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入学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融合探究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入学学业新生

曹 淼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工匠精神”的提出顺应了国家“中国制造”的战略需求。高职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甚至成为了高等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对高职入学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并从问题与策略两方面展开探究,旨在提出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1]

一、入学教育和“工匠精神”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专业认知不明

刚刚踏入高职院校的大门,学生并未受过传统的高等教育,其思维模式大多还停留在高

中时期,对于所学专业和未来大学生活的认知并不明朗。不仅如此,大部分新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也并不透彻。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仅有一半左右的人对此感兴趣。大部分同学也认为“工匠精神”关乎未来的就业,却也只能说出一两个代表人物。这就证明高职入学新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是较为肤浅的,存在认知不明的情况。

(二)对学业的规划模糊

对于毫无专业经验的高职新生来说,想要他们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达到科学合理,是有一些难度的。然而,为了培养他们“事事有规划”的良好习惯,教师还是会让学生尝试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学业规划还是有些泛泛而谈,并无具体的实现措施。部分学生在进行学业规划的时候,也只是将其简单概括成认真学习、广泛学习或是希望学业有所成就等。虽然看似也制定了学习目标,可是这种学业规划并不是建立在对自己未来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想要快速改变现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些目标非常空洞,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其自我管理和规划目的也是很难实现的。这样一来,其就如同一张白纸而已。

二、高职入学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融合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针对高职新生入学后对“工匠精神”认知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在将入学教育与“工匠精神”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要先从其涵义出发,变换角度,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深化高职大一新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将与“工匠精神”相关的人物典型事迹在校内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能够有榜样参照。这样便能逐渐打造较为浓厚的校园学习环境。高职院校入学新生的“工匠精神”教育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是极为必要的。教师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工匠培养制度的确立,就耗费了八年之久才最终形成。因此,我国的入学新生教育同样如此,想要能够收到成效,就需要耐心打磨,最终才能结为硕果。[2]

(二)制定清晰的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指新生在入学阶段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认知和计划的一项内容。大一是大学生活开始的起步阶段,对学生后续的学业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学生在大一阶段若能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并知道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向,对未来能够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则会让自己的基础更加稳固。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高职之后,都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高中的“苦海”。他们会认为不需要再埋头苦读,并将大学当做是放松和玩乐的温床。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跳脱出高中的学习苦海之后,对新的学习环境较为迷茫,觉得不知应该如何做。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无法科学地对学业制定出规划,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化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自身的学业规划,使自己在后续的实施中不断接近目标,直至实现。[3-4]

三、结束语

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心中仍然处于一种茫然的阶段。鉴于“工匠精神”现在在职业院校中被广泛提及,且不断进行推广,学校也应该将“工匠精神”和学生的入学教育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初期就建立这个意识,从而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学生对专业认知与学业规划两方面,结合“工匠精神”的融入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对自我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听从教师的科学引导,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在学业规划执行和完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确保大学生活能够过得轻松惬意,顺利完成学业,也能够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入学学业新生
艰苦的学业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