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1-07严钦炎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分组科学实验

严钦炎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 广东深圳 518131)

在传统的教育中,单纯的教授课本内容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需求,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科学课程中融入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学习之中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学生之间相互提出疑问与启发,牢固地掌握知识内容,可以提升科学学习效率,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一、合理分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一般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经常造成学困生在同一组的局面,在授课时,学困生的小组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学习现象,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要采用合理的分组模式,按照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内的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学习中[2]。由教师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量,小组内进行合作,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五年级的“做一个生态瓶”课程之前,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活跃程度、知识基础、表达能力、性格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分组,每组由四到五人组成。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设定研究目标,如:一个生态瓶应该包括哪些生物?生态瓶内的正常运转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定生态瓶内动植物的比例?让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去探讨,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学习,发现自身的不足,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小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渗透式教学,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不能一味地进行照本宣科式教学,要注意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发现科学知识中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想意识。通过教师对合作学习能力的渗透式教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思想深处重视合作意识,进而提升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对学生对小组取得的成果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表扬,进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规范对小组产生的影响,自觉融入小组学习之中。

例如,讲解课本内容“土壤中有什么”时,教师要将自然界的合作意识融入其中,自然界中的土壤是由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成分构成的,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统一体,各种成分的有机组成,才构成了土壤里的多样性,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到土壤或自然界中的合作之处和其作用,潜移默化地强调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进行合作学习,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主动咨询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注重实验,引导小组合作分工

科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它由大量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原理构成,具有较强的实验性[3]。教师要利用科学实验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由学生分工合作进行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实验,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配合来完成,通过小组间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间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实践完成后,由小组成员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进行“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实验,由教师设定实验方向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小组成员分别负责理论研究、器材准备、技术安装、实验分析等,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分析太阳能各个部分的组成及作用,使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小组和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引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爱上科学,积极地与同学结组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科学的奥秘。

四、结束语

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的养成,可推动小学科学教学向前发展,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分组科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