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发挥中职学校班主任导向教育功能

2020-01-07田维凯

科学咨询 2020年35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导向中职

田维凯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黔江 409000)

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其教学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而班主任则是中职院校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班主任作为中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核心,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但是,近年来中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整体素质方面存在普遍的差异。多数学生的心智尚不健全,情绪尚不稳定。班主任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给与学生积极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每个中职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发挥导向教育在中职学校中的重要原因

(一)学生的自信不足

自信心是中职学生极为需要的精神品质,其自信方面的差异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今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信不足的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其一、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没有深入贯彻到每一位学生,导致一定数量的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自身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其二、社会对中职教育还没有形成积极肯定的认同,这种认同缺乏在中职学生的心中蔓延,普遍认为中职学历与其他学历相比差距较大,认为自身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进而越发缺乏自信。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信,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者的重难点。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向导,采用何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从根本上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是每个班级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二)学生的情感缺乏

社会层面,人民群众对中职学校的认同度普遍不高,多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子女送入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生源在质量上确实不如人意。他们在整体上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意识淡薄,行为规范差。家庭层面上,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的家庭环境一般,家长的文化水平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导致学生出现不同情况的情感缺失;其次,多数父母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忽视了从情感角度去感动教育孩子,导致学生的情感缺乏。同时,家庭的变故,会给与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导致情感上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个人层面,多数中职学生是以一种中考失败者的心态进入学校,普遍带有失望与沮丧的情绪。他们既迫切的希望改变现状,却缺乏改变现状的信心与勇气。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浓浓的挫败感,缺乏情感支撑,造成情感缺乏。班级管理者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转化不良情感,弥补情感缺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状态[2]。

(三)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

近年来的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自身的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应有的基本素质,个人的服务意识不足。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出于迫于无奈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他们对中职学校及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理性的思考。生涯无规划,就业无意识。导致学生多以理想化的色彩去对待就业,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则会给学生以巨大的落差感。其二,学生自身准备不充分,缺乏竞争意识。当代中职学生,多在生活环境舒适,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成长,对现实生活的残酷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自身在校既无明确的职业规划,也不积极储备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单纯地寄希望于学校与父母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学生职业规划的缺乏,需要班主任进行积极正确的导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为学生在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班主任导向教育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树立自信,面对未来

针对中职学生缺乏自信的情况,亟需发挥班主任的导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班主任导向教育功能应用在学生自信的塑造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时,需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学生自信匮乏的缘由,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从而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二、及时总结批评表扬。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应理论,对个体评估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水平。班主任根据该理论在学生不同阶段内的表现进行总结与研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褒奖。这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对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指出,对学生自身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约束与控制,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促进学生自信的积累。

(二)加强情感联系,弥补情感缺失

针对中职学生不同角度的情感缺乏,亟需发挥班主任的导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加强情感联系,弥补情感缺失。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应该融入情感教育内容,避免过多原则性的话语及道德评价。班主任可以通过自身成长经历,结合周边感人事件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反思自己的情感状态,进而弥补情感缺失。二、班主任要统筹兼顾,既要把控班级总体的情感动向,也不能忽视个体情感的缺乏。班主任需要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立足整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班级内部的情感交流,缔结情感纽带,形成彼此之间的情感支柱。同时,班主任不能忽视个别因为家庭变故、个人经历而导致情感缺乏的学生,可以给与他们缺乏的情感关怀,用交流沟通的方式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坚持身体力行地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来自自己的关怀,进而弥补感情缺失[4]。

(三)加强职业规划,树立就业意识

针对中职学生缺乏明确职业规划,或职业规划存在盲目从众、眼高手低、适应性差等误区的情况,亟需发挥班主任的导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5]。如何发挥班主任的导向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引导学生立足己身,明确自身的理想和志向。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同时,学生需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思考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在哪里、就业形势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进而发挥自身特长,挖掘自身潜力,为未来的职业道路铺垫基石。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目标时,一定要将目标明确,切忌空洞乏味、不着边际。同时,目标的确立一定要切实可行,才能激发学生为之努力奋斗的决心。任何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注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将目标加以区分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学生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为长远目标奋斗的决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中职班主任老师的导向教育功能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老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发挥自身的导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导向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