月20 日;《中央大戏院 马占山》,《申报》(本埠增刊)1931 年12 月6 日;《马占山誓死抗日》,《申报》(本埠增刊)1931 年12 月11 日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宣传或演出来募集资金,在经济上援助马占山继续坚持抗日。此外,也有“很多有志青年与爱国人士纷纷前往东北,参加马占山的抗日联军”,③《青年园地 救护队克尫》,《申报》(本埠增刊)1931 年11 月20 日。“他们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将马占山视为在东北前线的实际领袖”。④于德泉、陈丽君:《试论马占山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1 期。
社会各界对马占山抗日的多种支援、慰问形式,进一步在报刊舆论中被宣传发酵,社会舆论对马占山克服困难、坚持抗日的行为进行了反复宣传,而马占山以“绝无援应之孤军”抗击“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这种坚韧勇敢的精神更值得人们敬佩。可以说,社会舆论塑造的马占山及其坚强抗日形象,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与气概。
3.英勇反抗日本侵略的抗争精神
随着社会舆论的传播与发酵,“马占山”已经抽象成一个“民族抗日”的符号,而社会民众所敬仰的,也不仅是马占山本人,更是马占山所表现出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抗争精神。马占山在此期间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的通电或声明,均表明自己坚定的抗日决心。这种决心,正是社会民众所期望看到的,也是社会民众所梦想的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抗争精神。
马占山的抗日行动,满足了社会各界对抗日民族英雄的渴望与想象。因此,在对马占山及其抗日行动的宣传中,马占山的个人身份也发生了从军阀(土匪出身)到抗日民族英雄的转变。在舆论宣传中,“马占山”成为民众心中抵抗日本侵略的英雄符号,成为民众抗日的精神寄托。其实,随着江桥抗战的失利,马占山部早已处于无力抵抗的状态,但是,这种情况却被新闻报道选择性地忽略。因此,与其说社会各界关注马占山部是否能够抵挡日军进攻,不如说社会各界更希望看到值此民族危难之际,能够有人站出来,为中国的未来而抗争。
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可以进一步印证社会舆论对马占山个人形象的塑造。据“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数据显示,1931 年前涉及马占山的报道仅40条,1931 年则骤增至1 450 条,1932 年达到巅峰值1 561 条,1933 年及以后骤然减少至两位数。从数据的变化不难看出,社会舆论对马占山的关注是随着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历史进程而波动的。在九一八事变后至马占山“降日”前,作为国民政府东北军在北满地区的高级将领,马占山肩负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于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期望。经过社会舆论的宣传后,这个爱国将领的形象也就被升华为坚韧不屈的民族英雄,成为活生生的抗日精神的载体。
二、英雄形象幻灭:社会舆论的转向
江桥抗战失败后,马占山率部退至海伦,而日军则加紧了对马占山的诱降工作。从日本方面来看,马占山有很多“亲日”的可能,例如马占山本人参加过日俄战争,其女马淑琴当时正留学日本,甚至认为马占山本人的抗日情绪并不强烈等。⑤(日)児島襄:《满洲帝国》,东京:文芸春秋,1976 年版,第61-62 页。马占山身边也被日本安插了多位劝降人员,例如黑龙江省当地劣绅赵仲仁、哈尔滨义祥火磨经理韩云玠等人,虽然马占山身边的参谋谢珂多次“向马建议远离此辈”,但马占山却始终以“赵仲仁胆小怕事,韩是买卖人,无关轻重”来答复。⑥宋希濂、董其武等:《九一八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1 页。
1931 年12 月7 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特务部长驹井德三带领记者团前往海伦与马占山公开会面,并进行了约两个小时的密谈。随后,马占山接受记者团采访并声称“对日军没有敌意”,12 月11 日马占山与担任时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的张景惠会面并进行密谈,这使得社会各界对马占山愈发怀疑,报刊上甚至披露了马占山“受张景惠之节制,北满统一”的消息。①《张景惠马占山相互会见 北满大势已定矣》,《盛京时报》1931 年12 月13 日。此时,虽然关于马占山坚持抗日与否的消息尚未确定,“外间对马的谣言颇多”,社会舆论对马占山的抗日英雄形象已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马占山宣布就任伪“满洲国”军政部总长后,马占山公开“降日”的事实便已经尘埃落定了。虽时隔不久,马占山便再次发布“反正通告”,但社会舆论塑造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已经彻底坍塌,再也无法恢复。概括起来,围绕马占山的社会舆论中,反映了如下几种典型的社会心理:
1.悲愤交加:对政府抗日的彻底失望
很多民众对马占山“降日”感到悲愤交加。“悲”的是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受到了欺骗,认为马占山是“假革命”,“过去为沽名钓誉而战,今日为富贵利禄而屈!”民众普遍认为应该“惩除马占山,足以戒绝假革命者之纷起!惩除马占山,足以早就‘守死不屈’之风气!”②又青:《呜呼马占山》,《人民周报》,1932 年第3 期。“愤”的是“马占山利令智昏,投降暴日,把从前的功业,尽付东流,令人深为惋惜。”③《降日的马占山》,《反日特刊》,1932 年第3 期。“受尽了国民的崇拜”的马占山,“鬼鬼祟祟地投降了日本,又做江省的长官,而且列名伪国的陆长,真算把中华民国的脸,给丢完了!”更将马占山与日本被俘将领作比较“马氏辜负了国民厚望,不自思忖,反而振振有辞,更可见其为无耻之尤。我们拿他与日本空闲少佐比较,人家因为战败被俘,一经放还,自杀谢罪,真叫我们国民惭愧无地”。④《马占山何颜之厚也》,《大公报》(天津)1932 年4 月1 日。原本拥戴马占山的东北军各部,在得知马占山“降日”后纷纷表示“决不同流合污”。⑤《东北义军纷起 自卫军反对马占山 占黑龙江沿江六县》,《大公报》(天津)1932 年3 月14 日。有民众“听说马占山投降,便将他的造像包裹起来,束之高阁。前几天听说他出兵截断农安义勇军归路,益发悲愤交集,便将那像捡出来,猛掷在地上,打成粉碎。”⑥鹃:《天上人间:马占山》,《公教周刊》,1932 年第159 期。显然,悲愤交加的社会心理,反映的是社会民众对政府抗日的彻底失望心情。
2.悲观怀疑:抗日的信心与决心受挫
对于马占山来说,面对艰难的局势,如何保全个人手下的军队有生力量成为他首先考量的要素。“马自到海伦以来,鉴于国际形势与国内情形,内心矛盾很多,主要是想名利双保。他虽然加强扩军,只是为了挟此以自重,而抗日情绪则逐渐消沉下去。”⑦宋希濂、董其武等:《九一八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5 页。长期担任马占山参谋的谢珂,就敏锐地察觉到了马占山的心理变化。谢珂多次劝阻马占山慎重,“主席的名誉是将士拥护出来的,中外皆知,如对日屈服,使援助我们的人将大失所望。现在我们遇有何种困难,或走到任何地方,也有人帮助接济,大家全不愿对日投降,请好好地考虑考虑”。⑧宋希濂、董其武等:《九一八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4 页。随着日本持续增兵以及上海“一·二八事变”的形势变化,马占山最终决定以投降来博取一线生机“我看不行了,非想法子,不缓和一下全军有覆灭可能,我决心假投降,同小鬼子较一较智能”。⑨刘书良:《黑土骁将——抗战中的马占山将军》,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年版,第228 页。
社会舆论非常关注马占山与日伪方面的频繁接触。作为党报喉舌的《中央日报》刊登《请马占山对国人解释》⑩《请马占山对国人解释》,《中央日报》1932 年2 月24 日。一文,呼吁马占山对各界对他频繁会见日伪人士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在马占山出席伪“满洲国”成立大会后,《中央日报》接连发表《马占山何以对国人 电告现正应付事变另觅瓜代 接替有人即负咎引退谢国人》⑪《马占山何以对国人 电告现正应付事变另觅瓜代 接替有人即负咎引退谢国人》,《中央日报》1932 年2 月24 日。与《马占山早已死了》⑫《马占山早已死了》,《中央日报》1932 年3 月20 日。两篇评论,以怒其不争的语气批判马占山。不久,在马占山通电反正后,《中央日报》则立即发表社论,讨论马占山态度究竟如何?是否有重复指挥旧部抗日御侮之可能?⑬《马占山态度究如何 有重复指挥旧部抗日御侮说,日又向东省增兵日内即动员》,《中央日报》1932 年4 月10 日。
其他社会舆论对马占山的叛国行径给予激烈批判的言辞更多。有人提出“马氏降贼之噩耗至矣,黑龙江省终陷于倭人之手矣,晚节不保,可慨也夫”①王希哲:《哀马占山》,《四川省立第六中学校校外同学会会刊》,1932 年创刊号。,“马占山终惜死,最后的马氏竟至降敌,以民族光荣换来一个苟活!”②治生:《马占山与溥仪》,《西南义勇周刊》,1932 年第1 卷第1 期。有人提出,“(马占山)不但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得光荣历史的一页,而且给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洗不去的污点,实在令人愤恨欲绝。总之,我们大家眼瞎了,太信任马占山了”③何德强:《呜呼马占山!》,《五中周刊》,1932 年第115 期。等等,这些充满愤怒的言语恰恰反映了民众对于马占山“降日”一事的认知。也有人仍然对马占山“降日”持怀疑、不敢相信的态度,甚至对马占山抱有希望,尤其是在马占山通电反正之后。“使全国人大失所望的马占山,现在已经通电反正了”,认为马占山“以‘全国英雄’的资格,忽而降敌事仇,贻羞民族,罪不容诛,原本是一件极惨痛的事情,但能中途反正,别有用意,总比黑心到底的为可嘉”。④郭葆三:《马占山的假投降》,《章丘教育月刊》,1932 年第11 期。有人认为马占山为了金钱美女而投降,“马氏不忍放弃此巨款及美色之宠妾故,乃秘密与日人接洽。竟变节投日。时至今日,尚仍觍颜立于一群汉奸中,度其富贵安乐之生活矣”。⑤《马占山降日之原因》,《战地摄影》,1932 年第1 期。更有人呼吁,“马占山将军呀,我们盼望你始终忠勇到底!抗日到底!不要辜负全国人民殷殷的期望哪!”⑥建人:《马占山将降日乎?》,《人民周报》,1932 年第2 期。
显然,民众的反应往往出于简单的爱国主义情感驱动,多数人忽略了现实中的敌我差距以及战略战术的考虑。从马占山宣布通电反正后,各界纷纷发出慰电⑦参见《十二师党部电慰马占山》,《申报》1932 年4 月23 日;《大众文艺 勉马占山将军》,《申报》(本埠增刊)1932 年4 月22 日。,对马占山反正一事表示肯定,这无疑是抢救马占山岌岌可危的英雄形象的一次尝试,马占山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破灭对凝聚人心、团结抗日是不利的。
3.英雄幻灭:民族英雄形象的崩塌
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一旦破灭,则意味着寄托于该形象之上的信心与决心遭到了破坏,宛如“破镜难以重圆”,再想恢复形象则难上加难。因此,尽管马占山随后发布了反正通电,但仍有相当多的声音质疑或谴责马占山“居心叵测”。而且,马占山“降日”之际正值“一·二八事变”爆发,作为抗日民族英雄的马占山转而投降日本,这极大地影响了还在战场上坚持抵抗日军进攻的将士们的士气。很多报刊以委婉含蓄的语气讨论马占山投降得真假,也是顾虑该事件的负面影响在社会舆论中进一步发酵扩散。
1932 年2 月9 日,马占山在会见多门二郎之后召集手下军官开会说,“我们抗日的初心是不改变的,现在与日本讲和,不过是为了缓和目前紧张形势的一种临时办法,借此争取时间,整理部队,为继续抗战作好准备,我们不可因此松懈下去。你们回队后,要加强训练,向士兵讲解抗日的意义。至于外交方面,由我完全应付,你们不必挂虑。”⑧刘书良:《黑土骁将——抗战中的马占山将军》,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年版,第232 页。这一言论导致马占山身边的亲信也对马占山的投降真假产生分歧。但是,在马占山决心继续抗日之后的通电中也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前有强敌进逼,后无要隘可守,内而械寙弹缺,外而孤悬援绝……若驱一军忠心,以与强寇锐利无情之炮火相搏,结果徒供一时之牺牲,快敌人之心,则恢复之机益将绝望。反复思维,欲解决目前难关,惟有相机应付,一方面休养士卒保全实力,一方面为窥察日人组织伪政府真相,以国际调查团行将东来之际,此四十余日奔走哈辽吉长之间,日人鬼蜮伎俩窥察甚明,即伪执政溥仪亦处于强权压力之下,身处樊笼自由尽失,急求脱离而不得,吾将日人种种阴谋披露于世界,以求公正裁判……”⑨刘丽丽:《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以〈中央日报〉对马占山抗战的报道为中心》,《民国档案》,2015 年第2 期。对于求得全国人民的谅解,他也是颇为在意的。在投降后的某一天,马占山将自己的结拜大哥张殿九叫来向其哭诉自己投降之后的委屈,言语之中无人可以理解其用心良苦之意。⑩刘书良:《黑土骁将——抗战中的马占山将军》,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年版,第265 页。重新组合之后的部队中,原属于马占山部的士兵只占少部分,他再度抗日时所能统率的武装力量,只剩下他自兼旅长的步兵第三旅、吴松林旅扩编的邓文、才鸿猷、邰斌山等部,徐子鹤的山林队和收编的胡匪李海青等部,其余黑龙江省部队都不再听他指挥。①温永录主编:《东北抗日义勇军史》(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718-721 页。
马占山“降日”一事虽在舆论报道中显得虚虚实实,但是在社会民众的心理冲击却远超想象。无论真假,该消息均使得社会民众对于抗日的信心与热情大打折扣。
三、余论
马占山出身绿林,行事不拘小节,所使用的手段也多以实用为主,因而“诈降”对他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应对日本压力的合理手段。但是,由于社会舆论对马占山抗日的大力宣传,马占山已经不仅代表着个人,更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抗日民族英雄。从这一角度来说,民族英雄可以战死,但是不能投降。因而,马占山的选择直接导致了“马占山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坍塌。
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说,不论马占山是否真的投降,都要通过社会舆论大肆渲染,从而达到进一步打击中国抗日精神、抗日信心之目的。②参见《马长官就职典礼》,《盛京时报》1932 年3 月1 日;《黑龙江省长马占山》,《盛京时报》1932 年3 月11 日;《三巨头入阁后,仍兼省长,即将各回原任訉》,《盛京时报》1932 年3 月13 日。《盛京时报》对于马占山“降日”一事的大肆报道,动摇了东北民众的抗日信念。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方的报刊传媒就开始虚假报道中国抗日军民的消息,以期达到泯灭中国抵抗的士气之目的。日本操纵的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方面将几位投降的汉奸头目誉为“开国四元勋”③吕汝泉:《“满铁”对东北地区文化侵略述评》,《鸡西大学学报》,2014 年第12 期。,刊登在教科书首页向全东北青少年儿童进行推广宣传。
民族英雄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对于整个民族的鼓舞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民族英雄形象的树立必经历艰难的过程,英雄本身的功绩、民众对其的认可、社会的宣传三者缺一不可,但是英雄形象的破灭却往往只是一瞬间。因此,抗日战争时期,马占山的民族英雄形象曾经鼓舞全国民众坚定抗日信心与决心,为团结民心、凝聚力量反抗日本侵略者发挥精神作用。但是,当他“降日”消息传出之后,短时间就摧毁了马占山个人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更沉重打击了刚刚凝聚起来的民众抗战信心。因此,马占山形象的前后变化,通过舆论极大地影响了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也生动地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迫切而焦虑地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