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7班增斌
班增斌
(邢台市桥西区伍仲小学 河北邢台 054000)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创新教学模式并转换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积极发散思维,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技术不仅能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下发散思维、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是使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难点,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自身视野。在小学学科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对教材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推动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下,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刺激下发散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道路上越挫越勇,进而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2]。
二、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凭借书本、黑板和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能精准地掌握知识难点,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对此,教师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多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元化,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难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科教版三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时,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各式各样运动的视频,比如小球掉落的过程,扔出一个石头的过程,还有学生喜欢的过山车等,向学生直观呈现出各种运动,通过这种直观的情景学习,让学生对运动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加深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小学科学教材中会有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这种复杂的知识点时,会觉得非常困难,力不从心,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将课本中复杂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通过直观的动态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例如:学习科教版三年级下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比如,在同一个角度的阳光下的树木一天的影子变化,看完视频之后可以让学生回答:视频中树木的影子是怎样的动态轨迹?趁机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拓展,发展学生探索精神
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讲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扩展,在学生掌握基础课本知识后进行充分的课外扩展,搜集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料,在学生掌握课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叹科学世界的奥秘,在科学学习中发挥探索科学世界新领域的意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索精神。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拓展,发展学生探索精神,促进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