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桥,一场探索之旅
——浅谈户外建构的教育价值

2020-01-07沈梦霞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安安积木建构

沈梦霞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那么,当儿童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时,教师就应特别重视和支持。为了发掘与实现游戏价值,使其真正发挥教育功能,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幼儿在“中国娃”课程中了解到了笔者的家乡——苏州。他们对苏州的桥特别感兴趣,于是,自己商量用雪花片、积木、纸等材料搭一座桥。在游戏中,乐乐说:“我好想上去走一走呀!”安安立马摆摆手说:“不行,要倒掉的呀!”正在他们犯愁的时候,笔者问:“那还有什么材料可以让我们在搭完桥后真正在上面走一走呢?”乐乐说:“我们去外面,操场上有平衡木。”笔者继续追问:“每座桥都不一样,平衡木都是直直的,怎么搭我们自己想要的桥呢?”虫虫说:“那我们可以用别的,可以用轮胎。”“还可以加梯子,架在上面。”一铭又对虫虫说:“我去过白塘公园,里面有的桥是弯弯的石拱桥!”安安说:“还有游乐场在它旁边。”“走,我们先去设计下!”好奇心是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陶行知说:“儿童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幼儿刚刚接触社会,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有趣且具有吸引力的,他们什么都想看看、摸摸、问问。因此,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对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要耐心地予以恰当、正确的回答,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切忌把幼儿可贵的求知欲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或家长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他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创作出来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并支持他们通过自我实践逐步探索和收获。

二、把握细节,提高观察力

游戏不光要求老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1]。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引导幼儿努力摆脱束缚其思想的观念、方法,开拓思路,养成多角度、多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在搭桥的探索中,小工程师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最终用圆柱积木、PVC管和大底板搭了一座半人高、幼儿可以走上去的小桥,还用剩下的材料搭了一座小型青少年活动中心。回到班上,老师展示现场的图片,供大家讨论。没等老师开口,一铭

就介绍起来:“老师,他们搭桥用了太多材料了,我们的房子只能搭得很小,材料都不够了!”于是,老师引导大家观察现场图片,虽然人能走上桥,但问题很明显,眼尖、心细的幼儿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发现了桥的三个问题:1.材料太浪费;2.桥柱排得过于紧密,船无法通过;3.桥的左右不对称,材料使用数量不均衡。于是,现场老师立刻和他们一同核对照片,查找桥的资料,再次深入学习了桥的建构要点。大家明白了建构时适当选择材料数量的重要性。随后,他们重新设计了桥,还规划和记录了材料使用的数量。想要进一步提升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认知、探索,停留在“你教我学”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观察力,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爱动脑,鼓励发散性思维

一次,小工程师们想要利用一定数量的基本块搭建白塘公园游乐场售票处的一把椅子,就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虫虫试着坐了坐,说:“这个椅子不太稳啊。”于是,他们改变了单一平铺的方式,使用了交错平铺的技巧。这时候,一铭又提出问题了:“可是这个和我们椅子的高度不一样呀!”小工程师们又产生了矛盾。眼看施工进度就要被耽搁,一旁的老师准备介入时,游乐场的安安走了过来,听了他们的问题,转身就跑到教室去拿了把椅子来。一下子,大家的矛盾解开了。他们发现,还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做一把适合自己的椅子。

当看似完整的建构成型,幼儿慢慢对更深入地挖掘建构失去兴趣时,老师主动站了出来。老师发现幼儿的建筑方位和实际建筑并不相符,抛出了一个问题:“游乐场的售票处应该朝哪边呢?”他们展开了讨论,发现了方位的错误。就这个问题,他们开始重新调查,发现不光可以通过现场实地考察、收集照片来核对和设计,也可以用地图来建构。借此契机,老师和幼儿共同学习了有关地图的课程。他们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和集体学习理解了地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了搭建成功,幼儿重新调整了设计图,运用了记录、图纸对比、先铺马路确定区域等方法,日益完善了建构的技能,认知水平也逐渐提升。当幼儿遇到问题时,老师要会“偷个懒”,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问题被忽视时,老师要会“自觉”地抛出信号,引导、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求异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会合作,发展个体社会性

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协商合作、解决问题、规则秩序等渗透在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会在这一情境中逐步得到发展。在一次户外建构中,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暖心的场景。一个女孩子蹲着在调整一座交叉垒高的建筑,一个男孩子默默地站在了她的后面,两只小手靠拢,挡在女孩子头顶,给她撑起了友爱的“防护盾”。“1、2、3——”远处传来了两个稚嫩的声音。原来,两个女生为了方便、快速地整理多余材料,用一块长方形木板抬起三四块小方砖,通过默契配合,将材料抬回了收纳架。安安正逐一将运来的积木分类,整齐地摆在收纳架上。当看见乱扔积木的浩浩时,他生气地上前警告他:“再乱放,我就告诉老师,让你一个人去收拾!”理亏的浩浩也默默学着依次有序摆放积木。在幼儿的“小世界”里,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对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建构游戏实践也证明了游戏能帮助幼儿的社会认知由自我本位向他人本位过渡。

建构游戏不光包括技能的锻炼、认知的学习、社会性的交往,还包括材料的收集、搬运、收纳、整理等,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在搭建过程中发展大小肌肉群的动作,学会分类整理,而且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教师在建构探索中发现了幼儿的发展潜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教师要思考幼儿园领域课程的渗透和融合问题”。遵循这一精神,教师要不断挖掘和收集活动中的教育契机。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应共同努力,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真正实现对幼儿素质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安安积木建构
新兴词汇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星钻积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滴答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