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子教孩子
2020-01-07吴月娥
文吴月娥
喜欢观看《朗读者》的朋友都知道,在《朗读者》的舞台上,董卿为了聆听到孩子们的说话,不让孩子们感觉到有距离感,她再一次给大家展现了个人的优秀素养,她跪在了舞台上,这种动作真的让很多人都为之动容。是啊,熟悉董卿的人都知道,她曾不止一次地跪在舞台上采访主人公,无论是面对文化大家、名人还是普通人,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人,我想这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这种修养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平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恕”,在胡适先生看来就是“只要认定我与人同属的类——只要认得我与人的共相——并自然会推己及人”。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尊重与“平视”。
都说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思想的引领者和行为的示范者,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具备“平视”这一基本修养呢?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身高仅及膝,表达都不太清楚的幼儿。于是我们可能都习惯地给他们下达这样那样的指令,提出各种要求,制定各种规范。却很少蹲下身子,用“平视”的心态去体会孩子的世界。
蹲下身子教生活。幼儿生活常规一般包括来园、盥洗、饮水、如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这些环节对于大人们来说,几乎就是一种本能。可对于幼儿来说,却是我们必须手把手教学的内容。有些孩子,同一个环节教了多次都不一定能顺利完成。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难免烦躁抱怨。其实,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理解他们好动、易忘的心理特点,就会发现,很多在大人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蹲下身子教游戏。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包括室内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也包括个人游戏、小组游戏和集体游戏。但不论哪一类游戏,都要关注孩子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的时候充分考虑孩子的差异性。一群孩子在一起,体质有强弱,身体有胖瘦,性格也有差异。如果我们仅凭自己的主观,而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肯定得不到想要的活动目的。
蹲下身子教学习。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有的一切在孩子们看来都更有趣。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感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带着孩子们去用童心观察世界、感悟世界。所以,用孩子们最喜欢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是每一名幼儿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当然,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教育的对象不论年龄大小,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会有一些他们的独特的思想和诉求。而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思想的引领者和行为的示范者。教师要实现这些作用,完全取决于孩子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而这种尊重与信任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姿态。所以,我认为,教师要“蹲下身子”,平视并尊重孩子。只有我们平视孩子,用心去感受孩子,用情去倾听孩子,才能在生活、活动和教学中实现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才会真的“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孩子的生命因平视而快乐,因尊重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