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2020-01-07赵伟新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民俗高中语文传统

文赵伟新

在语文学科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也能极大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高中阶段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基础的最关键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一、优化课堂,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课文中存在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知到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堂的改善,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创建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便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从对教室环境的改造入手,如在墙上贴一些古代的字画,名人名言,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时引入相关教学视频、音频资料等,给学生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1]。

例如,《师说》一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培养谦逊好学的良好风气。在讲解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在上课时为学生播放相关音频、视频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二、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体会文化内涵

一节课仅有四十分钟,时间短暂且宝贵,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不能完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师完成课上教学后,应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安排良好的课下内容,让学生在课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开拓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语文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搜索与观看相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合理设计课程安排,吸引学生对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能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2]。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民俗文化》一节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内涵,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了解民俗,知道民俗的发源和发展,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分类等。教师讲解完课程内容后,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学生自由结组进行比赛,展示小组收集到的关于民俗的文化资料,比拼小组收集资料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增添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知识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内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程度远远不够,课堂内容有限,但学生的探究欲望较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想要将传统文化深入渗透到教学中,需要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相关课外读物和视频等形式,如小说、散文、诗词等,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范围,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3]。

例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人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印象,更好地理解相关人物的细节描写与神态描写,并且可以让学生阅读《红楼梦》名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多媒体科技手段,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渗透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合理计划教学内容,创建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冶学生的情操。

猜你喜欢

民俗高中语文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俗中的“牛”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民俗节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漫画民俗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