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01-07谢庆莲
文谢庆莲
在当前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价值。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抛弃这一传统观念,关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被动地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性,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然能得到保证[1]。
(二)为学生以后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死记硬背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学生,教师应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为学生以后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串联相关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内涵,降低了教学深度。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展示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各个数学知识,知道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列举有关系的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同时完成对旧知识的复习,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可以联系“小数除法”和“小数乘法”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知道各个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给予学生一定的启迪。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平等的角度看待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提起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多让学生进行研究,如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圆等图形,可以让学生动手搜集,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学习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轴对称图形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动手,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完成课堂学习,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注意为学生展示教具,让学生利用生活中一些比较容易得到的物品作为辅助工具,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课堂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完成课堂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纸张,将纸看成是一等份,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思考分数的有关含义。通过动手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帮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以后遇到困难的数学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动手来完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所得,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